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协助教育部搞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主持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研讨会”于2003年10月17日至10月19日在沈阳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员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组成员、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研究人员、省级教研员、专业报刊社编辑和部分一线教师。刘坚教授的主题报告拉开了大会的序幕,他阐述了两年来课程改革的经验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对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孙晓天和马复教授的报告是基于对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表”反馈信息的梳理、分析与思考,分别从“相关数据分析”和“修改意见综述”的角度反映了主要来自实验区教师、教学研究人员的声音。《数学教育学报》王光明主编对数学教育类重要学术期刊上关于标准的学术观点做了综述,反映了数学课程研究领域学者的意见。上述报告为这次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研讨会提供了基本的事实依据。此次会议主要安排了三个讨论:一是就“标准的基本理念”、“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五个领域中的标准修订具体问题展开讨论。二是分小学、中学、教材编写者与报刊编辑三个小组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数学新课程的实验和推进工作”进行讨论。三是由标准组主要成员与会议特邀专家针对四个论题展开的交互式讨论。讨论中,大家对于数学课程标准的大方向表示支持,达成了许多共识,同时,在一些具体表述和具体内容的安排上也产生了一些争议。代表们表示,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建设性的完善是适当的和必要的,但不宜作大的改动。此次修订对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小学青年教师》杂志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多名编辑作为大会的学术秘书参与讨论。在此,我们分三个部分向广大读者介绍研讨会的概况:《关于标准的修改意见综述》、《新课程:实践、反思与行动——刘坚教授访谈录》、《一切为了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的互动式讨论》。新课程给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新的气息,我们已经从各个层面有直接的或间接的感受。我们为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愉悦的生活经历而高兴;我们为教师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快乐与自豪而高兴;我们更为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的美好憧憬而期待着。  相似文献   

2.
遵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角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制定课程总目标的基本出发点。总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礼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3月 ,建国以来首次以“标准”形式出现的数学教学大纲———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 (以下简称《新标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是我国数学教育界的一件大事 .这份新世纪数学教育的纲领性文献 ,与以往历份大纲相比 ,从指导思想 ,目标体系 ,内容选择、组织和实施等方面 ,都采取了非常彻底的改革措施 ,表现出相当大的改革力度 .现就有关内容简介如下 .一、《新标准》的总体结构《新标准》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 :基本理念包括 :1 背景 .分 6方面阐述《新标准》研制的背景 ;2 基本理念 .阐述研…  相似文献   

4.
目前 ,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正在井然有序地开展着。小学数学课改分两个方案实施 ,一是抓点上的实验 ,即《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已颁发(以下简称标准) ,从2000年9月起在我国的部分省市区开始课程《标准》的实验工作 ;二是改善面上的数学教学工作 ,于2000年3月出版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 ,在实验之外的地区以新修订的大纲为指导 ,更好地体现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改革的基本理念定位在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相似文献   

5.
6.
数学课程目标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已于2001年7月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数学课程目标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反映了“大众数学”的思想,是对新时代的数学素质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了新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引发了众多的解读.其中,对课程目标的解读尤其引人关注,但是众多的解读缺失对《实验稿》的应有关注.通过对两个版本课程目标设置的比较,发现《2011版》:沿用了《实验稿》的目标体系;承接了《实验稿》的目标内容;凸显了《实验稿》对课程目标的发展;隐含了《实验稿》课程目标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只有同时关注承传与变化,2001年以来的经验与教训也许才能对正在推进以及继续推进的课程改革产生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以及贯彻《数学课程标准》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从正式颁布实施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五年多时间。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结合北师大版《新数学》教材的实验对新《课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加深了对新《课标》的认识,更坚定了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无论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还是评价方法的改革。无不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的正式颁布实施 ,人们发现 ,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本》) (以下简称《大纲》)中的教学要求相比 ,《标准》中的具体课程目标呈现出了较大的变化 ,出现了一些新的陈述方式和新的目标类型 .然而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 ,一些人并未对《标准》中一些不同类型的具体目标作出严格的区分 .例如 ,有人把课程目标和行为目标等同了起来 ,或者认为课程目标进行分类时并未涉及心理性目标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即将逐步取代《数学教学大纲》,洋溢着时代精神和创新发展气息的新课程标准的制订,预示着课程改革的开始,预示着我国数学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也给她的实施者一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立足对国内外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相应教材的对比分析,剖析《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及相应教材关于几何方面的特点和风格,并以此预测几何课程的发展趋势。主要观点是:义务教育阶段几何课程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赖以生存的3维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几何教学应使学生在空间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论证、定量思维等方面都获得发展;几何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几何学习的重要渠道;使学生养成“说理有据”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形成质疑、反思的习惯,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意义,体会证明的思想,形成证明的意识,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是初中几何证明教学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以下8个问题展开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把“情感与态度”作为四大目标领域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三大领域并列出现,改变了原来的《大纲》按“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阐述教学目标的重认知轻情感的倾向。这充分说明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与态度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制和实验,对于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标准》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以时代发展为背景,确定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价值定位,建立正确的课程导向;以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创新数学教育的目标体系;以直观经验与数学推理相结合为切入点,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重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引领广大数学教师的课堂实践和专业成长。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标准》的进一步修改提出五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近年来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和探索的结果。随着《标准》的公布 ,以及按《标准》编写的数学教材进入实验阶段 ,表明数学教育改革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次数学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启动最早、研究时间比较长的学科之一。《标准》中体现的数学教育理念和提出的数学课程目标、内容与方法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确地理解…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全面深入地进行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2001年7月,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现了由知识本位、智力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且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凸现人本的特征。本文就此谈如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与美国《学校数学的原则与标准》的教学指导原则的对比研究,以期能在国际视野下建立我国数学课程新一轮改革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