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西北撰写的《流云奔水话杨骚——杨骚纪传》,生动真实地讲述了一个诗人与战士的诞生和成长,同时对杨骚的内心感情有令人感动的开掘、理解与描摹。杨骚与白薇关系,虽然是一幕爱情的悲剧,但他们在一起时,在文学创作上相互影响,著译丰富,引人瞩目,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  相似文献   

2.
鲁迅与杨骚     
杨骚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他与鲁迅曾经相交,终又疏离,其间有着许多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杨骚在认识鲁迅以后,其在思想、创作等诸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改变,并最终影响了他的一生。在鲁迅的影响下,杨骚为左翼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杨骚在鲁迅的支持和影响下,投身现实的革命斗争.思想更加成熟。杨骚一生述颇丰,正式出版的书有22本。他的翻译作以学作品为主。1930年6月.杨骚翻译的苏联小说《铁流》在上海出版,这部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骚给后人留下的遗产不仅仅是他的译作,还有他崇高的译德。  相似文献   

4.
《流云奔水话杨骚——杨骚纪传》为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亲情思忆·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纪传丛书“中的一种。作者以杨骚的情感历程为主线串起本书,直面杨骚与凌琴如、白薇的感情纠葛,不粉饰,不做作,显示了他忠于历史的科学态度。作者以深邃的眼光和分析问题的功力,真实地展示了杨骚宽容的性格和感情逻辑,展现了他崇高人性的闪光。书中对中国现代一些作家、学者、文化人的音容笑貌都有准确翔实的描述,该书不仅是一本杨骚传记,其学术价值还在于为读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全书文字自然、流畅、生动,许多地方的描写与叙述充满激情,有诗情画意,在传记著作中不多见。  相似文献   

5.
杨骚是"左联"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20世纪30年代左翼诗歌的杰出代表。在新诗的拓展和普及深化阶段,杨骚新诗创作对现代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杨骚早期诗作注重感伤抒情,后期诗作以写实性和思想性见长。杨骚诗歌表现时代主题,用诗意的语言揭露时弊、感悟社会、关注民生,展示了诗人由一个感伤的现代主义诗人升华为一名坚定的左翼斗士的心路历程。广泛多样的诗歌题材、鲜明生动的意象营造、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诗歌想象力是杨骚诗歌创作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6.
杨西北的《流云奔水话杨骚——杨骚纪传》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著作。作者运用纪传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与第一人称限知叙事的叙述视角,拉近了读者与传主、叙述人的心理距离。作者对事实记述的审慎,显示了史家的公正,使杨骚与白薇的爱情悲剧更接近事实真相,使杨骚与鲁迅交往由于“误会”而中止的说法比较可信,令人赞赏和首肯。用“流云奔水”来形容本书整体风格与读者的审美感受,颇为贴切。书中小标题有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7.
著名作家杨骚的闻名,主要在于他的诗歌和戏剧的成就,但他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的贡献,也是相当可观的。在一九二八年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刚从南洋返沪的杨骚,就写了《革命文学与裨将》一文。一九三二年,杨骚又写了《关于文艺创作不振的感想》,参加“左联”机关刊物《北斗》月刊的讨论。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写下了大量高质量的文艺评论文章。一九三七年,他将散载于各报刊上的评论文章编成集。题名《忽就篇》,交由上海引擎出版社出版。抗战爆发以后,他辗转福州、重庆、新加坡等地从事救亡活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杨骚在鲁迅的支持和影响下,投身现实的革命斗争,思想更加成熟。杨骚一生著述颇丰,正式出版的书有22本。他的翻译著作以文学作品为主。1930年6月,杨骚翻译的苏联小说《铁流》在上海出版,这部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骚给后人留下的遗产不仅仅是他的译作,还有他崇高的译德。  相似文献   

9.
杨骚是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1930年代左翼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早期诗作偏于感伤抒情,后期诗作以写实见长。杨骚诗歌表现了现代精神,他用诗意的语言揭露时弊、感悟社会,展示了诗人由一个感伤的现代主义诗人升华为一名坚定的左翼斗士的心路历程。广泛多样的诗歌题材、鲜明生动的意象营造、现代口语的自然融入构成杨骚新诗的美学内蕴。  相似文献   

