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酩有自己的一套创作手法,歌曲很简练,但又能达到朴素而又深刻的境界。简练并不是贫乏、单一,而是以精练的笔墨表现深厚的意蕴,这是一种艺术创作难能可贵的高度概括力。  相似文献   

2.
物理,对农村的孩子们来说,是一门神秘而令人畏惧的课程,它很实用又不易掌握,它很有吸引力而又难以学好。而物理教师也会不时叹息自己吃错了饭,教物理实在太难了。“难教、难学”在困扰着师生。怎样才能使物理变得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怎样能较快地提高农村同学的物理水平?怎样能稳固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本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己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某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是它自己,并与他物相区别,就是由于它具有自己的本质的规定性。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本质,而事物的本质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属性,其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同的属性,对于确定事物的本质具有不同的作用。科学研究的任务是认识事物的规律,而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  相似文献   

4.
杜少军 《教书育人》2000,(17):38-38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得到迅速生长和发育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中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而不同程度地存在嫉妒心理。下面就什么是嫉妒心理?它在青少年中有哪些表现?如何消除嫉妒心理?这几个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何谓嫉妒心理? 所谓嫉妒心理是指对他人优于自己,或是可能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担心、害怕或愤怒、憎恨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是一种十分有害的不良心理,既害人又害己。它影响人的情绪和积极奋进精神,使人产生偏见,破坏人际关…  相似文献   

5.
民族自决权,即任何民族都有分离直至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这是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并早已成为现代民族解放运动中一个响亮的口号,同时它又是一般民主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最高表现,因而又是现代国际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也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承认。然而,究竟如何正确地阐述它或理解它,却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列宁是民族自决权理论的制定者和积极倡导者。迄今为止,在世界上还没有谁能象列宁那样更准确而系统地阐述这一理论。列  相似文献   

6.
一、幽默语言的意义 幽默,它是属于喜剧范畴的美学概念,是一种关于笑的艺术。已故著名修辞学家张弓先生曾经指出:“幽默是轻松愉快地风趣地对待某些可笑的事物。”幽默能使人在含笑中明辨是非,增长智慧。幽默,有表现于体态动作的,有表现于语言对话、演说的,也有表现于文学作品、曲艺以及漫画艺术的。表现于语言文学作品的,还有一种幽默小品,它是一种比笑话更短小精悍的文学样式。对所有这些表现于语言对话、演讲和文学作品的幽默,我们这里统称为幽默语言。幽默语言,是一种诙谐、机智、有趣而又留有余味的语言。这种语言,象其他的幽默艺术一样,能反映出说话人和作者的聪明、才智,能表现出说者和写者的自信和乐观。它能使人发出会心的微笑,并使人在微笑中得到教益和美的享受。 幽默语言,虽然与俏皮话、讽刺和笑话等有相似之处,有时也相互交错、难解难分,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分别属于不同范畴。 俏皮话,俗而不雅,让人为笑而笑,没有什么深意,只有滑稽感。而“‘滑稽’不完全相等于‘幽默’。‘幽默’比‘滑稽’的含意更广一些,也更高超些。‘滑稽’可以只是开玩笑,而‘幽默’有更高的企图。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都可以算作‘滑稽’,而‘幽默’则须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讽刺,它主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是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表现为学生敢问、乐问、会问、善问和多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它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自主性。表现为学生针对教材知识和社会实际,通过自学、讨论、思考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呈现出强烈的学习主体性特质。二是能动性。表现为学生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习从  相似文献   

