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译自<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满洲国史·分论>.日本满蒙同胞援护会1970年.题目系译者所加,译文有删节.另外,由于原日文作者是站在日本侵略者的立场上记叙,因此文中有不少掩盖罪行,美化自身,污蔑他国的反动言论,故需要保持批判态度. 居住在满洲的俄罗斯人在1917年3月俄国革命后,不想移入苏联新政权之下的留居者,及为了逃避革命移居国外的俄罗斯人,总称为俄罗斯侨居国外者,用满洲语称呼为"白俄侨民",在户籍上作为"无国籍(白俄人)"处理,但一般习称白俄人.  相似文献   

2.
中共满洲省委是党在东北地区最高领导机构.为加强东北地区的革命宣传工作,中共满洲省委组织出版了机关刊《满洲通讯》和《满洲红旗》,还有指导工人运动的《满洲工人》,以及《工学会期刊》《店员之声》《政治文艺》《斗争》等,这些革命刊物为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和揭露反动军阀的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东北地区的党的出版史料研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3.
陈为人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原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中央文库负责人。他在东北解放事业和我们党早期档案工作等各方面,都立下了丰功伟绩。我们回顾陈为人同志光辉的一生,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4.
王军  姚霏 《出版广角》2021,(9):15-17
中共领导下的在沪印刷机构因革命宣传而创,并推动革命发展.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1921至1935年间中共在沪印刷机构的变迁进行梳理,寻求印刷机构变迁的主体脉络.中共在沪的印刷机构因势而变,采取多种策略保障革命印刷事业,满足了革命宣传工作的需要,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印刷工人和管理人才,体现了红色革命印刷精神.  相似文献   

5.
刘媛媛  刘威 《青年记者》2016,(14):124-125
1904年日俄战争后,大批日本建筑从业者来到我国东北.1920年他们在大连成立了满洲建筑协会,1921年满洲建筑协会创办了会刊《满洲建筑协会杂志》,主编是南满洲工业专科学校教授村田治郎,1934年更名为《满洲建筑杂志》.虽然《满洲建筑杂志》是日本在我国东北势力扩张的文化侵略工具,却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近代建筑文化,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城市建设和建筑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丽实是东北地区中共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哈尔滨特支书记、中共北满地委书记、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长等职务,在东北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创建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他的革命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牢记。  相似文献   

7.
1927年10月24日,中共满洲省临委成立,将抚顺地区作为党组织活动中心区域之一,几次派人到抚顺秘密从事革命运动。党组织初期的发展1928年8月,中共满洲省临委派苏振久到抚顺开展工作。苏振久到抚顺后,组织当地三名党员,成立了中共抚顺特别支部,苏振久为负责人。同年11月,满洲省委派王鹤寿任抚顺特支书记,党组织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满洲省委建立初期,正处于白色恐怖的特殊时期,但省委不畏艰险,突破重重困难,传播革命火种,带领东北各族人民奋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站在抗日最前线,高举抗日斗争旗帜,为东北乃至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宋黎黎 《兰台内外》2020,(15):21-22,51
中共满洲省委成立于东北革命的低潮时期,在黑暗统治异常严酷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建立党团组织,发展党员,完善政策纲领,率领东北人民开展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反帝大同盟就是在中共满洲省委影响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东北地区反帝大同盟的诞生1928年党的"六大"召开以后,中共满洲临时省委为了贯彻党的精神,总结了之前的经验教训,研究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东北的形势和党的任务,统一东北全党思想,开始把组织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东北的革命工作,视东北为“民族革命的新重心”。李大钊、罗章龙、李震瀛、陈为人等先后来到东北着手开展建党工作,为东北革命斗争带来先进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领导。1927年10月,中共满洲省委成立,为东北革命斗争带来新的曙光。为了加强对东满地区抗日运动的领导,中共满洲省委于1931年11月改组东满特委,童长荣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东满人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抗日斗争。童长荣对党极为忠诚,坚守共产主义革命理想,为民族的解放和独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深入东满地区开展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立刻申明严正立场。事变第二天,即9月19日上午,中共满洲省委就召开紧急会议,并迅速做出反应,发表了《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此后,又于同年12月1日、1932年1月15日和2月6日,相继三次针对九一八事变发表宣言。几次宣言层层递进,在明确九一八事变为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建立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呼吁东北人民团结一心,奋起反抗,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境。中共满洲省委通过发表宣言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持续推进了东北人民抗日情绪的高涨,为建立抗日游击队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今年2月13日,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百年诞辰。杨靖宇曾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抚今追昔,使我们不能不记起他在哈尔滨从事革命斗争的动人事迹。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杨靖宇结束了两年多的铁窗生活,从沈阳来到哈尔滨找到党组织。中共满洲省委决定让他担任东北反日总会党团书记兼任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以后又担任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  相似文献   

