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教学过程中重视美育,充分利用其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育因素,引导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江苏教育》2013,(10):10-11
语文教学中是包含着"美育"的,语文的"美育"往往离不开诗歌。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意蕴,通过品析诗歌语言的内涵美,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力,体验诗歌诵读的音律美,激发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中师开设的课程中,人们往往认为只有"美术"、"音乐"、"图画"、"体育"、"语文"等课程才与美育有关,而理科教学似乎与美育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得好:"凡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本文拟结合中师物理教学如何进行美育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一、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学内容.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除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活美之外,还有一种科学美.科学美与艺术美一样建筑在自然美的基础上,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类创造的美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白楠 《天津教育》2023,(11):143-145
<正>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高诗歌教学价值。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是开展美育的重要场所,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深厚情感和生动形象,可以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及创造美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载体,深入研究依托诗歌教学开展美育的策略,以促进初中生审美素养的发展。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及生动形象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5.
美,是无处不在的。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方面,如:祖国大地的山川河流、人类高尚的行为与道德情操等,无不闪现着它的踪影。美育,是指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美育因素,揭示地理学科的美育价值,努力创造教学过程中“美”的意境,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美感”,对青少年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和文明行为的塑造,提高地理教学水平,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日常教学行为中,地理美育教育往往被教师所忽略。那么如何将美育融入中学地理教学呢?根据本人的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语文教材中,最具美育功能的内容要教诗歌,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诗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主要应从诗歌的"三美"——音乐美、思想美、意境美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歌是小学传统文化美育的重要素材,依托于古典诗歌的美育活动应渗透在语文、音乐、美术等课堂教学。吟诵念白,古风美读,形成审美期待;低吟高歌,流行美唱,形成审美张力;诗中有画,合唱美读,激发审美想像等都是打造诗情画意、以美育人的语文课堂的美育策略。另外,语文、音乐、美术实行集体备课,拓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途径,演绎美轮美奂、以美化人的艺术课堂,也是重要的美育策略。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美的载体,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既有有利条件,也十分必要.我们可以通过吟诵、想像、比较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教学美是一种科学美,一般可分为:严谨美、简洁美、统一美、对称美、整齐美、奇异美等;在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第二课堂三个途径渗透;在数学美育渗透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和明确对数学教师的需求,数学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知识修养水平,注意仪表美,具备才识美,善于创设美的情境,才能给数学教学过程中美育渗透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高中教科书,古代诗词与近现代诗歌的篇目数量很大,所以诗歌教学越来越引起教师们的重视。诗歌是各种文学样式中最美的一种,学习诗歌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是美的享受,诗歌的美,既有形式美、音韵美,又有语言美、结构美,更有意蕴美、情趣美。学习诗歌是享受美的愉悦之旅。  相似文献   

11.
美育就是美感教育、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处处有美育的内容,美育与语文教学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社会生活美、人类心灵美、艺术美等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语文教师应承担起美育的任务,把美的内容溶于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向美的世界奋进!  相似文献   

12.
诗歌艺术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艺术主要体现于语言的凝练,意象的丰富,主题的含蓄,形式的独特,等等。在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在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诗歌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某种程度上讲,诗歌教学凝聚了所有语文教学中的精华内容,集形式之美、内涵之美、语言之美等众多美育因素于一体;某种程度上讲,我们语文诗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让学生领会这种诗歌之美,并将这种诗歌  相似文献   

13.
1 历史教学与美育 历史本身蕴涵着美,是人类创造美、发现美和完善美的历程.人类的历史正是真、善、美不断战胜假、丑、恶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就是在扬美善、弃丑恶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历史有美,也就有美育."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是通过审美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方提高人们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艺术是人类审美经验的集中体现与反映,所以在学校基础教育中进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学科教学中必须贯穿美育,这是促进学生智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自然学科的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还需要加强,笔者在此以中学化学教育为例来探讨美育的实施.一、化学教育中实施美育的原则化学教育中进行美育必须以渗透与融合为准绳,以我国国情、人情为方向,发掘出化学教育中的自然美、实验美、学科美.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既是美育的需要,也是英语教学的升华。诗歌具有优美的韵律、严正的格律和音乐般的旋律,它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载体。为此笔者把审美教育作为本单元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文及相关材料,通过揣摩法、吟读法、感悟法、玩味法等方法,让学生具体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绘画美、修辞美和风格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正确的审美观。一、仔细揣摩,体味诗歌的语言美诗歌的语言经过诗人的反复推敲,因而凝炼、含蓄、优美,寓意丰富,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范本。诗歌的炼字曾有“吟…  相似文献   

16.
有位诗人说过,诗歌集中着美,突出着美。反转过来,加深强固着人们美的认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各自“依据美的法则”,再现了自然美、生活美、语言美、意境美等美的形态,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教师抓住这些具有美育特质的教材,引导学生疏通赏析,学生就会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从而兴味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在潜移默化的美育熏陶中,激发爱国情感,牢固地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年青一代高尚的情操。本文对诗歌美育的教学和赏析作一粗疏探讨。一、以诗歌的画面美…  相似文献   

17.
美育说略     
在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为主体的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借助形象进行美育的。 一、挖掘形象美,陶冶情操 既然美育是以艺术家创造的美的形象美化人的心灵,那么进行美育,首先要发掘形象美。而引导学生发掘形象美的过程,也正是美化学生心灵,使之向善的过程。例如为了借助刘兰芝的美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我们先让学生历数刘兰芝的美:聪慧美、勤劳美、善良美、钟情美、坚贞美。  相似文献   

18.
杨敏 《学子》2015,(3):50-51
一、美,在单一的教学现实中遁形《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诗歌集音乐美、绘画美、意蕴美于一身,自然要承担起美育功能。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如下:1.以讲代读,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依然走传统教学的老路,根据教学参考书,把诗歌  相似文献   

19.
美育可以使人类趋于文明,它同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美育教育关键在于发现与创造。比如,从日常生活、教材中发现美,注意美育的潜移默化性;从各个方面创造美,使语文教育同美育结合起来,让语文教学成为一门艺术,帮助学生在美的教育中获得知识。具体说来,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掘美育的潜移默化作用。美育是人类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要把美的对象运用到对人的培养和教育方面。作为担负着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捕捉英语诗歌中的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既是美育的需要,也是英语教学的升华。诗歌具有优美的韵律、严正的格律和音乐般的旋律,它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载体。为此笔者把审美教育作为本单元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文及相关材料,通过揣摩法、吟读法、感悟法、玩味法等方法,让学生具体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绘画美、修辞美和风格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