8.
关于目的的学说不仅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主要骨架.他的体系的构建和展开,实际上就是绝对精神按照某种目的实现自己的过程.他首先把目的界定为"概念",而目的本身就有一种主动的力量,它能够自己实现自己,这种自我实现表现为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不是单纯的逻辑推演,而是一个实践过程.目的是一种支配客体的力量,因为目的本质上是人的需要的表现形式,人通过运用工具,使外部世界符合人的主观规定而变成现实的东西.目的又分为主观目的和客观目的,并由此构成一对矛盾,它推动人们不断去追求更高的目的,这一过程本身就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舞蹈是多种艺术形式中的一类,但就其本身而言,它并不是归属和依附于其他艺术,它有自己独特完整的一套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又结合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因素,因此赋予了舞蹈综合表现性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水粉画是用水调和含胶质颜料制作的色彩画.从形式上看,水粉画有些近似于油画,也有些近似于水彩画,然而是油画和水彩画所不能代替的.它作为一种绘画形式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水粉颜料纯度高,色彩艳丽明快,并有遮盖力;工具简单,制作方便;表现力较强,既能写实描绘也能装饰表现,既能平涂也能渲染,既能表现出近似于油画的那种浑厚坚实,也能表现出近似于水彩画的那种明快流畅.因此,它在壁画、展览布置、舞台景片以及工艺美术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脂批喜欢用一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表现得最充分的则是用“美文”评价小说作者的“作法”。它不仅能说明问题,而且能给人以美感,应该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我们没有必要去苛责它甚至反对它,而应该让广大《红楼梦》的热爱者能大体明白其间的基本含义,从而得到双重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2.
任士杰 《辅导员》2012,(3):48-49
水粉画是用水调和含胶质颜料制作的色彩画。从形式上看,水粉画有些近似于油画,也有些近似于水彩画,然而是油画和水彩画所不能代替的。它作为一种绘画形式而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水粉颜料纯度高,色彩艳丽明快,并有遮盖力;工具简单,制作方便;表现力较强,既能写实描绘也能装饰表现,既能平涂也能渲染,既能表现出近似于油画的那种浑厚坚实,也能表现出近似于水彩画的那种明快流畅。因  相似文献   

13.
定势思维是指人们以一种固定的思路和习惯去思考问题的思维倾向,也称习惯性思维,它既表现为思维的一种倾向性,又表现为思维的一种惰性和呆板性,因此它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一致时,能产生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教育万能观”的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万能论”是中外教育史上存在的夸大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一种思潮。它或者表现为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洛克的“白板说”,爱尔维修的“环境决定论”;它或者又表现为夸大教育对社会发展、国家兴旺所起的作用,如蔡元培的“教育救国论”。而本文所归纳的在我国现阶段及教育认识上出现的所谓“教育万能”现象则不仅有着历史共同的意蕴,又有着自己时代的特定内涵。一是指夸大教育对社会和个人  相似文献   

15.
“老师,珍妮为什么只是让那个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能站起来走路,而不是想到让所有双腿有病的人都能站起来走路?”正当我们讨论着为什么珍妮最后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时,有一个男孩竞在座位上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向我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我一时语塞。《七色花》这是一篇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课文,它讲述的是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自己做事,又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了双腿有病的小男孩,结果给自己也带来了无比的快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艺术活动的目标是初步感受并喜欢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韵律活动是指随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是幼儿特别喜爱的一种音乐活动,也是幼儿获得快乐的重要源泉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动作表达语汇,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而且有助于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  相似文献   

17.
虽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一匹马只要它能够尽力地展现自己的才华,那么即使没有伯乐,它也不会被埋没。反之,如果有伯乐,而千里马不把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试问:伯乐能发现它是一匹千里马吗?所以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人才是不甘被埋没的,一定会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展现自己的才华。“伯乐相马”虽然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法,但“毛遂自荐”则是更加有利于展现才华的方式。毛遂凭着自己的胆识,向平原君自我推荐,为赵国出谋划策,促成楚赵两国联合抗秦。假使毛遂自甘懦弱,无胆自荐,那么赵楚能够结盟吗?毛遂又能为国家效力吗?…  相似文献   

18.
算法多样化是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教学方法,它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者说自己能运用自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一题多解是要求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它既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创新能  相似文献   

19.
在对作品的评价中,批评话语具有何种特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批评话语的自足性界定出发,分析了批评话语的自足性本质。认为批评话语的自足性本质是它走近作品而又不进入作品内容,以一个作品为前提并视其又是被抛弃的东西,不以作品为依据和指归,只顾阐述自己的见解,是一种结构主义的话语,它以作品为自己表达的契机,进而更自满自足地阐释和确证自己,揭示了这种自足性本质的二律背反底蕴。  相似文献   

20.
有一只蛹     
有一只蛹,它和同伴们一起快乐地生活着。一天,它在树枝上吃着嫩叶,头向下看了看,无意间从下面的小水潭中看到了自己的模样,它觉得自己丑极了,浑身圆鼓鼓的,以后的每天它都为此而闷闷不乐。渐渐地,它疏远了同伴,自己一个人流浪,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它首先看到了大象,那庞大的身躯是多么强悍啊,接着又看到了长颈鹿,它的脖子是那么长,连树上最高处的叶子也能轻易吃到,还看到了天上飞翔的鸟儿,它们挥动着翅膀,在天空自由地翱翔,多么美啊!小小的蛹羡慕极了,顿时又为自己只是一只丑陋的蛹而感到厌恶。夜晚,天上的星星出来了,小蛹躺在叶子上,观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