13.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被日本人赶出了家乡,他以那种懦弱的方式将满洲丢给了外国入侵者,随后忍受了短期下野和到意大利的流亡.他那逃到中国内地的军队仍然完整无损,名义上并入了中央军.东北军大约还剩30万人,与其他中国部队相比,他们装备精良.这样,尽管他们失去了原来的地盘,但仍是一支可怕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张学军 《兰台世界》2007,(19):64-65
琦善(1790-1854),字静庵,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他的祖先光恩格得利尔因为率其部属投诚清室有功,被封为一等侯爵.他的父亲袭一等侯爵,当过热河都统.嘉庆十一年(1806年),年仅17岁的琦善按照清朝的恩荫制度被授予刑部员外郎,几经提拔,任通政使司副使.  相似文献   

15.
王芳 《黑龙江档案》2014,(5):142-142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对中国人民实行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冲破了敌人的文化统治,创办了多种报刊,在报刊上发表抗日文学作品,利用报刊进行抗日已成为当时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金剑啸就是利用报刊同敌人展开艰苦斗争的。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在哈尔滨创办了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后改名为《东北红旗》、《东北人民革命报》),该报的宗旨和任务是向东北人民宣  相似文献   

16.
从戴志骞寄给美国校友的两封信件、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的学生登记簿以及戴志骞博士论文的导言等一手英文史料中,发现戴志骞早年学习勤奋、成绩优异,但身体状况不佳,几度影响到学业和事业。1930年,他因病辞去中央大学副校长之职,赴东北疗养。其间,他考察了满洲地区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为阻止日俄势力侵入,开发东北边疆,实现国家和平,戴志骞决心在满洲充当一名金融与投资领域的拓荒者。为此,他放弃了原本的专业,并有意将自己在图书馆界和大学管理界取得的地位让给训练有素的年轻一代。1931年以后,戴志骞长期就职于中国银行。1951年,他和夫人移居阿根廷,直至1963年逝世。  相似文献   

17.
清朝统治者标榜骑射为家法,视骑射为满洲最紧要的传统.但是,一直到努尔哈赤时期,才出现"满洲"的说法,1635年皇太极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蒙古、朝鲜、索伦等多个少数民族纳入同一族名,建号"满洲".  相似文献   

18.
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离粤北上,17日抵上海,22日离沪。在上海期间,孙中山一再强调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主张,表达了他对军阀专政和帝国主义侵华的无比痛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警务日报(原为英文)对孙中山到沪之前、在沪期间以及离沪以后的有关活动均有所记载,是研究孙中山北上前后活动的重要史料,特选译发表。唯因多属工部局的探报,在研究利用时,尚须与其他史料互作印证,俾能探微发隐.辨真去伪。  相似文献   

19.
《兰台内外》2012,(3):18-19
人物与历史 毛泽东:1921年夏天,毛泽东与湖南的另一位年长的代表何叔衡乘船赴沪。对毛泽东参加“一大”的表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比较活跃,善于思辨;一种是比较沉稳,勤于思考。毛泽东没有参加党的“二大”。在党的“三大”之后,毛泽东进入中央局,担任相当于中央秘书长的职务。此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起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76年9月9日,毛泽东走完了他83年的奋斗人生。  相似文献   

20.
开栏的话:季我努学社与兰台世界杂志社合作国联档案馆藏李顿调查团档案选载,在2019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0年,双方继续开展合作,选载国联档案馆藏“满洲状况”档案。为保持与李顿调查团档案的延续性,季我努学社范国平社长特地选取“满洲状况”档案中汉奸组织满蒙同志协进会致国际联盟的电文。满蒙同志协进会是由熙洽建立的汉奸组织。熙洽姓爱新觉罗,是满清皇族。九一八事变后,他掌握吉林军政大权。1931年9月21日,他将吉林省会吉林市出卖给日本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此后,熙洽充当了在东北复辟帝制急先锋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