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说“草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草根”一词频频见诸报刊。特别是今年暑期.“超级女声”、“莱卡好男儿”、“雪碧我行我秀”、“梦想中国”等“全民选秀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草根”更是流行于民间.成了大众流行语.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例如:  相似文献   

2.
草根(grassroots)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彼时美国正浸于淘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近年来盛用的“草根文化”.是相对于御用文化、殿堂文化而言的。她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  相似文献   

3.
以澄清“基础教育”、“草根文化”等基本概念为出发点,从维系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成员的生存、培养其道德习惯与审美情感、促进其民族认同等三个层面,提出西南民族地区各民族“草根文化”所具有的基础教育意蕴。最后对落实“草根文化”的基础教育功能提出了三点建议:确立新的民族基础教育观、整理加工“草根文化”、加强校内外教育的融通。  相似文献   

4.
董小勇的“草根”味很浓——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成才在农村。他说:“班主任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专业,越‘草根’,越需要专业自觉。”  相似文献   

5.
“in”与“on”在英语学习中是运用较多的两个词,即可用于表示时间,也可表示地点。一般来说,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指地点时,“in”表示“在…里面”,常指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如:intheroom,intbottle,inthebox等;“on”表示“在……的上面”,常与某物相接触的表面上,如:onthefloor,onthetablonthehill等。然而,在某些地点,人们常常将二者混淆,如:1.Somebirdsaresinginginthetree.Therearemanyapplesonthetree.(apples是树上长出来的,用介词“on”,birds是来的,而用“in”。)2.There'sabigwindowinthewall.T…  相似文献   

6.
从神话中分析中小幼教师的工作影子,以此说明中小幼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以近六年县域行动经验引导中小幼教师开展分层次有个性的草根研究.突出“小切口”、“真研究”和“扎根实际”的特征以及以小切口为形式、真研究为本质、扎根实际为条件保障的内在关系.从“角度切小”、“求真善美”、“过程扎根”三方面阐述草根研究经验性策略。引导教师从“工作思维”向“研究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安徽省进入新课程改革后高考的第三年,处在由大纲高考到新课标高考过渡的后期.高考数学科一结束,数学卷成了公众1:3诛笔伐的对象,“难”的呼声此起彼伏.真的难吗?难在哪里?本文站在“草根阶层”,从考生的视角谈亲身感受.角度有两个:一是考场上考生的答题情况,二是考场外和考生的谈话聊天.“草根”之见,粗陋短浅,难免偏激,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常情况下,“你是谁”译成英语用Whoareyou是完全正确的,但倘若你不分场合、地点,把“你是谁”都翻译成Whoareyou,就可能闹出笑话来。我们要根据英语的习惯,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说法:1.面对面问“你是谁”时:—Whoareyou?—I’mDavid.或者:—What’syourname?—MynameisDavid.2.当你隔着门窗,看不到对方是谁,比如有人在敲门或敲窗户时:—Who’sthat?—Itisme.3.电话中询问“你是谁”时:—Whoisthat?—ThisisHanMei.或者:—ThisisHanMeispeak-ing.值得一提的是,电话用语中的“你是谁?”除上述两种…  相似文献   

