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界》2013,(3):61-66
三网融合并非三网合一,也不仅仅是三网在技术层面上的融合,更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融合,尤其是适应各国国情的政策的融合。我国三网融合从概念提出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它虽已成为国际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在我国进程相当缓慢。本文首先回顾三网融合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总结监管政策不到位是我国融合产业发展缓慢的首要原因。从分析韩国IPTV发展历程中获得对我国三网融合监管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到现在已有十多了,目前,虽然三网融合在业务层面上已有所成效,并体现出了它的优势,但受到国家体制的限定和该行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阻碍,在其他层面上的进展并不大.本文介绍三网融合的概念,总结三网融合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网融合新变化从国家战略层面上看,2010年三网融合的结构逐渐明晰。7月1日,国务院正式启动了三网融合工程,随后进行了试点尝试,IPTV公共平台与广电平台的运作逐渐成熟,在城市三网融合方面很多城市提出了具体的三网融合方案。  相似文献   

4.
国家对三网融合的推动引起人们分别从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予以关注。本文对中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并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进行介绍,以期为中国语境下的三网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世鸿 《传媒》2010,(5):30-31
三网融合的号角已经吹响. 三网融合,常常也被叫做"三网合一",即计算机网(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合一.如果要做更细致的区别,"三网合一"是指网络的连通与合并,而三网融合则更多考虑到业务层面的贯通.  相似文献   

6.
陆路 《视听界》2011,(5):5-7
一、三网融合的政策背景近年来,全国部分城市的广电、电信企业先行开展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网互联网接入等试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在更大的范围、更高层面推进三网融合,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推动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2010年6月6日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讨论通过了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方案明确提出,2010年—2012年实现电信与广电双向  相似文献   

7.
三网融合下广电媒体的机遇与挑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业务层面对三网融合下三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做了相关探讨,对广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以及在三网融合下广电所面临的媒体变局及所采取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相应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三网融合的代表性业务——IPTV的发展历程,对主导三网融合发展的力量做出探讨,认为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促进是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2012,(11):93-94
在"第四届三网融合中国峰会"上,中广协会会长李丹表示,全国已经有54个地区成为三网融合的试点区域,覆盖人口已经达到3亿以上,三网融合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李丹指出,2012年对于"三网融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年。首先,从宏观层面而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家支柱型产业,  相似文献   

10.
三网融合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在管理体制和市场需求、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等都存在很多问题。我国三网融合技术主要包括了应用层的技术、终端技术和传输网络技术三个层面。在之后的发展中,重点为用户的定制需求,并且以移动终端为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三网融合中必须把保障视听节目安全传输摆在突出位置,应着力建设适应三网融合新形势新任务、职责清晰、协调顺畅、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以先进的科技手段为支撑,建立与三网融合业务开展相适应的监管技术系统,准确及时掌握各类融合业务传播的趋势、热点,快速有效地实施管理。实现网络信息可管可控可信可靠是三网融合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监管技术系统的建设应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紧跟融合业务的开展,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从中央、地方两个层面同步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探索建立三网融合模式下的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体制,为三网融合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三网融合从产业和业务两个层面对传媒产业产生影响,对传媒产业中的报业,三网融合将带来哪些启示?又如何影响报业的战略发展?这成为当前传媒人首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时统宇 《视听界》2010,(4):115-115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在器物层面上,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进而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从社会学意义上讲,三网融合并不仅仅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其终极目的是给人类提供更加多样化、多媒体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4.
郑维东 《视听界》2010,(4):22-24
三网融合之趋势最近从政策层面再次得到确认并规划了方向和时间表,引发相关各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资本、技术、模式、方案等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其实三网整合只能算是媒介融合的推手,是媒体融合过程中的技术呈现;媒介融合不只包含网络融合,还涉及终端融合、组织融合、政策融合、媒介形态融合等多个方面。其中媒体融合的最高阶段被认为是媒体形态的融合。本文尝试以互联网如何影响传统电视发展与转型为视角,讨论三网融合驱动下中国电视市场嬗变之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全球信息化脚步加快与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竞争正在逐步加剧。三网融合,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政策布局,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提升国家信息化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三网融合并不是指某种网络一统天下,而是用户能够通过任一种物理网络获得所有信息服务,不同的物理网络是无差别的。三网融合强调的是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在技术、市场、业务、产业政策和监管等方面实现全方位融合。也正是这种多层面多维度的融合需求,决定了其融合过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从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公布第一  相似文献   

16.
我们需要怎样的三网融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三网融合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有10年的时间。在经历了电信固网与移动网络的一网融合和电信网与互联网的二网融合之后,我国当前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之间的三网融合问题。虽然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但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三网融合,如何保证三网融合的健康发展,是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决策层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三网融合的概念、背景、模式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三网融合的魅力与优势 近年来,我国三网融合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强,从2001年3月国家在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三网融合的理念之后,一直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之中.2010年1月,温家宝总理召开国务院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会议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2010年6月,三网融合全国12个试点城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正式公布;2012年推广广电和电信进入双向试点;2015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现三网融合.  相似文献   

18.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报业最现实的路径就是实现报网互动与合作。报网互动对新闻策划运行模式的革新方面,笔者提出新闻策划"报网互动模式"分别表现在三个层面的革新上,包括新闻事件策划、新闻报道的策划、版面栏目策划,并探讨现阶段新闻策划"报网互动模式"所遇到的资源整合、管理机制等难题和挑战,提出三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1——起飞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是三网融合的前奏,也是三网融合演进当中的必经阶段,网络的发展和演进分为一网融合、二网融合、三网融合、四网融合,未来N网将融合成一个网络,所以移动互联网是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目前移动互联网在中国进展的非常顺利,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三网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面对三网融合,广电媒体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2010年年初开始,三网融合的进程骤然加快,6月6日,在国务院公布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第六稿,6月30日三网融合的12个试点城市确定,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确定2015年全面实现这一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