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次贷危机的爆发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在宽松的利率环境下因房产的抵押及信用风险等种种原因而造成。因而,可以将金融机构抵押信贷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次贷危机中解析当前金融机构所面临着的市场及信用风险,在危机后吸取教训,完善各类风险问题的预警机制,并建立健全房产信贷的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2.
《华夏星火》2008,(12):20-21
今年下半年以来,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迅速恶化,已发展成为继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金融危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在国内实体经济明显下滑和国外危机持续冲击下,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最终都将反映到银行业。当前危机从国外转向国内、从大银行转向中小银行、从国际大中型企业转向小企业趋势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临更严峻形势,潜在风险更突出。针对农村金融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这  相似文献   

3.
董平  郭瑞鹏  王永军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290-292,299
从公共危机的定义、内涵和特点出发,着重论述了公共危机的发生理论,主要从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对我国目前引发公共危机的风险诱因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自然环境与资源因素和和平环境与国际关系因素,提出了建立公共危机的监控系统和风险指标体系的思想,观察与危机有关的社会或自然界的关键指标的变化以判断公共危机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步伐的加快,支付系统城市处理中心(CCPC)已在所有省会以上城市建成并投入运行,大额支付系统覆盖了全国并全面取代了电子联行系统。支付系统所支撑的支付工具有很多种类,并且留有支撑未来新型支付工具应用的空间。支付工具在基层金融机构的使用情况如何?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五原地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支付结算工具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5.
张芳  ;陈莉  ;赵宏霞 《现代情报》2014,34(9):162-165
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使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等支付主体纷纷抢占移动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在移动支付市场迅猛增长,使其在移动支付中逐渐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研究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的竞合关系,通过建立两者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模型,对模型均衡解分析得出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约束条件,指出双方可能的运营模式和影响因素并得出最佳策略为双方合作运营共同主导移动支付平台。  相似文献   

6.
张红 《今日科苑》2007,(18):216-216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它是金融机构内部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只有了解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才有更好的措施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7.
张红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315-316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它是金融机构内部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只有了解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才有更好的措施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副作用,诸如核风险、基因工程风险等科技风险,对现代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潜在的威胁或破坏作用,构成了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危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对科技风险的规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当前存在的金融风险可能性及逻辑演化路径与应对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的QFⅡ和拟行的QDⅡ等开放资本市场政策与现行的固定汇率制度为金融风险或货币冲击危机的发生搭建了一个舞台。本文根据“二元冲突”理论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危机国家在此约束条件下采用的措施和经验教训,对该条件下危机发生的逻辑路径作了分析,并针对当前外汇增加造成的通货膨胀和风险的可能,提出了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0.
货币冲击固然能够造就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但如果其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那么这种商业模式出现危机和失败也将是必然的。"单车+互联网+电子货币支付"三位一体构成的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在许多情况下供给和需求之间难以合理匹配,以及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不少问题,都是共享单车商业模式的"硬伤",并由此导致该商业模式出现危机。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运营公司不断修正其商业模式、培养与弘扬共享经济道德和建立电子信息指引系统等,都是化解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危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