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以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为借口,发动了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并以武力压迫清朝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约。在这个所谓“万年和约”中,虽然没有直接地提到鸦片贸易问题,但在第4款中规定了“以洋银六百万员偿补”林则徐在虎门销毁的鸦片“原价”(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31页)。这个数目是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按照鸦片假定价格每箱300元计算出来的。应当说,这个“偿补”数额是不少的:它为“偿补”英国水陆“军费”洋银1200万元的一半,又为“累欠英商甚多”的“商欠”洋银300万元的两倍。但是,贪得无  相似文献   

2.
中英鸦片战争是英国政府借口中国禁烟而挑起的,而战后在《南京条约》中却只字未提鸦片。于是,有教师在讲述《鸦片战争》一节内容时,以此来反证“中国禁烟”仅仅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而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产阶级妄图把中国变成他们掠夺原料的基地和倾...  相似文献   

3.
<正>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作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对外贸易国的美国当局权衡利弊,制定了对华的"和平"政策,胁迫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望厦条约》共计34条,其中第33条规定"合众国民人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①也就是说,条约明确规定鸦片为违禁货物,禁止美国商人及它国悬挂美国国旗从事鸦片贸易。《望厦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早期中美关系的结束和近代中美关系的开始。因此,对条约中美国明确禁止鸦片贸易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望厦条约》和近代美国对华的"合作政策"、"门户开放政策"等,对深入探究近代美国对华政策起着追根溯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840—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中,以清政府被英国侵略军击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而告结束。《南京条约》第十条中规定“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一语,向来被史家认为系“协定关税”的条款,其实不然。英文本中此语为“a far and regular Tariff of Ex-port and Import Customs and other Dues,即“公平而正规的进出口税则及其他费用”,可知“秉公议定”四字本来并无由英方派员参加议定税则的意思。但事后由于英方代表璞鼎查的讹诈和清朝官员的愚昧,实际修订税则时竟变成了中英协定关税。璞鼎查对修订税则原则指手划脚,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后,条约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这种新的国际交往方式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世界秩序逐渐在瓦解。满清政府的民族特性以及君臣对政治的冷漠态度使得香港岛被轻易割让;满清君臣对条约的认识不清,直接促成了《南京条约》中各项条款的面世,这些早期不成熟的条约观使近代中国在无形中丧失了许多权益。同时,在资本主义扩张的世界大势下,条约作为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必将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农业大国荡起涟漪。  相似文献   

6.
《南京条约》作为近代中国的标志性事件,要作为屈辱史重点讲解,通过《南京条约》折射出来的我们民族自身的无知与愚昧更要讲。在教学中我们强化民族主义情感的同时,不能一味追求集体主义观念,不然我们就有可能走向功利主义,最终背离民族主义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提起《南京条约》,人们或许都知道它的基本内容,以及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直接涉及到的妇女问题。条约第二条中写到:“自今以后,(中国)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其内容除五口通商外,还允许英国人携带“家眷”进入五个口岸。条约将妇女问题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并非偶然,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相似文献   

8.
1842年8月29日,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43年6月26日,经中英两国政府批准,两国代表在香港换文,从这一天起,香港岛就“正式”割让给英国了。 香港,位于广东珠江口外的东面,由香港岛、南九龙、新界三个部分所组成。其中香港岛以及附近岛屿面积为80平方公里;南九龙即尖沙咀一带以及昂船州11.1平方公里;北九龙即新界地方以及附近大小230多个海岛975.1平方公里,总面积为1066平方公里。香港原属广东省东莞县,清代改属新安县(又改称宝安),归九龙司管辖。自18世纪以来,所有外洋船只往来中国以及广东和中国沿海的交通,都以香港为必经之地,它是一个避风的良港,气候温和,交通便利,也是中国南部的一个重要商业中心和军事基地。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1842年)爆发后,清政府腐败无能,屈膝投降,于1842年8月和英国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结束了这次战争。静海寺承载和见证了这段屈辱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金鑫 《历史教学》2005,(2):20-23
黄恩彤是鸦片战争时期参与中外交涉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对时局有清醒认识,提出了更具实效的处理中外关系的策略,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者之一.  相似文献   

15.
黄恩彤是鸦片战争时期参与中外交涉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对时局有清醒认识,提出了更具实效的处理中外关系的策略,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者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辉 《历史学习》2003,(11):6-6
讲授中国近代史时,总有细心的学生问: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而后来中外条约中规定的中国赔款都是“若干两白银”。计算的名称和单位为何发生变化?原来,这和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对外贸易的不同状态有着密切关系。鸦片战争之前,在中外(主要是中英间)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每年从国外获得大量贸易利润。英国当时防止货币外流,禁止本国银币出口流通,所以中国赚取的外贸利润并非英镑,而是英国商人从世界贸易中获得的西班牙本洋。这种银元原产于墨西哥。墨西哥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产地,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就…  相似文献   

17.
于小军 《历史学习》2010,(11):36-37
我在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时,在讲到中国战败而签订了《南京条约》,有许多学生举手发问:老师,赔款为什么用西班牙银元,而不用中国银两,或者英镑。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提问,本人经过一番深入的思考,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南京条约》中英文本的拟定皆由英方操纵,这使该文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者们已经注意到《南京条约》中英文本存在不少不相契合的情况,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但都没有对翻译的伦理性给予重视。然而,伦理性是翻译的本质属性,从翻译的伦理视角考察翻译活动,可以更加客观地评判译者的翻译行为。本文拟以翻译伦理为视角,审视《南京条约》中存在的误译,希望为以后误译现象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新编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北京条约》的内容中有“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这句话出现得比较突然,给教学留下了疑问。为什么清政府1860年才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呢?笔者对此试作补充,使学生明白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的曲折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和法国分别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广州沦陷。随即英法联军军舰北上,抵达天津白河口外,提出了各项侵略要求,如公使驻京、内地游历等,并照会清政府同意,否则将扩大战争。  相似文献   

20.
<正> 1842年8月29日,英国殖民者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第十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共十三款,包括开放通商口岸、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等内容。但对鸦片贸易问题却只字未提,原因何在?对此,史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一,鸦片问题虽然没有写入正式条约,实际上得到中国腐朽官员的默认。其二,耆英等人认为用不着在条约中明文规定。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