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是儿童玩耍、学习、生活的场所,幼儿园所处环境及幼儿园教室内外环境都对幼儿教育及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常规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幼儿一些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因此应当为幼儿创设一些适合他们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并从幼儿身边小事出发,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目标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3.
陈丽娟 《成才之路》2014,(30):68-68
幼儿园常规教育可以让幼儿早日对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所适应,并有良好的班级秩序。幼儿常规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教育。  相似文献   

4.
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根据幼儿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和风细雨的方式,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将显性渗透和隐性渗透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在包括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逐渐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一、把教育渗透到各项活动中去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活动安排有其各自的特点,怎样才能将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去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结合每一个活动的特点,进行有效渗透。1.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充分利用幼儿…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园生活常规是幼儿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过程中需遵守的基本规则,具体包括教师对幼儿在盥洗、进餐、睡眠、喝水、如厕活动等方面进行的教育。而幼儿园生活常规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契机。以往常规教育方法注重教师在教育中的外在强化作用,幼儿依据教师的指令行动,很难建立内在秩序感,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  相似文献   

6.
关注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师必须承担的教学任务之一。阐述了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价值,并结合幼儿园实际提出了培养幼儿生活习惯有尊重幼儿自身特点;将生活习惯培养融入一日生活之中;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发挥家庭的力量,实现家园共育四种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栾霞 《山东教育》2020,(5):38-39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也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应该从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而幼儿园尝试礼仪养成教育尤为重要。礼仪教育可以通过班级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活动来实施,幼儿园一日生活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其中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如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有时不被人们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注重礼仪教育,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幼儿园一日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中,老师需要遵循《纲要》的幼儿发展规律和预设目标,创造让幼儿积极和愉快参加各类活动的音乐环境,也可借助音乐的作用使幼儿良好常规的培养更加高效,音乐和常规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吕倩 《考试周刊》2012,(28):178-178
常规指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等的教育。在幼儿园中,班级是孩子们的基本活动场所,幼儿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快乐地生活、学习、游戏。要想科学合理地开展班级各项活动,保教并重是原则,常规管理是关键,常规管理应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但由于受幼儿园文化氛围,带班教师自身素质、教育理念和管理策略,以及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个性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班级管理的常态呈现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幼儿教育中,教育是生活,生活也是教育。幼儿园要使教学合一,将幼儿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联,幼儿要在生活中学会学习,也要在生活中学会成长。生活是幼儿发展成长的土壤,是幼儿园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幼儿教育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在为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而努力,也促进幼儿掌握生活技巧,推动幼儿树立良好的生活意识。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幼儿园保教管理的重点。规范的保教常规行为既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检验一个班级教师保教工作质量、幼儿生活习惯、学习兴趣培养的一杆标尺。因此,建立科学的一日活动保教工作秩序、规范一日活动保教常规行为是教育部门和幼儿园共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常规教育在幼儿园中是幼儿接受教育之根本。教师本着做小事永远是做好大事的根本的理念。所以从幼儿入园起系统、全面地培养幼儿在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与人交往的习惯,从而给幼儿树立自信心,能够主动参与活动,敢于表现自己。将一日常规教育渗透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将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孩子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目标中指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常规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活动规则的教育,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常规教育贯穿在幼儿园整个阶段。在小班阶段抓好常规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没有良好的常规,就难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小班幼儿由于大脑皮质的许多部分都处在积极发展中,因此较易形成动力定型,而动力定型是习惯形成的生理基础。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习惯,并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这样就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育理念,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好教材,教育的根本来源于生活,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如何利用好幼儿园生活化解开展学前教育则是新时代学前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本文尝试从生活中探索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从生活环节的组织和实施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以及将幼儿园生活环节渗透到不同的知识领域,使幼儿园生活环节发挥其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方亚坤 《科幻画报》2023,(5):146-147
劳动教育对于幼儿性格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让幼儿在未来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因此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幼儿教师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创新找寻更加有效的路径,促进幼儿思想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刘爱萍 《考试周刊》2014,(15):179-179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定义为: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园教育需要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幼儿园一日生活包括来园、晨间体锻、点心、午餐、餐后散步、午睡、午锻炼、午餐等多个环节,这些复杂而重要的环节串起了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信息技术的介入,让幼儿的一日生活更为丰富、精彩。如何有效运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文章结合工作实际从"丰富幼儿一日生活内容;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环节;培养幼儿一日生活习惯;同享幼儿一日生活精彩"四个部分展开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8.
品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幼儿园应把幼儿品德教育放在首位,促进幼儿品德、情感与行为的良好发展.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蕴涵着许多品德教育因素,要注重常规活动与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断地发掘、充分地发挥常规教育对促进幼儿品德发展的价值,增强常规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建立在幼儿家长、幼儿园保教工作者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教育教学的基础之上的。拥有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前提。已有研究成果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价值意义及其理论认知、主要影响因素、培养途径等方面取得了指导性的成果;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集中在饮食、睡眠习惯、个人卫生等三个领域;幼儿的告状、攻击、哭泣、同伴冲突等行为是在其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教养实践中应区分家庭和幼儿园的不同地位和功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核心。规则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幼儿的天性,通过情境创设、环境熏陶、榜样示范等方式、方法展开,注重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进行有机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