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运用科学统计方法对诗骚中的色彩做了穷尽性考查,发现它们所运用的色彩与现代存在许多不同。在《诗经》的色彩名词之下,还存在着一个隐性色彩层。而这些隐性色彩为我们指明了色彩观念的起源  相似文献   

2.
培养儿童对色彩的情趣对于儿童在绘画中色彩的运用有着实践性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儿童对色彩的感觉,对其色彩的表现特点进行论述,分析其使用材料,较全面地浅析了儿童色彩画的特色,并希望更多的美术教育者能在培养和诱发儿童自身的色彩潜能方面多做研究。  相似文献   

3.
谈写生色彩     
成人高校开设各种实用美术类专业,教学中发觉学生对写生色彩入门颇感困难,究其原因,除学生实践少以外,理论知识也处于模糊状态,一般初学观察色彩的习惯是从物体的固有色角度出发,掌握写生色彩规律,除了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实践,逐渐积累自己的经验,章就如何学好理论知识,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纳比派画家皮埃尔·博纳尔,在运用色彩方面,具有极其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和风格化的色彩处理.光与色的完美结合,纯与灰的组合搭配,完美的展示了博纳尔绘画技巧及风格,为绘画者提供了丰富的色彩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圣松 《职业技术》2006,(10):148-149
中央美术学院王华祥老师的非典色彩,即他的反向教学系统中的色彩基础教学部分,是打通古今、开启设计和绘画色彩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本文是王华祥色彩基础教学的研究成果之一。文中将其色彩基础教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澄清了对色彩认识的盲区和误区,对美术基础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页的色彩对网站的宣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网站设计要充分了解色彩语言。网页的色彩设计原则要有主有次,符合网站的特点和目标人群。网站设计上的成功艺术性地运用色彩,充分考虑色彩的搭配、统一、运用等元素。  相似文献   

7.
王圣松 《职业技术》2006,(5):148-149
中央美术学院王华祥老师的非典色彩,即他的反向教学系统中的色彩基础教学部分,是打通古今、开启设计和绘画色彩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本文是王华祥色彩基础教学的研究成果之一.文中将其色彩基础教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澄清了对色彩认识的盲区和误区,对美术基础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然界中,光是色彩的起因,光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多彩,决定了我们对自然界的感知。绘画色彩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色彩现象的成因以及各种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色彩的运用和表现技巧。人的色彩感觉首先来自锥体细胞机能,它能感受、分辨色光中的红、蓝、绿,并作出综合反映,在视觉中枢和其他神经的配合下产生色感。  相似文献   

9.
色彩的形成往往是人们看物体颜色时通过光对物体产生的。因此光是形成物体色彩的主要因素。物本本身的固有色在正常光线下,呈现自己本身的颜色,但受到光源和环境色的影响后,就会大大削弱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在一定环境下对物体本身颜色的明暗也有很大影响。因此,物体色彩形成的三因素,即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三位一体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正色彩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向人们展示着物质、生命、存在和运动状态。正确而敏锐地捕捉色彩的能力,是画好一幅色彩画的关键。学习色彩要紧紧抓住色彩规律,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紧扣学习重要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系统训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色彩的能力呢?一、运用游戏法,进行色彩教学色彩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使用的色彩很单  相似文献   

11.
儒家色彩观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诗》说是儒家色彩观的集中体现。儒家学者对《诗经》中的色彩词语释义明确,肯定了缤纷绚烂的色彩之美。但同时“以色正礼”和“以色比德”的解诗方法也表明儒家对于色彩的认识超脱了单纯的美学范畴,而更强调色彩的社会属性和伦理道德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词的研究多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作品的意境或写景抒情的创作手法等,少有语言学的视角。在当今跨学科视野优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对于同一材料的不同视角的观察往往显示出独有的新意。我国古典韵文中对于颜色词的使用非常丰富,宋词尤甚。文章结合具体实例,对颜色词在宋词中表现出的审美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对比,对不同颜色词所体现出的语用特征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季本的诗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本是明代的诗经学家,他对《诗经》的研究,吸取众家之长,独辟蹊径。尤其是对《诗经》思想的研究,更是在宋儒研究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本文对季本的诗经研究观点做一个全面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诗经》中语音变化较大、音理较为复杂的通假字和本字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些通假的古音依据,明确了其古今音变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诗.邶风.柏舟》诗的主旨历来有歧义,但以《诗序》所说的"仁人不遇"之诗为近是。上博简《诗论》第26简的内容,为此提供了新的证据。《诗论》以"闷"字来评析《柏舟》,字意为忧愁。这个评析,是孔子政治思想以及他对于隐士看法的表现。在孔子看来,《柏舟》诗的作者,为国事孜孜以求而不遂其志并被小人排挤的时候,是何等的忧愁,然而这又是非常美丽而无奈的忧愁。  相似文献   

16.
经筵讲读是宋代学术史上的重要现象,对宋学形成和发展有推波助澜之功。将包括《诗经》在内的经筵讲读制度化是从仁宗开始的,这一时代的经筵讲《诗》在继承《毛诗》、《郑笺》的基础上,时有发挥,有着明显的通经致用色彩,其诠释方式也体现出由名物训诂为主向义理诠释为主的过渡趋势,对其后《诗经》宋学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颜色词系统。各个民族颜色词使用的差异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差异.从而导致喻义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英汉颜色词中主要七种颜色的文化意义的分析和比较.来说明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由此体现出了语言的文化载储功能。  相似文献   

18.
《论语》虽然不是纯粹的理论,但是由于孔子地位和其为“经”的影响,《论语》中对于《诗经》的解读给后世提供了范例;不仅如此,即使与文学无关的一些言语也进入到后世学者的批评中,从而被纳入到文学理论的范畴之内,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论英汉颜色词互译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中的颜色词除了表示自然界的绚丽色彩外,还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英汉民族赋予各类颜色词的意义不尽相同,这无疑阻碍了英汉民族间的正常交流和沟通。针对直译、意译、改换颜色词、增添颜色词等四种英汉颜色词互译的技巧进行有效分析,将有助于英汉民族间的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