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弥补标准萤火虫算法(FA)收敛性差、精度低和时间性能差等不足,采用Tent混沌映射初始化萤火虫种群位置,提升初始化萤火虫种群质量;在萤火虫位置更新迭代过程中,采用非线性规划优化萤火虫位置,增强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能和优化精度以及时间性能。通过仿真证明所提出的新算法具有较强的搜索能力和收敛性,提高了标准萤火虫算法的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2.
李继俊 《大众科技》2010,(8):119-120
CNC系统中位控算法对CNC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和精确性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常规PID位置控制器的不足,即控制系数固定不变使得控制系统很难同时获得快速响性特性和满意的超调量。提出了一种非线性PID位置控制器模型,实现了对CNC系统的灵活控制。针对典型输入阶跃信号,仿真表明该非线性PID位置控制器在保证快速响应的基础上,能做到无超调,提高了CNC系统的跟随性能。  相似文献   

3.
铁路物流货运物品到达目的地后需要配送车辆装载配送,为了满足配送车辆总数少且特殊物品和时限物品优先配送的目标,对铁路物流货运调度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密集小区域碰撞算法下的物流铁路货运调度方法,通过将优先配送的准则转嫁到配送车辆总数最少的目标函数中去,构建铁路物流货运调度控制模型,利用密集小区域碰撞算法求解最优调度解。仿真实验表明,这种密集小区域碰撞算法能够合理建立铁路物流货运调度控制模型,并准确求解出最优调度解,有效提高了货运调度的性能,满足铁路物流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提出基于PLC的伺服系统,进行位置控制的结构原理,分析了各环节的作用;并以两轴联动控制为例,给出了软硬件设计及实现方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响应快速、定位精准等特点,满足位置控制的性能要求,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冬梅 《内江科技》2013,(9):77+119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对柴油机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调速器对柴油机的安全稳定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新型数字式电子调速器的控制系统设计。该系统具有灵敏度高,性能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将FPGA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处理器应用到直流电机伺服控制系统中的方法。算法采用前馈——反馈型控制算法,反馈算法采用模糊PID;对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的三环控制,使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静态品质都得到提高;利用DSP Builder完成前馈和PID算法,并在Matlab Simulink中对系统算法进行了仿真;最后通过QuartusII完成整个系统的分析、综合、仿真以及配置。  相似文献   

7.
针对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在低速时转矩脉动大等缺点,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CARIMA模型的广义控制算法,并使其应用于感应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该算法直接作用于直接转矩控制中的转速控制,不依赖于电机的具体模型,通过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获得算法模型参数,具有在线辨、滚动优化和对模型的要求不高等优点.通过仿真表明,此算法提高了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控制精度和低速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于定位导航系统的精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本文提出的基于粒群优化算法的导航定位控制系统主要在数据处理方面完成对节点位置信息的准确控制,通过对节点位置信息与定位数据库参考数据进行比对,利用粒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最优及局部最优算法,对节点位置进行导航定位控制。通过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查询扩展可以弥补用户初始查询请求语义信息不明晰的缺陷,提高搜索性能。首先,对用户查询模式进行分析,根据查询模式的不同特点给出相应的查询扩展方法与策略,然后,提出一种全局分析和本体技术相结合的查询扩展算法,有效解决各类查询模式的查询扩展问题。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综合性能比全局分析的查询扩展算法的综合性能提高了12.9%,比基于本体技术的查询扩展算法的综台性能提高了9.8%。  相似文献   