10.
杨骚传     
杨骚,名古锡,字维铨,漳州人。1900年1月19日出生,1957年1月15日患脑血管栓塞逝世,终年57岁。杨骚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解放后任广州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生出版了21本书,其中有诗剧集、长篇叙事诗、诗集、剧本集、随笔评论集、长篇小说翻译等等。还发表了  相似文献   

11.
西方各种流派的新涂潮对中国现代学产生重大影响,其中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影响最大。杨骚的诗歌创作也受这两种西方学流派的影响。本阐述杨骚诗歌创作实践多方面学流派相结合的途径,分析杨骚在借鉴西方学流派过程中是如何形成自己民族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2.
杨骚是诗人,但在戏剧创作方面的成绩也相当可观,只是当今很少有所论及。杨骚的戏剧创作,和他写诗的历史差不多是同步。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有《心曲》问世,以后三十余年绵延未有中断。据目前掌握的材料,他一共创作了19个剧本。杨骚的剧作尽管从总体上看成就不很高,但对我国早期戏剧运动是作出重要贡献的,很多青年剧作者都受到过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话剧作为一种舶来品,起源于五四运动之后.闽籍作家杨骚以自己的话剧创作,曾为中国剧本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分析他从事话剧创作的成就与动机,肯定了杨骚的剧作代表着中国话剧剧本的雏形,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中国话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仍处于徘徊状态、尚未发展成熟的特定阶段.  相似文献   

14.
杨西北的《流云奔水话杨骚——杨骚纪传》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著作。作者运用纪传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与第一人称限知叙事的叙述视角,拉近了读者与传主、叙述人的心理距离。作者对事实记述的审慎,显示了史家的公正,使杨骚与白薇的爱情悲剧更接近事实真相,使杨骚与鲁迅交往由于“误会”而中止的说法比较可信,令人赞赏和首肯。用“流云奔水”来形容本书整体风格与读者的审美感受,颇为贴切。书中小标题有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15.
左翼作家杨骚的浪漫剧多借助想象寄寓理想,或通过浪漫题材现实化摆脱转型时代的忧郁症。作为左翼作家联盟早期会员,他还创作了一批写实剧。杨骚剧作体现出现代特色的生命意识、抗争精神和自由意志,同时呈现出独特的闽南文化特色和一种浓郁的怀乡主旨。  相似文献   

16.
西方各种流派的新涂潮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其中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影响最大。杨骚的诗歌创作也受这两种西方文学流派的影响。本文阐述杨骚诗歌创作实践多方面文学流派相结合的途径,分析杨骚在借鉴西方文学流派过程中是如何形成自己民族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7.
杨骚在上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骚以一个斗士的姿态和倾向鲜明的作品,于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活跃在上海坛。他是左联最早的成员。是中国诗歌会主要发起人之一。他努力倡导新诗大众化。同时积极参加左联的各种活动。他还关注家乡漳州的进步和化活动,热情帮助漳州进步化青年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够揭示诗人杨骚在诗歌创作上的意义、价值,本文主要以"转变"为线索,研讨杨骚在1930年代的诗歌创作.在具体分析其创作主题、风格、形式以及文论等五方面的基础上,我们期待以一种文学史的视域,丰富此起彼伏的杨骚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杨骚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他致力于诗歌、戏剧、散、杂等方面的学创作,作品颇丰。但由于他一生的经历较坎坷较特殊:两次远离时代历史中心,曾与鲁迅密切交往突然中断,与白薇的关系受人瞩目,以及杨骚研究的长期滞后等,多少影响了1957年以后一段较长时间内现代学史对他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20.
杨骚在上海     
杨骚以一个斗士的姿态和倾向鲜明的作品,于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活跃在上海文坛。他是左联最早的成员。是中国诗歌会主要发起人之一。他努力倡导新诗大众化,同时积极参加左联的各种活动。他还关注家乡漳州的进步和文化活动,热情帮助漳州进步文化青年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