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K"作文指导     
作文题目 以“PK”为题或以“PK”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PK即是单独挑战的意思。其实,从超女大赛、快乐男声到人世沧桑,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种人生,自产生的那天起,又何尝不是站在PK台上?看人生过程,每个人从小到大,哪天不是在跟命运的困境和坎坷PK?人类在PK中进步,社会在PK中前进,国家在PK中强大。因此可从以下角度来立意:在PK中成长;PK是走向成功的阶梯;PK需要公平、公正;PK是残酷的淘汰,也是成功者脱颖而出的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曹保顺 《中学文科》2007,(8):12-14,17
作文题目PJ.“PK”为题或PJ.“PK”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思路点拨PK即是单独挑战的意思。其实,从超女大赛到人世沧桑,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种人生,自产生的那天起,又伺尝不是站在PK台上;看人生过程,每个人从小到大,哪天不是在跟命运的困境和坎坷PK?人类在PK中进步,社会在PK中前进,国家在PK中强大。段。  相似文献   

3.
我们把这个故事的题目写成了“胜利”人生。可张胜利的人生之旅果真可以用“胜利”来形容和定义吗?有人说:也可以,也不可以。张胜利说:已经过去这段人生,前半截,我自己觉着“胜利”过,可社会和他人不那么认为;后半截嘛……或许真正是“胜利人生”了。绝路得活,死里逃生,不是“胜利”是啥哩?张胜利不是哲学家,前面这段咬文嚼字的人生辩白是笔者知晓了张胜利的人生故事之后,为他编排的。“人生档案”之一姓名:张胜利;性别:男,现年41岁,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人;家庭出身:工人;本人成分:工人;特长:对世间各种各样的锁具…  相似文献   

4.
在英国小学教育中,很少使用“ pupil” (小学生 )这个词,而频繁使用“ children” (儿童 )这个词,这不是一个词语使用习惯的问题,而是贯注了一种教育理念。   儿童,是人生的初始阶段,是生命过程中一个自然的阶段,人生的“儿童”定位是自然的定位,是人本的定位;学生则是一个社会角色的定位,带有某种强制性的社会功能性定位。教育之于“学生”是要最大限度地使其在将来发挥社会功能;而教育之于“儿童”是要最大限度地使其幸福、愉快地度过人生的初始阶段,教育的人本意义就在于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过去我们的一些做法过分…  相似文献   

5.
在宝坻区教育系统内部,李富旺被很多人称为“教育理论家”。我对这样的称呼颇感兴趣,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疑问:这位副局长是专门搞理论研究的吗?这位“理论家”与人们印象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又难免有些“脱离实际、迁阔偏执”的“理论家”有何不同?他又将如何破解“理论难以作用于现实”这道长久未解的难题?带着头脑中的一个个问号,我认真倾听、记录着李副局长关于教育的每一个论断,希望能从中解读一个“教育理论家”内心世界中蕴藏着的人生智慧和教育理想。最终,我得到了一个答案:李富旺并不是专门搞理论的,而是一直对教育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也并不是脱离实际、“自我陶醉”的“书斋学者”,  相似文献   

6.
“人生,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我头一次从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中读到这一说法时,真为人类在自然界的脆弱而颤栗。不是吗?在丛林,在旷野,初民们曾经遭遇诸多猛兽而危及生存;直到今天,坠下一块砖,陷入一坑水,乃至因了一条毒蛇、一棵毒草,以至肉眼看不见的种种病菌...  相似文献   

7.
刘洪波 《师道》2005,(9):11-11
中国的高考,时兴“议论”。议论些什么呢,家长里短吗?校园生活吗?社会政治吗?经济军事吗?通通不是,中国高考的惟一议论对象,乃是“人生”。  相似文献   

8.
导引:英国的巴特勒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像在群众面前拉小提琴,边拉边学.”这话说得多么形象!对人生,何尝不是一个逐渐加深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有谁天生就能熟练地驾驭人生?有人说,人生是本书,是一本难懂而耐读的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慢慢品尝和体味……[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PK及其他     
王忠 《学语文》2006,(3):46-46
冬寒索居,读书报以养神。倏地,《与癌症PK》的标题,闯入眼帘,顿感茫然。何谓PK?百思不解。于是我请教贤者,又自研考证,经一番折腾,终于闹明白了PK的来历。原来它是一位外来新客,在不久前的超女大赛中才拼杀出来的一个雄姿勃发的词。PK者,是Play Kill的缩写词,原用于游戏中,现表示“对抗、对决、争霸”的意思,也就是场上演员大比才艺,  相似文献   

10.
思格斯曾经说过:“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每一个青年学生都期望在自己的一生中有所作为,造福社会。实现这一崇高人生价值需要具备多种条件,本文从“修身”角度谈谈个人的思考和认识。一、修身的内涵与特点《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试其意;欲减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就是所谓的“修齐治平”理论。那么,到底什么是修身呢?“修”的本意,《说文解字》云:“修者,饰也,”引申义有“整治、学习”等;…  相似文献   

