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晁载之《续谈助》一书,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以往对是书的利用远远多于研究。《续谈助》宋元间未见著录和引用,明《文渊阁书目》始著录于册,编成于明初的《永乐大典》引录二十余条材料,与世所行本有别。是书今所存本均为五卷本,其中以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姚咨手抄宋本为最早,存有较为完整的面貌,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今天所存诸本,除孙鋆抄本外,均出自明抄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藏两种云南旧方志稿本:《(民国)续修曲靖县志稿》及《(民国)文山县志》进行介绍,认为二志分别为当时首轮及二轮修志成果,其中《(民国)续修曲靖县志稿》编纂方法上与传统旧志有所不同,并未单纯采用"卷目"式结构,而是将卷、章、节三者结合,以卷统章,以章驭节,这种结构的编排很明显具有旧方志向新方志过渡的色彩。而《(民国)文山县志》虽仅存二卷,所存内容编排少见创新,体例一依旧志,但此稿本或正是滇藏稿本之缺卷。  相似文献   

3.
《楚辞》异文零句之蒐集、考校,代不乏人。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简称《洪补》,中华书局标点本)所征异文,皆唐宋以前《楚辞》版本所存者,至为珍贵;朱熹《楚辞集注》(简称《朱注》,上海古籍社标点本)、钱杲之《离骚集传》(简称《钱传》,上海文瑞楼据光绪三十年南陵徐昌景抚宋本重雕本印行)所存异文,虽多出《洪补》,间有增益,盖亦出自唐宋以前版本而为洪氏所遗者。迨至民初,刘师培氏作《楚辞考异》十七卷(简称《考异》,收于《刘申叔遗书》),广征唐宋以前类书、字书及注疏等所存《楚辞》零句异文,可谓宏且博矣,虽有粗疏之处,而草创之功不可没。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简称姜校,此书初版于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订本1987年为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亦杂征唐宋以前典籍所存《楚辞》零句异文,然悉与《考异》同,盖转录《考异》而未见任何说明,且刘误姜亦误;间有少许增益之事,亦无甚特色。唯姜校又执《文选》六  相似文献   

4.
一、重要典籍出版建国后首次出版《毛泽东选集》——1951年10月开始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首次出版《列宁全集》——1955年12月,《列宁全集》中译本第一卷出版。1963年2月出齐三十九卷。首次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56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一卷出版。1986年5月出齐五十卷。首次出版《鲁迅全集》注释本——1956年《鲁迅全集》注释本开始出版。回959年出齐十卷。建国后第一本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刊创刊。——1958年6月《红旗》杂志创刊。首次整理校点《二十四史》——周恩来总理于1971年4月2日指示整理《H十四史》和《…  相似文献   

5.
《后汉书》《后汉书》为南北朝时宋范晔所作。今本《后汉书》120卷,分纪10卷,列传80卷,志30卷。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他为宦不得志,寄情著述。因遭牵连入狱被杀,年仅48岁。他编撰志的计划未能实现,今本《后汉书》中的志是晋司马彪撰写的,原为司马彪《续汉书》中  相似文献   

6.
《烛湖集》十二卷,宋孙应时撰。应时(1154—1206)字季和,号烛湖居士,馀姚(今浙江)人。淳熙二年进士,为黄岩尉,入蜀制幕,后知常熟县。著有《烛湖集》,久佚,今所存亦为大典本。《四库提要》曰:"据应时诗中自序,盖尝应刘克庄之求,手编其稿为五十卷。集末有其侄祖祐跋,称……以十卷付梓……是十卷为祖祐所编,非其旧本也。"按馆臣所称孙应时诗,见《烛湖集》卷一九,为七律,诗题甚长,曰《闽宪克庄以故旧托文公五世孙明  相似文献   

7.
春秋经传集解(残本)一卷 (晋)杜预注 唐写本 日本国宝 卷子本一卷 藤井齐成会有邻馆藏本 原杨守敬 内藤湖南等旧藏 按:此卷于1952年(昭和二十七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 卷本系黄麻纸7幅,共146行。经传每行约15字,注文双行。行19字至22字不等。卷子全长390cm,纵27.9cm。 此卷系《春秋左传集解》卷二(桓公)之残本,经传元年及经传二年首部缺。卷二经文自“官之失德,宠赂章也”起以下至传二年。末尾也缺。 经传三年系30行。四年系10行。五年系43行。六年存5行。经六年“九日丁卯,子同生”注以下至“传”十五年首都缺。十五年自“使其婿雍杀之”以下存11行。十六年存11行,迄于“夏,伐郑。秋七月,公至郑伐郑。” 卷背书《双林善慧大士小录并心王论》,有朱笔“承历二年七七日,遍照院僧以栖霞寺唐折本书写。此系1078年高野山僧以宋本摹写。 卷子本末,有清人杨守敬手识文。文曰: “北齐人书《左氏传》,共七纸一百四十六行惺吾记”。 杨氏断此卷为六朝写本,然以此卷与其它唐写本相校,则可知其为唐人写本。  相似文献   

8.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4):113-118
胡一桂《易本义附录纂注》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新发现的元刻十五卷本与另二部元刻残本。清刻《通志堂经解》本自元刻出,《四库全书》本又自通志堂本出。另有今已亡佚的元代增订本,其主要内容保存于董真卿《周易会通》中,在引用诸家解说与胡一桂自注方面,均较现存诸本有较大规模的扩充。  相似文献   

