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莫莉 《文教资料》2009,(36):9-10
由于受传统大众解读方式的影响,鲁迅作品《阿Q正传》中的“阿Q精神胜利”成了作品揭示国民劣根性的主要思想。文章作者全面研读作品,从恋爱、情感这一角度.对封建礼教中的两性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作品中“恋爱的悲剧”不仅仅是阿Q的,而是像阿Q样的一类人悲剧.也是那一代人或更多的中国人情感悲剧,从而将作品的思想内涵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加深了作品的悲剧色彩.也加强了作品的讽刺力度。同时,也为我们研读作品指明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刘晓华 《学语文》2009,(1):32-33
刘心武在《百家讲谈》时说:“《红楼梦》不能随随便便地读,要慢慢地咀嚼,要读小味来”,由“咀嚼”而“读出味来”可谓一语道破文学文本解读的奥义。中学语文的文学教学也同样如此,不能光把文本当成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来使用,而更应当把文本当作传播美的载体、鉴赏艺术的媒介,让学生体验内心的情感碰撞,感受出隐藏在文本深处的心灵震撼,从而达到喜欢阅读自觉阅读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忽视了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思想观点和文艺观点,仅仅一般地根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来解释阿Q的“革命”问题。事实上,阿Q的“革命”,不过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种表现的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5.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反映辛亥革命时期我国农村社会生活的一部小说,其中七、八两章"革命"与"不准革命"是小说的高潮部分,主要是写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在该部分的开头。作者用了三个自然段来写辛亥革命的消息波及未庄,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使人心很动摇: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是享誉世界的名,它所塑造的“阿Q”已经成为社会共名,成为原型人物。除了阿Q之外,小说中还有一个人物可以说也是赫赫有名,这就是“假洋鬼子”钱大少爷。  相似文献   

7.
从课改最初的浮光掠影到"回到文本"的教学理念,是语文教改的一个进步,但"解读文本"阅读观依然存在着阅读主体错位、阅读目的不明、阅读序列不清的问题。由哲学阐释学发展而来的"文学解释"阅读观可以明确阅读主体、阅读目的,并解决困扰语文教学中小、初、高的阅读序列问题,还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以真貌。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作为一个热情的爱国主义战士,一名在日本留学时期就参加过“光复会”的青年革命家,鲁迅对辛亥革命是由衷地欢迎,用周建入的话说:“鲁迅对这场革命是那么高兴,真可以说是欣喜若狂。”然而,从一定角度看,鲁迅对这场革命更多的是反省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徐岩 《小学语文》2010,(3):50-52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磨”教材 教师首先要做文本的知音。因为每篇文章、文章中的每句话、每个词都倾注了作者的情思与心血。在每次备课时,我都会认真解读文本,深究细研。在细读文本时,我要求自己先做作者的“知音”。  相似文献   

10.
讲到文学典型时,别林斯基有言:“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鲁迅笔下的阿Q正是这样的人。他质朴而又狡黠.自尊而又自贱,保守而又趋时,蛮横而又卑怯,敏感而又麻木,而“精神胜利法”更是他性格中最为突出和显著的因子,这种独特的个性正充分地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国民性”。所以,当《阿Q正传》一段段陆续发表的时候,有许...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对看客十分憎恶,他在文章中多次对看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揭示他们麻木、冷漠的灵魂,“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从而实现重塑国民人格的理想。可是七八十年过去了,时至新世纪,看客们少了么?其表现又如何呢?前些天本人从媒体上看到关于看客的几则新闻,内心一阵酸楚,不能不为之震撼,为之愤怒。鲁迅先生批判了一生、拯救了一生的看客,不但不见其少,其心态之恶劣程度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复杂的阿Q性格系统中,表现最突出最具魅惑力的要数“精神胜利法”了。因此,如何对其定性阐释,历来成为说不尽的阿Q研究中争论的深层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遭遇辛亥革命的"愚弱"国民的关注,与晚清以降倡言革命在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和现代国民中的重要作用相关,更始于民国成立后对共和危机渊源以及解决方式的思考。突显"愚弱"国民在革命中的精神状态与创建共和政体的革命精神之"诚"关系,对后者的价值取向的执着,是鲁迅刻画遭遇革命的"愚弱"国民的前提,也是鲁迅"觉悟""新青年"的革命精神之"诚"的"呐喊"。  相似文献   

14.
龙建兴 《阅读与鉴赏》2010,(1):41-41,44
鲁迅的小说,像《药》和《阿Q正传》等,刻画了形形色色病态的灵魂。最后这些灵魂汇聚成“改造国民性”的启蒙呐喊,不但激励了读者,而且被后代许多作家奉为圭臬。关于《药》的主题历来有很多争议.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作者通过《药》来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文学素养”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被忽视的一个方面.而它恰恰是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要充分发挥文学因素的情感熏陶、形象感染、审美情趣等独特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孝养.语文教师当然首先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否则无法真正走进文本.充分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挖掘教材深含的意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架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准确、深入地传达语文课程的文学美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只有提高文学素养才能真正走出文本.居高临下.游刃有余.浑然天成地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文本解读可不求甚解。”这话我不敢苟同,任其说我也只能赞同一半。在学生解读文本时,可如陶渊明所言:“好读书不求甚解。”然而,《说文解字》云:“读,诵书也”,“读”字的本义是背诵朗读的意思,后来“读”又引申为“阅读和理解”。书大体上具有文本与意义两个方面,陶渊明的“读”和“解”实际是说了知意而后达理这样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读和解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总是为阶级论、社会性质等所束缚,使得教材、教参、专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坠入单一的概念化的框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因循教材、教参和专家的盖棺定论,对文本的主题、人物形象等做出一元化的解读的所谓“标准答案”。如一讲到《我的叔叔于勒》就是“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一位老师上鲁迅先生的《故乡》,上得挺生动,但他却总有意或无意地要归结到统一的结论上来。特别是最后非要将主题归结到:"生动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这一教参上的固有说法。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聚焦"体性"是为了凸显语文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种差,聚焦"类性"是为了区分文章视域下的各种文类差别,避免语文教学中将各种文类一锅煮的话,发掘文本的"篇性"则是为了区别不同作者的不同文本,或同一作者的不同文本的个性化表现力。从这个角度说,苏宁峰老师没有因循始于言语形式终于言语内容的文学解读或文化解读,而是牢牢坚守由言语形式到言语内容,再返回言语形式的语文解读,不断深入揭示文本的篇性,具有重要的语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里的“书”应当是书面记录的文字.属于“有字之书”,“言”、“意”应当是没有记录下来的,作者口头要表达的语言和思想。既然“书”不能“尽言”.“言”也不能“尽意”.那么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怎样弄清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树立作者的本真形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