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各类实词的语法特点和用途每类词都应该有一个定义,有了定义,照理可以根据定义去分辨一个词的词类。可是汉语词类的划分不如那些形态丰富的语言(如俄语里名词有变格,动词有变位)那样简单明了;有些词类的定义很难下;就是有了定义,有时还不能根据定义去分辨一个词的词类。因此掌握各类词的语法特点,不仅可以了解各类词的性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去分辨一个词的词类。就各类词的语法特点来说,有些词类的复杂一  相似文献   

2.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进行词类活用研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词类活用是一种共时平面的语法综合现象,涉及语义、句法、语用等诸多方面;词类活用作为一种语法现象,它的理论前提是“词有定类”;考察古代汉语中的活用现象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语言现象,属于语法学范畴。由于汉字缺乏区别词性的外部形态标志,加之我国系统的语法学起步较晚,在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之前,只有释词之学,而无系统完整的语法理论,因此古代学者在注释古书的时候,为了解释词义,也就必然要对包括词类活用在内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出他们的说明。于是语法作为训诂的旁支,也就自然地融汇在古书注释中。今天我们要想真正读通读懂古书,除了要学习古代汉语基础理论之外,阅读古人的注释,了解并掌握前人作注的方法、特点及其规律,则是一条最直接的途径, 前人对词类活用的注释,形式多种多样,情况也较为复杂。本文只是从《左传》的注疏中择其一二,以当前占代汉语语法角度来考察《左传》的注疏者杜预孔颖达对这种语言现象的说明。总的说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知识盘点】在文言文中,每一个词一般都属于固定的词类,但有时也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作另一类词用,这种由这一类词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通过一定的语言环境来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中某些实词在一定语境下临时改变词性或用法,从而使意义也发生一定变化的语言现象,我们称之为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我国古汉语中一种独特而普遍的语言现象,然而在具体的  相似文献   

6.
崔冰 《文教资料》2012,(27):108-109
《孟子》作为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之作,其中含有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运用词类活用,具有丰富的修辞效果,可以使语言简洁精练、妙趣横生,又可以形成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美。  相似文献   

7.
一般说来,文言文中每一个词都有固定的词类属性,不会随意改变,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某些词会出现因语境的不同而由一种词性向另一种词性转换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现象必须出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如果孤立地看待某个词,则构不成词类活用。当某个词被活用以后,其在词意上或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实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语法现象,掌握词类活用规律,对于提高文言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词类活用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常常涉及的问题,但什么是词类活用,大家的认识不尽统一,这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词类活用作深入探讨。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指出:"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曹先擢先生说:"从语法角度讲,汉语中的每个词,都属于一定的类别。按本类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交流思想进行交往的一种手段.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翻译已成为大专院校高年级的基础课之一.新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外语教学工作者加强政治学习、语言学习和翻译理论与技巧的研究.下面笔者从词类转换和介词两个方面谈谈英汉译的一些基本技巧与方法.一 词类转译词类转译是英译汉的很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一种基本方法.运用得当,可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一般说来,任何词类都可以转换,但我们要注意英语和汉语在词汇上有差异.汉语倾向多  相似文献   

11.
在语言学界,学者们谈古汉语“词类活用”,大都尽可能地避开意义产生问题,而主要从语法功能角度将其释为词类活用(姑且称此活用说),并与意义范畴的词类引申相区别。其实,意义产生问题是回避不了的,从意义产生角度讲,“词类活用”与词类引申并无区别,或者说,“词类活用”就是词类引申。我们看以下诸例。  相似文献   

12.
耿雪 《现代语文》2006,(12):56-57
同印欧语言相比,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它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种词类可以充当主、谓、宾、定、状、补等多种句法成分.相反,一种句法成分也可以由不同的词类来充当,这是汉语语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词类转化是英语构词法中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英语形成新词的重要方法之一。词类转化现象常见于英语、汉语等诸多语言当中。传统语言学对词类转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语言现象本身以及英汉对比的研究上,这些研究只是将词类转化看作新词产生的构词手段,没有触及词类转化发生的成因等更深层次机制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英语词类转化的认知机制,阐释英语词类转化的理据,并从该理据出发探讨这类词的词汇学习策略,以达到词汇深度习得的目的。笔者试图在英语词类转化的认知机制与词汇深度习得研究这二者之间搭建一个可以贯通的平台,以更充分,全面、完整而深入地去解读英语词类转化。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很普遍的语法现象,它是古代汉语中,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环境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其它成分。词类活用不仅是一种语法现象,还是一种修辞手段。运用词类活用,具有多方面的修辞效果,可以使语言生动传神,以及使音节和谐,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音乐美等。  相似文献   

15.
马章美 《考试周刊》2011,(44):12-12
完形填空题是失分率相对比较高的题型,它是一种测试学生语言水平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综合性题型。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基本技能。完形填空题型复杂,涉及词类的搭配关系、词意的区别、语法结构、逻辑推理等各种知识,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一定的语法知识,  相似文献   

16.
词类问题是一个自人类语言的语法描写开始至今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语言学难题。文章通过系统梳理语言类型学视野中词类研究的焦点问题,发现人类语言虽然在基本词类范畴的普遍性与差异性方面存在争议,在概括词的语法多功能层面却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文章可为后续的词类研究提供借鉴,进而更好地服务词类描写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很普遍的语法现象,它是古代汉语中,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环境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其它成分。词类活用不仅是一种语法现象,还是一种修辞手段。运用词类活用,具有多方面的修辞效果,可以使语言生动传神,以及使音节和谐,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音乐美等。  相似文献   

18.
稿汇集萃     
自觉对比法产生于50年代苏联、东欧诸国。这派的教学法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构成的体系,因此提倡知识→技能→熟巧三段说和“自觉学习”论。这派的学者认为母语对学习外语有很大作用,教学必须通过翻译和对比才能较好地掌握其他国家的语言。我们发现,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法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中学生由于缺乏语言环境,英语教学实效不理想,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汉语与英语的语法比较,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外语语法的特点,避免中国学生常犯的许多错误。例如,英语的词类分十类,汉语的词类也是十类,大多词类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如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作谓语,在英语中则不行。讲清这一点,可以使学生在翻译时不犯缺成分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构成和使用习惯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英译汉时可以在忠实原文意义的前提下,将原文中某些词的词类或成分转换成汉语的其他词类或成分。  相似文献   

20.
由于汉俄两种语言的词汇在词类的划分和遣词造句等方面的习惯存在着差异,在俄译汉过程中,如果机械地按照原文词类翻译会使译文显得生硬、别扭和不流畅,这时就可以采用词类转换法。科技俄语文本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在翻译成汉语时,有时为了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在译成汉语时可以转换成其他词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应遵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具体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