9.
郭立暄 《图书馆杂志》2002,21(11):70-76,49
1.9 剜改卷第出版者利用旧版改易卷第,以充新刻。如明吴兴凌氏四色印本《世说新语》有六卷本与八卷本之分,所谓八卷本实不过利用六卷本旧版剜改卷第而成,非有二刻。八卷本重新排定卷第,凡增出之卷,必须空出书题一行,类目标题一行;改易之卷,必剜去书题一行,类目标题一行,使与前文连属。其方法是增删注文,俾凑合行数,并剜改版心所题页数。八卷本卷一即用六卷本前三十四版,而将六卷本第三十五页“晋武帝始登祚”条删去注内“成熙二年”四字  相似文献   

10.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岁次壬午)十一月三日 星二 九月二十五日 睛阅叶盛《水东日记》四十卷本,六世孙重华明季所刻;有康熙庚申七世孙方蔚识语,补刊数页,并列目及俞仲蔚序。盖《日记》先刻于常熟徐氏,凡三十八卷。  相似文献   

11.
明代从事雕版印刷业的书工自署"吴郡"者,现有十二例,兹录下:1.吴郡金纯甫书见万历三十二年刻本《檀弓辑注》二卷;2.吴郡顾檈写见明刻本《增订史记纂》不分卷;3.吴郡顾檈书见万历十年刻本《管韩合刻》四十四卷;4.吴郡高洪写见万历三年刻本《国朝名世类苑》四十六卷;5.吴郡陈怡书见正德十年刻本《大唐六  相似文献   

12.
《三国志》《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晋陈寿撰,后又有南朝宋裴松之作注,是记载三国鼎立时期比较完整的史籍,有纪、传而无表、志,文笔简洁,记事翔实,历来评价较高。作者陈寿,字承祚,是撰《古史考》谯周的弟子,一生有一半时间在蜀汉,三国史事,很多是耳闻目睹的。在他撰《三国志》之前,魏、吴二国已有人撰本朝史,如王沈撰《魏书》四十八卷,韦昭撰《吴书》五十五卷,鱼豢撰《魏略》八十九卷,孙盛撰《魏氏春秋》,等等。只是这些史籍后来相继散佚,因此《三国志》便更显得重要了。《晋书·陈寿传》说陈寿“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后人对《三国志》的评价也很高,清钱大昕在《三国志辨疑序》中说:“然  相似文献   

13.
正由《档案学通讯》杂志社编辑、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第一、二卷正式面世。其中第一卷收录了《公牍通论》、《公牍学史》、《公文之简化与管理》和《公文处理法》,第二卷收录了《县政府档案管理法》、《档案管理与整理》、《档案管理法》、《县政府公文处理与档案管理》、《公文档案管理法》、《档案管理之理论与实际》、《档案科学管理法》、《档案管理法》和《中国档案管理新论》,即民国时期的"十三本"旧著。该丛书还将陆续  相似文献   

14.
余阙集明清二代屡经刊刻,题名卷数多有不一,其中九卷本为现存最早传本系统,题为《青阳先生文集》,然而诸家书目和研究对其版本的著录多有误判。本文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的五部九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版刻实物比勘与文本分析,揭示出上海图书馆藏本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的原刻、翻刻关系,并论证历来被视为余阙集现存最早版本的正统高诚本当为弘治徐杰本。在重新鉴定九卷本版本的基础上,本文又考察了诸本之相互关系,进而推导出已佚高诚本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5.
《浪迹丛谈》十一卷《浪迹二谈》八卷 《浪迹三谈》六卷 梁章钜 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茝林,晚号退庵。福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生,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年七十五岁。嘉庆七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礼部员外郎,湖北荆州知府,江苏、  相似文献   

16.
《静俭堂集》二十卷,十四册二函.明熊化著,熊兆登、熊兆行编.明崇祯十四年(一六四一)刻本.每半叶八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上书口题”静俭堂集”,中署卷第,序之下书口镌"吉水欧阳旦写刻".无钤章.书前有熊明遇,秦镛,熊化等序,无跋.  相似文献   

17.
战后另一个最大的策划是,在经济高度成长、有钱人为了把客厅、书房布置得更摩登一点的背景下,1970年掀起了文学全集热和百科全书热。参加竞争的有筑摩书房的《明治文学全集》99卷,集英社的《世界文学全集)38卷和《日本文学全集》88卷,河出书房《豪华版日本文学全集》29卷和《彩色版世界文学全集》24卷,讲谈社《我们的文学》22卷,文艺者秋社《现代日本文学馆》43卷。这一场竞争的导火线是1960  相似文献   

18.
传世本《列子》以国家图书馆所藏北宋初刻本为最早,北宋末年道士陈景元偶得唐代殷敬顺《列子释文》,虽为音注之书,但保留了不少唐代写本的信息。西北地区所出《列子·杨朱》写本中,敦煌藏经洞所见20片,旅顺博物馆藏1片,经与北宋本及《列子释文》等核校,可以确定这些都是唐代写本,其所存文字较其余诸本都要完整和准确,有些文字是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丁耀亢今存所著《丁野鹤集》,康熙刻本,内载《化人游词曲》一卷、《赤松游传奇》三卷、《杨忠愍蚺蛇胆表忠记》二卷、《西湖扇传奇》二卷,皆戏曲著作。单行本有《新修杨忠愍蚺蛇胆表忠记》二卷,顺治十三年写刻本,《中国书店三十年所收善本书目》著录。其子慎行跋《西湖扇》,称其父另有《非非梦》、《星汉槎》传奇,并已刊行。此二种剧作,今未见有书传世。耀亢字西生,号野鹤,晚号木鸡道人,或署紫阳道人,山东诸城人。顺治中由贡生官惠安知县。与董其昌、锺羽正、龚鼎孳  相似文献   

20.
许安世,北宋治平四年(1067)丁未科状元,有《许少张集》一卷已佚。现考出其《公生明赋》一篇、《咏史》等诗五首、文三篇以为"辑佚",以及其忠州平都山仙都观(酆都宫)所存《阴真人诗》的学术考辨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