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是传统的儒学思想和近代西方美学思想(特别是康德的哲学以及美学思想)的融合,是建立在他的世界观、教育观和美学观基础之上的。蔡元培作为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儒家哲学的中庸思想和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美育思想对其影响尤为深刻。他对儒家中庸之道的尚中和、  相似文献   

2.
胡适在中美文化教育交流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把美国的怀疑精神、实验主义、改良主义、教育思想、科学的方法与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结合,又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毫无保留地介绍到美国.作为哲学家,他吸收了杜威哲学中经验主义、科学实验的态度、教育的民主化等全新的理念.作为思想家,他始终不渝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中西文化的冲突和对比中去批判和创新.作为教育家,他致力于把美国教育融入中国的教育中,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掀起了一场中国教育的"文艺复兴"运动,谱写了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贺麟对中西哲学的融贯创新及其学术建国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麟总结先辈时贤融采中西文化的得失,确立融会中西正宗哲学的理性自觉,他以西方近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为基本的思想养料和方法资源,构建起新心学体系,他还力主发扬中国优良传统建立强大的民族精神,标举"文化抗战"和"学术建国",为中国的文化重建和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青年毛泽东的传统哲学思想初探强乃舍一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且不说他“激扬文字”的诗人气质和修养,不说他熟读史书,常以古为镜的睿智妙语,他在哲学方面,也对于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有很深刻的理解,比如对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寓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核心,对高校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传统文化是属于哲学层次的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较大。因而,基于目前高校学生参与提高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时间越来越少,和东西方文化交融带来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本文提出了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哲学教育、世界观培养和网络影响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6.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中国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道德家。孔子开创的德育思想和传统,特别是首创的伦理政治哲学传统,不仅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作为历代崇奉的“万世师表”,其德育思想和实践是其主要表征,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贯穿其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始终,并为后人所不断创新发展。对孔子的伦理政治哲学,本论文研究重点置于以下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的文化观是建立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佛教的唯识学以及中国儒家哲学基础上的。他的文化观是中西印三个路向的文化观。即认为,人类文化分为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是早熟的文化;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他的文化观是多元化的文化观。他强调传统文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但忽视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的文化思想经历了从"全盘西化"到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的同时倡导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及最后的"中西融合"三个发展阶段,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体现了他从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到最后超越这二者的文化思想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尊重自然、永续发展理念,是现代生态文明的哲学渊源。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具有重要价值。现阶段,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网络环境、教育环境等方面的现实障碍。推进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提升教师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网络与教学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更好地塑造青少年的现代生态文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对教育实践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新教育理论中有些整体思想越来越哲学化,而且颇有返朴归真的辩证思想,但是纵观今天的教育学理论却存在异化现象,泛哲学化倾向在教育学理论中不容忽视,文章从教育学的历史渊源、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和人们对哲学的理解几个方面探讨了现代教育学理论泛哲学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哲学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汇的年代,以"比较哲学"的视域和面目展示自身的.这一时期,熊十力构建了一个自"五四"以来中国传统气息甚为浓郁的哲学体系,但却对西方哲学给予中国哲学的影响乃至刺激作出了适当的反应.他在<明心篇>中提出的"智识合一"论,在立足于本民族哲学的基点上,尽可能地借鉴、通达他民族的哲学智慧,对当下以及未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予以形而上的思考和回答,从而凸显了其"世界哲学"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它究竟怎样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教育?对这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该怎样做?本文就一些文化现象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传统与现代并非两个对立的概念,而中国农村社会与农村教育的历史变迁正是传统与现代不断交锋作战的历程体现。从晚清时期农村教育传统与现代的同质,到改革开放后农村教育的"现代化"趋势,体现了西方现代性对农村教育的全面深刻的影响。即便如此,中国传统在遭遇西方现代性的交锋时也是异常激烈的。要想解决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首要问题是厘清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从而探索出一条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教育立法与美国高等教育的两次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不仅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而且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美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两次跨越式发展中,教育立法发挥了极为特殊的作用。通过教育立法的方式,切实保障、维护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为美国社会的传统。其思想根源在于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居主导地位,这种哲学思想最终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立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几千年来的中国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实质性特 征。这是由中国社会高度政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这样。中国古代哲学在主题、世界观、社会功能三个方面,都令人信服地证明,中国古代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几千年来伟大中华民族寻求生存和发展,维护社会和平与稳定,消弭战乱、治国安邦的丰富政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秉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原则,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丰富理论遗产,建构好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教育救国论先驱。他倡行的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救国思想,既吸收了教会大学一些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又秉承了儒家人文教育精神,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马相伯的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不仅积极回应了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主题,而且为中国近代大学史提供了一个利用教会教育资源自主创办现代大学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以人为出发点,把人放在中心的地位,中国哲学的这种传统成为影响教育的第一因素;中国哲学对教育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性、人格及教育原则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18.
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的是侠的思想行为精神意识品质等,它的产生与发展是民族处世济世之道的自然体现.辛弃疾作为一个一心壮志报国却受阻于现实的词人,他的词作大量地表现他渴望实现的人生理想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抱负.构成辛弃疾"词侠"文化范式的是他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及体现在词境词风中的沉郁豪放的渊源.  相似文献   

19.
陈阳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4):22-24,45
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的是侠的思想行为精神意识品质等,它的产生与发展是民族处世济世之道的自然体现。辛弃疾作为一个一心壮志报国却受阻于现实的词人,他的词作大量地表现他渴望实现的人生理想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抱负。构成辛弃疾"词侠"文化范式的是他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及体现在词境词风中的沉郁豪放的渊源。  相似文献   

20.
阮元是清代乾嘉道时期的名臣、著名学者,于嘉庆二十二年八月(1817年)至道光六年夏(1826年)任两广总督。其间又多次兼任广东巡抚、学政以及粤海关监督等职,对清代嘉道年间岭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贡献首先表现在抵御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加强海防、维护中华民族尊严方面;而最重要的是对岭南地区教育事业的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学海堂的创立。学海堂继承两汉以来的学术传统,在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上均有许多创建,它不仅是一所"专勉实学"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发表学术成果、促进学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出版机构,对岭南地区的教育、学术文化和出版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更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