10.
对信息源位置的隐私保护算法设计是保证网络用户通信安全基础,传统的隐私保护算法采用群签名跟踪算法,存储和搜索代价大,且具有可追踪的特点,保护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同态映射联合追踪的信息源位置隐私保护算法。以车用自组网络为例,进行信息源位置隐私保护系统初始化构建,在安全和隐私增强的情况下兼顾效率,采用批验证和撤销预处理减少验证和撤销检测的计算量,通过同态映射联合追踪,得到隐私保护的相对差异,调节平均偏差和方差,发送联合追踪请求,进行同态映射操作,提高隐私保护性能。仿真结果得出,算法具有较好的隐私保护性能,新算法在隐私保护水平和数据实用性方面较传统算法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模式匹配中的单模式匹配算法,分析了其中性能较高的QS算法及其改进算法BMH2C算法的,结合QS算法和BMH2C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QS算法—基于一次判断双字符比较的模式匹配算法(SJDC算法),增大了匹配失败时的右移量,提高了匹配速度。本文最后对此算法利用不同的模式串进行了实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有效地减少了模式串移动的次数,提高了模式匹配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两坐标搜索雷达,通过分析原始回波数据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点迹凝聚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软件实现,经过测试和实地验证,该算法可以满足搜索雷达系统数据处理的性能要求和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B2C模式下对客户的忠诚度特征挖掘是对商户交易信任度评价的基础,进而促进用户忠诚度的提升。传统的B2C忠诚度特征挖掘算法采用基于负反馈动态的渐进控制算法,当用户数据呈现稀疏状特征时,挖掘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判决反馈的特征挖掘算法以提升B2C忠诚度。构建B2C模式下的忠诚度特征分析评估机制,根据B2C模式下多模判决反馈忠诚度控制稳定性理论,提出一种电子商务用户忠诚度评价渐进提升控制算法,这里选取Lyapunov函数构建提升目标函数,实现特征挖掘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B2C模式下的商户忠诚度特征挖掘和评价,忠诚度评价准确度有所提高,用户的数据信息特征预测性能较好,特征挖掘精度提升,提高了对B2C模式下的商户的定量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14.
杨殿生 《科技通报》2015,(4):239-241
通过对高铁车厢车载温度传感数据状态模式的准确挖掘,实现对高铁车厢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高铁运行性能。传统方法中对车载温度传感器的数据状态模式挖掘采用的是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测量法进行数据采集,并采用神经网络控制法实现数据状态模式挖掘,方法受限于温度数据的均衡控制无法准确把握,控制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正态相关的高铁车载温度传感数据状态模式挖掘方法,首先进行温度传感数据采集的硬件系统设计,在原始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提取温度传感数据的正态相关状态信息特征,采用PID控制器进行列车车厢的温度调节,温度变化率、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通过线性组合的方式进行控制,得到温度传感数据的自相关控制状态方程。数据跟踪器设计成二阶离散数据跟踪器,以满足实际需要。实现了温度传感数据的状态模式挖掘改进。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温度控制和功率控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优越传统算法,车载温度智能调节和控制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情报语言学方法 ,构建了一个可以用于从因特网上提取信息、进行自动标引和自动分类的系统 ,提供了一种创建自动分类知识库的新方法 ;提出了一种用于主题抽取的位置加权算法 ,研制了一种改进汉语同义词识别性能的新方法 ,并在自动分类时运用了这种语义相似度识别算法。最后还对该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6.
发电机组轴承在运行过程中会经常出现"甩油"现象,这种现象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发电机轴承油雾排放策略,提出了P-模糊PID算法。油雾排放控制的关键就是控制系统的平稳性,排油管道气压大幅度的波动会造成油箱油雾短时间内激增。本文提出的P-模糊PID控制算法可以满足控制系统的平稳性要求。该算法将比例控制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结合的一种算法。自适应模糊PID控制通过对输出响应进行在线监控,利用模糊逻辑推理,实时调整PID的三个参数,使控制器适应被控对象的变化,并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降低了系统的超调量。而在系统误差较大时使用P控制可使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建立一个室内导航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概念格的室内导航算法,该算法基于位置-出口模式和形式概念分析的理论,使用概念格表示室内环境,并使用最近邻居关系结合A*算法来查找两个实体之间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具有潮汐特性交叉口的交通信号控制,有效降低车辆延误,提出一种混沌算法优化的不对称交通信号模糊控制方法。利用混沌算法的特点优化了模糊控制规则,避免了搜索过程陷入局部最优;为检验该控制方法的性能,采用交叉口车辆平均延误为性能评价指标,并且对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混沌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器对不对称交通信号的控制能有效减小车辆平均延误,提高路口高峰时段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非对称时隙模式下MRGPRMBDCA算法。以上下行时隙比2:4为例分析了非对称时隙模式下MRGPRMBDCA算法下行链路的系统性能,提出了MRGPRMBDCA算法,为TD-SCDMA及TDD-LTE系统DCA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人工蜂群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本文从种群初始化,引入自适应系数和位置更新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进:(1)种群初始化,通过采用最小距离初始化人工蜂群,提高种群多样性;(2)自适应系数,通过加入随机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3)位置更新,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引导的位置更新想法,保证种群中的每一个个体既能获得自己的历史最优位置,还可以同时获得整个种群中的当前最优位置,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采用4个经典测试函数结果说明本文算法相比基本人工蜂群算法提高了算法的整体性能,降低了算法运行时间,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