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老子“自然”概念的人文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自然"概念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包括:"自然"是"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自然"是一种内在本性;"自然"是真实、质朴的品质;"自然"是指一种理想的状态或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孰"与"谁"是一组同义词,但其表义与语法功能都有不同,具体归纳如下:"孰"多指代物;"谁"指代物较为罕见;"孰"可作状语;"谁"可作谓语;"孰"只与介词"与"合用;"谁"可与多个介词合用;"孰"多用于选择复句;"谁"较少用于选择复句。  相似文献   

3.
汉代酒杂识     
中国本土确有野生葡萄,但在葡萄酒传入之前未有以野生葡萄酿酒事,汉代内地葡萄酒有两个来源,从西域长途贩运或是来自中原经商的西域人在内地酿制。马酒是一种基本局限在宫廷中的奢侈食品;"苦酒"并非劣质酒;"旨酒"是对美酒的通称,而非专指某种酒;"恬酒"与"醴"是一种酒,酒味甜,酒有米滓,与今天的醪糟相类;"桂浆"就是桂酒,"椒酒"则是当时常见的酒类,都非普通饮料;"酴"酒之得名大约也与以小麦为酒母有关。  相似文献   

4.
5月11日晴时间会过去,一如潮水终会逝去,然而岁月的痕迹会被铭记,历史的镌刻也永远不会被忘记,正如有一种美丽可以挣脱时间的束缚,穿越时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悠然的美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苏东坡豪放的美丽;"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是清照娇羞的美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梦想的美丽。  相似文献   

5.
王源对《左传》中的"宾主"关系评点可谓独出心裁,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其"宾主"说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内容:"宾主"关系的基本内涵;区分"宾主"的根据;"五宾主"之法;"倒宾作主"之法;"二主并立"之说;"宾"的妙用;"宾主"的详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形式,汇报式评课从"说、评、学、改"等方面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说"是开展活动的基础,要说得清楚、说得完整;"评"是关键,要评得科学,评出特色,评出个性;"学"要学得真实、学到精髓;"改"要联系实际,改得彻底,改出实效。汇报式评课将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不歌而诵谓之赋"是"汉赋"命名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歌"、"诵"、"赋"并非同义重复。"歌"是对乐歌的表达方式,它具有旋律和曲调;"诵"即今所谓朗诵;"赋"和"诵"的共同特征是"不歌",其区别在于由不同的盲者朗读诗文。源于一种"不歌"的诵读方式,正好体现了"赋"作为一种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秦赟 《文教资料》2010,(25):138-140
"来访者中心"理论是一种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理论,本文通过对此理论主要观点的梳理,阐述了借鉴理论中相关观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积极人性观"对转变学生观的启发;"自我理论"对提升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启迪;"咨访关系"对建构师生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迟"这个字真是耐人寻味:"迟到"的迟是晚;"迟缓"的迟是慢;"迟钝"的迟是拙;"迟疑"的迟是犹豫;"迟明"的迟是接近。  相似文献   

10.
"一惯两爱三点"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师生双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模式。"一惯"是指师生双主体养成关注国内外社会动态的习惯;"两爱"是指师生双主体形成并保持对思政课的喜爱;"三点"是指以国内外社会的热点、所在高校的焦点、大学生的关注点统筹教学体系。"一惯"、"两爱"与"三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1.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有人说"了无牵挂"表示出潇洒自在,然而,在洒脱的背后,多少藏着几分无依与凄凉。牵挂,该是人生一份非常美非常缠绵的情愫。牵挂,应该无时无处不在,包括读书。如果当读书成为一种牵挂的时候,亦就是说,  相似文献   

12.
"伞头秧歌"是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其表演分扭秧歌和唱秧歌两个方面,且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秧歌有"过街"、"掏场子"、"小会子"三种主要舞蹈表演形式。"伞头秧歌"几种角色富于变化的舞蹈动作特征主要表现在:"伞头"的道具运用及步伐和肢体动作;"鼓子"的道具运用及击鼓的动作;"拉花"扇舞的"绕"和"甩",步伐的踢与吸,体态的扭倾含腆。  相似文献   

13.
孟子的政治思想不仅像孔子的正名思想那样界定社会中不同角色的职责,而且有所突破,更强调各角色间的平等关系,具有契约精神。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可将其看作一种"内在的契约"。它有五个主要特点:"契约"中各主体的平等是内在德性根基上的平等;"契约"所保障的是一个实现人内在德性完善而不是外在物欲满足的社会;"契约"的执行主要依靠内在的道德自觉而不是外在的强制;保障"契约"施行的责任主要落在士阶层身上;"契约"不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而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受众在演讲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国学生的演讲缺失"以受众为中心"这一关键环节,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入手:演讲的内容应让"受众"了解较多的新信息;"受众"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是演讲的最终目的;"受众"来评价演讲是演讲的评价渠道。  相似文献   

15.
"讲—练—评"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为中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全方位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其中,"讲"是讲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其操作要点是问题导入、知识探究、知识小结;"练"是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其操作要点是情景创设训练;"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向他人学习的能力,其操作要点是生生互评与教师讲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新课标下的"个性化写作":师生平等对话是实现个性化写作的前提条件;"个性化写作"体现学生的年龄、心理和情感的特征;"个性化写作"要符合正确的价值标准;"个性化写作"要依托扎实的写作基础。  相似文献   

17.
熊政 《现代语文》2009,(11):134-135
情节"突转"和"无声"语言是金基德电影的两大主要诗性特征,情节的"突转",既能促使观众的积极反映,又能升华影片的主题思想;"无声"语言既是一种沉默中的对白,又是一种简化的诗意表征。二者都是金基德象征性影像世界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一去二三里     
小时候,我曾问启蒙老师什么叫青葱岁月,老师不说话,那时的我便认定了他不知道,因为他银发满头,执拗古板,像极了鲁迅笔下的寿镜吾先生,只是他没有了那把戒尺,常常清着嗓子伸长了脖子带我们念"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他种他的梧桐树;"一去二三里……"他擦着那块清亮的黑板;"一去二三里……"他似乎不会笑。"一去二三里……"他说了吗?下句是什么?小孩子们坐在溪水边洗脚。  相似文献   

19.
学界很早就关注到表比较的"有"字句,主要研究了该句式所表达的意义及其各个成分的句法表现和语义要求。但从服务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研究还可进一步深入。事实上,该句式主要是借助听说双方共知的乙事物描述甲事物某种性状的量度;"有"看作动词并无不妥;"A、B"有异常复杂的句法表现、语义对应性和不同的显著度;"这么/那么"既可用于指示"C"的程度,也可指代"B",在肯定句中一般不省略;"C"主要是性质形容词。  相似文献   

20.
休闲是"成为"的过程,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休闲哲学强调心灵的自由与生命的超越。文章从主体性、日常性、勿执性、有时性四个维度探讨禅宗的休闲哲学。禅宗指出,"本性即佛"、"自净其心",使个人通过对生命本性的认识,以自我对生活目标的设定与行为方式的选择为途径实现身心的解脱;"平常心是道",将理想与追求外化于人的日常生活,实现随缘人生;"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处于日常事务之中又不执著于妄念、杂念;"日日是好日",瞬间即永恒,全心于当下,在生命的分秒中感受休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