11.
中西伦理价值观比较李鸿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是中西方两种不同的人生信条,可分别概括为人情主义和个人主义。为什么中西方的人生信条会有这种不同?它们在各自的社会中有什么功能?本文试就它们的形成原因、社会功能作一租浅比较,挖掘...  相似文献   

12.
说“PK”     
李明霞 《现代语文》2006,(5):109-110
如果要评选时下最热门的词汇,PK想必会光荣上榜,这都要归功于湖南电视台刮起的“超女”风,让PK一词随之家喻户晓。本文从“PK”的意义入手,分析它是如何出现与发展的,并论述社会文化心理在词和词义演变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假酒     
老丈母生育欠计划,整整生了两吨(四千金)。四个女婿中,数我最老,又最穷。二女婿当经理,每年收入几万元;三女婿是明星,演出一场好几“吊”;四女婿跑生意,一趟广州赚几“方”。唯有我这个工薪族中的清水族,在三尺讲台上演绎人生的穷教师,两袖清风,一身酸气。大前年,老岳父70大寿来临了。人生70古来稀,70寿诞是人生的一大喜庆,拿何物孝敬泰山大人呢?我和妻子愁眉不展,无言以对。当时正值假酒泛滥,思之再三,妻子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资格的高档商品咱买不起,我看就买两瓶假酒吧!”“假酒?叫爸看出来咋办?”“妹妹们钱…  相似文献   

14.
最近,打开电视,大家都能看到各种不同小异的“PK”类节目。一些媒体发表评论认为,PK展现了青年一代的风采,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我们要把“PK精神”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PK精神,我们真的需要吗?  相似文献   

15.
“五四”是发现“人”的时代,也是发现“儿童”的时代。章以周作人和鲁迅为个案,考察疏于研究的成人学中的儿童形象,并比较他们的儿童观。周氏兄弟共同发现了儿童,但从具体的性格气质、人生理想出发,他们的儿童现侧重点不同,因而笔下的儿童形象也是迥异的。周作人更欣赏儿童原始、自然的一面,在儿童的生活中发现艺术和人生的至高境界;鲁迅则从改造国民性的责任出发,更深地挖掘儿童在传统化中真实的地位和真实的境遇,他们如何在精神上被“吃”,又如何参与到“吃人”的行列中。兄弟两人似乎走到了理想和现实的两极,一个更注重儿童的自然性,一个更注重儿童的社会性;因而一个重在讴歌从自然的儿童身上所体现的人生、艺术的最高境界,一个则重在拯救被传统化所扼杀的处于真实社会境遇中的儿童。  相似文献   

16.
把握幸福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使自己有所成就,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金钱、不是成功、不是健康、不是美满的爱情,甚至不是单纯的快乐。将幸福等同于拥有金钱财富,那么导致的将是掠夺者的血腥或守财奴般没有人性的贪婪;  相似文献   

17.
彤彤 《小学生》2006,(5):6-7
爸爸是高高的山,踏实而温暖;爸爸是蓝蓝的天,将我们紧紧拥入胸怀。大家说,爸爸应该是温和的、坚强的、不发脾气的……假如你做了爸爸,你会做什么样的承诺呢?这里是“未来爸爸PK”台,以下所有人的陈述,都将成为PK环节的重要依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一、“文以载道”的传统和高考作文的正面引导需要心育有人说,作文就是做人,这有一定的道理。做人,就要做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中学作文,应该把心理教育引入到训练中来。“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的传统,虽然历来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但它包含“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这三点,我想大家是没有异议的。关注自我,注重内心体验;关注社会,推己及人,以自己的社会良心去关心民生疾苦;关注人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一篇文章,特别是高考作文,首先要求思想健康。思想健康就是指作文中表达的思…  相似文献   

19.
谁说好汉不提当年勇?真的好汉和英雄,一定会在人生的暮年提起当年之勇。黄药师将离开这个世界时,我想他一定在桃花岛上,对着潮起潮涌,回忆起华山论剑的往事。这不是躲避现实,也不是无聊自恋,而是在捍卫一个人的尊严。是在对人生作无悔的总结,也是“前浪”给“后浪”的一种启示:每个人都会老去,但他曾参与创造的历史,自有其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讨论死亡问题。假若人能实现长生不老、不死的“美梦”,分析可见,这将使人失去作为人存在的一切意义,面临真正的灭顶之灾,由此反映出死亡对人生的积极意义。死亡之所以让人恐惧,是因为人对“我”死后的绝对无知,死亡的真实意义在于“我死”,而不是“他死”;死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应建立“我正在死亡”的死亡观,并将其作为我的积极人生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