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已成为多数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是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合作,  相似文献   

2.
协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对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协作教学,必须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认知与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活动应是一种团队协作活动,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因此,协作教学既要在教师之间展开,更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协作教学要求教学由“教师独奏”向“师生合奏”转变,要实现学生个体学习向小组学习转变,要实现师生互动向师生联动转换,实现教学“授一受”向“探究学习”转变,马克思主义理论协作教学的实施环节包括课前准备环节、实施环节、学习成果的展示与点评环节。  相似文献   

3.
正一、学习小组的科学建立学习小组一般是由2—4名学生组成,组长由英语素养高、责任心强、善于协作的同学担任,每位成员在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学习伙伴关系。小组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组内成员有明确分工,彼此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了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和自身的优势,与他人充  相似文献   

4.
邓易安 《中国教师》2009,(Z1):504-504
<正>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其重要的方式。我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探微中,相互之间的伙伴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形成同学之间互为补充、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主动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mCSCL已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学习伙伴选择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协作学习效率.文章利用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伙伴模型,提出了基于KNN的mCSCL学习伙伴分组理论,通过计算学习者之间的相似度和类别权重,提供一张可视化的学习伙伴关系图,导学者遵循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分组原则,为学习者动态推荐最佳学习伙伴;并设计了以小学一年级加减运算为内容的mCSCL活动,开展分组满意度访谈和小组学习效率实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随机分组方式,基于KNN算法的mCSCL学习伙伴分组方式更适合移动学习活动开展,学习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已成为多数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是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者.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合作,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7.
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CSCL正在成为移动学习新的研究热点,协作小组是开展mCSCL活动的基本单元,如何寻找协作分组中的学习伙伴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设计并建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是寻找学习伙伴的第一关键所在.伙伴模型能够对学习者进行建模,通过它能够为mCSCL的协作分组提供选择依据.本文在分析伙伴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学习者个性特征和mCSCL中学习的特殊性构建了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  相似文献   

8.
在开放网络环境中,小组特征、教学干预等作为影响协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已引起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广泛关注,但多因素组合对小组协作问题解决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探究。联通主义学习是开放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学习方式,是探究知识协作与创新的重要领域。以小组内部的成员类型、学习动机、在线学习技能以及小组外部的促进者学习支持和教师指导反馈作为前因条件,小组协作表现和互动水平作为结果变量,探讨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下内部小组特征和外部教学干预对小组协作问题解决的影响发现:(1)高质量在线协作问题解决是小组特征和教学干预等多维度因素组合作用的结果;(2)具有高在线学习技能与内在动机等特质的小组在协作问题解决中更易成功;(3)小组成员类型以及促进者学习支持在协作问题解决中主要起辅助性作用;(4)教师指导反馈在促进协作问题解决时比一般性的督促提醒、资源共享等学习支持更有效;(5)小组特质在协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某些小组特质的缺失可由学习支持或教师指导进行补偿。该结果启示应融入复杂系统视角认识和评价网络环境下的群体协作活动,基于不同协作目标合理组织与调整协作群体结构,根据学习群体特质灵活提供学习支持与指导反馈。  相似文献   

9.
协作学习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班级授课与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整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协作学习模式采用协作学习组织形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常由4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和协作学习环境。其中协作学习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主要包括协作学习的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组织环境是指协作学习成员的组织结构,包括小组的划分、小组成员角色的分配等。空间环境是指协作学习的场所,如班级课堂、互联网环境等。硬件环境指协作学习所使用的硬件条件,如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学习等。资源环境是指协作学习所利用的资源,如虚拟图书馆、互联网等。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和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此种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教师通过网上专题讨论为各个学生提供了单独或小组讨论的机会,每个学生可以在富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问题。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协作学习进行的更顺利,更有成效。下...  相似文献   

10.
郭世泽 《考试周刊》2014,(58):136-136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小组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合作学习的运作形式有: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有: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的预习、阅读、各教学环节、文言文、自读课、作文等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极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浅议小组合作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合作学习小组人员的搭配应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常以4~6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  相似文献   

13.
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组,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小组成员通过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团队意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媛芬 《宁夏教育》2003,(12):32-33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正好体现出其精神实质,因此,我们把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作为实施探究教学的主要形式。实施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性学习小组合作性学习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用,也不是一堂课自始至终都适用,更不是只在课堂中适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阅读、课外实验更离不开小组合作。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训练要求把握合适的时机进行合作性学习。1.涉及知识面过多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因知识储…  相似文献   

15.
<正>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为此,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有必要对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析、探究、思考。1.合理组合小组成员(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应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考察,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适当可以在安排座位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刘振卫 《教学随笔》2014,(10):20075+75
实现语文高效课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把课前有效预习作为高效课堂的有力支点,运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激发兴趣,重视教师情感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深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各地条件差异较大,在不少地区的信息技术课上都存在着机少人多、学生纪律难管的问题。学生间水平差异之大也常令信息技术课教师头疼不已。在硬件条件不够好、教学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有效的教学设计更成了信息技术课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本文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小组互助式学习,不仅利用较少的机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通过对小组成员的精心搭配,使得程度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充分调动起来,做到了“化差异为资源”。  相似文献   

18.
发现法教学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布鲁纳提出的,他认为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该教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但基于学生水平上的差异,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现”往往完不成教学任务,如果让几个人去合作发现同一个问题,群策群力,则不但能完成教学任务,更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从而让学生达到了会学会用的目的。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与体会。一、课前合理组织。在组织合作发现的模式上,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按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9.
<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合作学习呢?笔者根据近年我市所推行的建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与自身教学实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课程标准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之有效建立分组一般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一个小组内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而且小组成员之间的认知水平、风格等不宜相差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3种:一种是竞争性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互相对立;一种是个别化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互相独立;第三种是协作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协同工作并共同分享学习目标。1924年至1981年间的研究结果表明,协作学习组织形式比其它两种组织结构更能提高学习业绩。一、协作学习的基本概念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策略。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