9.
笔孤陋寡闻,偶从散乱资料的字行里发现“草根式研究”或“草根研究模式”的字眼,不由心头一亮,虽吃不透“草根”之出处和其确切的含义,却已经充满奇思妙想,暗暗称赞“草根”之提法,实在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10.
“草根教研”一词近来在基础教育研究领域颇为流行,是对中小学教师们普遍、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日常教研行为的形象化表述,幼儿园也不例外。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草根教研”扎根于幼儿园实际,扎根于教师,贴近幼儿,其成活的土壤是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具有“草”一般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沙鼠与草根     
在撒哈拉大沙漠,有一种沙鼠,一到夏天,就不停地把草根搬回洞穴,即使洞穴里的草根已足够安全过冬。它们依然不停地忙碌,不停地寻找草根,不停地把草根搬回“家”。针对沙鼠的这种本性,动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为沙鼠提供足够的草根,然后封锁洞穴,然而洞里的沙鼠却仍然寝食不安,停地寻找着草根,表现得非常焦虑,最后终因忧心忡忡而死去。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第三册《白马篇》有这样两句:“宿昔秉良弓.梏矢何参差。”对这两句,课注释说:“宿昔秉良弓:平对手执良弓。宿,平时。昔,过去。梏矢何参差:梏木杆的箭(装在箭袋里)是那么不整齐。”笔认为。这两个注释中,对“宿”、“昔”和“参差”的解释都欠妥。因为一方面“平时”和“过去”这两个意思.在汉语里无论如何也揉不到一块.违背汉语的语义关系;另一方面“梏木杆的箭(装在箭袋里)是那么参差不齐”,这个解释与作要刻画的主人公的英武形象的意图相矛盾.甚至破坏了人物形象一箭囊中的箭尚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第287页)“登陆”的释义是:“①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②比喻商品打入某地市场”。词典的释义不够全面.它不能涵盖以下例子“登陆”的意思.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若p、q表示命题,把“p或q”、“p且q”、“非p”形式的命题分别简称为“或”命题、“且”命题、“非”命题.要正确理解“或”、“且”、“非”的含义,只有掌握这三种复合命题的判定与构造.下面就此谈谈看法,仅供参考.1含有“或”、“且”、“非”命题的判定 含有“或”、“且”、“非”词语的命题并非都是复合命题.如: (1)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零. (2)若X>1或X<-1,则X>0. (3)X2-X-6的解是X>-2且X<3.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等四边形. (5)非本实数的零次幂等于1. (…  相似文献   

15.
付慧清 《江西教育》2004,(18):32-32
说起“没问题”,我便想起了老师们下课前常对学生说的两句话:“你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说实话.我真希望学生懂了,但又害怕学生说“没问题”,因为“没问题”往往会掩盖许多问题。不信.去问问学生.你一定会发现他们的问题多多,难怪很多老师课后大呼“没想到、没想到”。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因:①新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国家。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新中国的主要任务,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四个阶段:(一)第一阶段: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时期方针政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原因:a.美国确立霸权地位,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实行封锁、禁运、包围。b.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承认新中国并建立了外交关系。c.战后世界分裂成两大阵营,出现冷战对峙局面。重大成就:a.第一年和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第一次以大…  相似文献   

17.
“草根式”科研是我们一线教师所特有的科研方式,为使“草根式”科研真正助力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左平常的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用心关注:务实求真:勤于反思:专业相长。  相似文献   

18.
张莉 《现代语文》2006,(9):63-64
费孝通在反思自己的学术道路时曾说,由于自己一生处在东西方化接触中被欺凌的一方,因而能避开占支配地位的化对别人化的偏见,不认为世界格局中弱小民族的化与“先进化”格格不入,甚至强调弱小的“草根化”或“小传统”的动力。这样一种态度其实不容易达到,强势看上去那么堂皇、伟大,而弱的寒酸和局促又是那样显眼。  相似文献   

19.
现在,只要打开Google,输入“芙蓉姐姐”.再任选一个“芙蓉姐姐”出现较多的一篇.便只会出现两种可能:页面突然弹跳到“XX影院”或手机注册铃声下载网页。这些弹出的网站.便是传说中的垃圾网站。  相似文献   

20.
“强悍”一词最早见于《魏书·李苗传》:“陇兵强悍,且群聚无资。”义为“强横勇猛”.多指人。我们检索了二十四史电子版,共发现“强悍”用例22例,其中《魏书》1例、《北史》1例、《新五代史》2例、《新唐书》2例、《宋史》3例、《金史》4例、《元史》3例、《明史》6例。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出.“强悍”一词使用的频率呈递增趋势。22例中有21例均表示人的强横勇猛,然“强横勇猛”的意义也有了扩大到其他领域的迹象.仅有1例。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