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传播理论的提出及其对翻译本质的诠释为认识与处理"中国英语"能否用于汉译英这一翻译界的争论提供了新的视角.用"中国英语"进行对外翻译能准确流畅地传播中国文化,体现了翻译的传播本质.  相似文献   

2.
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它们在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别,这对长期以来学习汉语的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产生了中国式英语,影响了汉英翻译的质量.运用语言学中的第一、第二语言习得机制以及行为主义对比分析理论,从词汇、句法、语言文化差异、习语翻译这4个方面来归纳汉英翻译过程中常出现的中国式英语的实例,并加以分析.同时,还就如何减少中国式英语的出现频率提出了一些见解,旨在帮助中国学生克服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提高他们的汉英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婷 《考试周刊》2010,(40):38-40
随着英语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各种地域变体相继产生。本文探讨了中国英语的产生发展历程,区分了其与“中式英语”的差别。继而以汉英新闻翻译为例,研究了中国英语的形式、表现、具体翻译处理办法。最后阐述了中国英语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如何避免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英语在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发展之后,以其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对英语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英语是"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中国式英语并不等同于中国英语,它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本文就在翻译中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表达出于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对等而成为汉英翻译中的一大难题。分析中国特色词语的特点;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中国特有表达方式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外事商贸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本文论述了外事商贸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存在的主要原因和表现形式,并就如何避免"中式英语"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2013年12月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翻译题型由句子翻译改成了段落汉译英,且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社会、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四六级翻译题型和内容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使命,对新时代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及中国文化自信培养具有积极的反拨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驱动下,英语以其天生具有的特性越来越多地包容海纳了各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性言语.其中,音译词占据了英语新词汇相当大的一部分.据此,作者对当今中国,尤其是网络上一些交叉文化下产生的in语来进行翻译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发生了特殊的本土化。中国作为开展英语学习和研究的大国,英语学习已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在推广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本土语言汉语的影响,出现了极具中国特色的英语,即"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本文主要探讨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区别"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异同,应使用规范英语来翻译中国文化,提倡使用中国英语来更好地描述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将优质译文呈现于英语读者面前,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0.
"洋泾浜英语"来自Pidgin English的翻译,它是国外语言学界根据清末中国商人发英语business(商务)的蹩脚发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名词,用来通指世界上所有不纯正的混合语。由于历史的因素,从明末开始,洋泾浜英语在中国存在了三个世纪。本文从洋泾浜的产生的历史原因,发音特点谈起,阐述了21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新洋泾浜英语"的特点,对当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部分影响以及它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英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英语、翻译好英语尤其重要.语言的多元化不仅存在于日常交际和使用中,在翻译领域里也十分常见.文章主要分析了语言多元化的成因及在英语翻译中的体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各方面挖掘翻译困难的原因,指出受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不同译者产生的译文大相径庭,同时译者也必须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新形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英语产生于国际英语对中华文明和社会的描述。它以国际规范英语为核心,兼具汉文化的内涵和汉语的表达特色。在翻译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时,我们应注意对中国英语的正确运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翻译过程的中国英语的特色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术界对社会科学是不是科学这一问题一直存在激烈争论。研究发现英语social science被误译为"社会科学"使"社会科学"变成科学而引起争论。将英语意为"社会研究"的social science翻译为"社会科学",违背了翻译的基本原理,脱离了英语science的词义。误译"社会科学"产生了方方面面负面影响。主要影响是,自然科学强调追求客观规律;社会研究(social science)突出特色、个性、民族性,强调具体国情,不强调追求客观规律;将social science翻译成"社会科学",于是"社会科学"被误认为科学,与自然科学并列为科学,也强调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规律。纠正误译,变"社会科学"为"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研究(social science)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植于中华民族,突出中国特色,展现中国个性,紧紧贴近中国国情,支持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2013下半年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型进行了重大改革.考试形式从最初的单句形式转变成汉译英段落形式,突破了词汇、语法结构的局限;考查内容的主题与词汇都颇具"中国特色"与中国文化因素.新题型的变化契合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为新时期的大学翻译教学提出新要求,指明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75):91-92
"中国英语"进入英语,成为其变体。我国的外宣材料翻译中存在大量的"中国英语",通过其特有的词汇、句法等特点,有效地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信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2013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从词汇层面探讨了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化即是人类的精神创造物,修辞是增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实践活动.作为高年级英语学习,特别是对"高级英语"的学习,文化、修辞、难句翻译是"高级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三个问题.文章试图从文化、修辞对"高级英语"教材中难句翻译的影响,说明文化、修辞与难句翻译是"高级英语"学习中的三大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8,(23):101-102
言际翻译现象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并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在分析了英语写作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针对这种现象的三种对策:1.培养并增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思维意识;2.加强英语写作技巧的学习,增加英语写作实践的机会;3.介绍言际翻译的技巧,提高学生言际翻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汉英翻译中,中国英语一直被认为是不标准的英语而遭受口诛笔伐,然而中国英语正在对正统英语产生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中国英语并非完全是对英语的亵渎,发掘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助于拓宽对语言的认识,有助于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合理运用中国英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和对外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中国英语"频繁出现于国外的各种媒体中。以《经济学人》为例,选取2015年度中国专栏部分出现的"中国英语"实例,通过分析和总结这些"中国英语"的翻译策略,发现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时,《经济学人》多采用异化翻译法,翻译策略主要包括音译、音译加注解、直译、直译加注解等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典籍代表着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让其参与全球文化交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在探讨典籍英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采用的策略和方法,认为在把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成英语时,应该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采取异化的策略,适度运用"中国英语"的表达方式,这样产生的译文有助于展示民族语言文化的独特性,拓展读者的视野,促进文化交流和多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