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涉及的知识面较多,下面对此做一小结。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把其中一个力称之为作用力,另一个力称之为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2.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我们把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简言之,物体问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两个力叫做相互作用力.  相似文献   

3.
学习了牛顿定律后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力是相互的,也就是说甲物体给乙物体一个作用的同时,乙物体也给甲物体一个作用力。我们把这两个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甲、乙两个物体可称为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如图  相似文献   

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作了完整的概括和总结 :两个 (相互作用的 )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学生在学完这些内容之后 ,在实际应用中却常常出错 ,尤其是很容易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相混淆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从而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错误呢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笔者是通过教给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区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问题的 .首先 ,要善于分析 .就牛顿第三定律而言 ,首要任务就是要弄清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它们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间产生的一对力 (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中没有“相互作用的”这五个字 ,笔者在文章开始有意加上它 ,用意即在此 ) .如图 1所示 ,人提水桶 ,人和水桶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人对水桶有向上提的作用 ,即人对水桶施加了向上的拉力 F,同时 ,水桶对人的手也产生了拉的作用 ,即桶对人手有向下的拉力 F′,F与 F′是人和水桶之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对力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如图 2所示 ,左边学生对课桌 A施加一个水平图 1        图 ...  相似文献   

5.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牛顿第三定律),一般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力称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一般情况下,两个物体在这一对力作用下,它们的动量和动能都要发生变化,而物体动量和动能的改变分别是由力的冲量和力所做的功决定的。讨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及所做的功,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浙江等省市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第23题就涉及到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对此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6.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它们总是大小相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点分别在两物体上 ,同时产生 ,同时消失 ,且必为同一性质力。除此之外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还必属接触力。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属接触力 ;放于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是接触力 ;两电荷间的作用力 ,两磁极间的作用力虽然也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于一条直线上但不属接触力。电荷间的作用力磁极间的作用力均是由场的传递发生的 ,作用物质的场是这一作用的第三者—…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学探讨》2 0 0 2年第 3期登载了陈玉青、孙霞二位老师的《并非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文 ,笔者认为文中有三个地方不对 :①将电场设想成看不见的“细绳”、“细棒”。②将小球拉细绳的力和细绳拉天花板的力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静电场中两个电荷相互作用的库仑力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类比。③物体间万有引力、电磁力不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在此提出特与二位教师商榷。电场、磁场、引力场等就象时间、空间这些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一样 ,不能看作是物体来处理。原文通过举例说明什么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小球…  相似文献   

8.
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必要的重要补充 ,它揭示了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从而扩大了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由单个质点扩展到多个质点。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是力学的一个难点。1 提出问题 ,让学生设计实验教学目标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板书的小标题是一个个问题 ,使同学们对几部分内容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还是单方面的 ?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什么关系 ?③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同吗 ?要求学生针对问题设计实验。2 开拓课内实验形式教材上…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 1.一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其中一力,其余两力不变,则此物体不可能作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匀减速直线运动 C.类似于平抛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2.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认识,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是一对平衡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合成且等于零 D.一个力的分力既然是力,则它必然有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理解基本概念1.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是力的定义,要正确理解它,就不单是要熟记这几个字,更应理解它的确切内涵和外延,必须掌握它的性质以及几种常见力的特点、方向的判断.①力的性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则必定有另一个物体来产生这一作用力.同时,被作用的物体也会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去作用于另一物体,这个力就是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描述力的三个要素.②常见力及方向: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它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而指向地心;弹力是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它的方向是沿接触面法线且与形变趋势相反的方向,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也属弹力的范畴.弹力方向的判断通常是受力分析的关键,如  相似文献   

11.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是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尤为关键的一点。而学生受已有知识的影响和对一些现象的误解,往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下面就学生学习中常见的错误归类分析如下:一、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同于一对平衡力。学生在初中已认识到平衡力就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互相抵消的一对力,而现在学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一般同学认为它和平衡力一样可互相抵消,孰不知它除具有这些特点外,关键的一点是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个物体上,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对作用力的总功,有以下三种情形:1.总功为零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如果分别对两个物体做功,且这两个功的代数和为零,说明这对力做功的结果使机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机械能并没有与其它形式的能发生转化.如果这一对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时,则说明这一对力做功的结果是除了使一部分机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此外还有机械能与  相似文献   

13.
相互作用力和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平衡力是两对看似相同而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对力。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之处也是判断两个力到底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还是一对平衡力的关键所在,就是: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平衡力则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相似文献   

14.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个结论叫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反映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相互作用力和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平衡力是两对看似相同而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对力。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的不同之处也是判断两个力到底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还是一对平衡力的关键所在,就是: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平衡力则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在多数情况下,相互作用力和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平衡力是同时存在的。如静止时的弹  相似文献   

1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都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特点,平衡力就是相互作用力吗?为了弄清这两个概念,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它们的异同点,并举例说明: 联系:1.都是反映两个力间的相互关系. 2.两个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区别:1.涉及物体个数不同.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涉及两个物体,两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  相似文献   

17.
力的概念是中学力学的基础,是贯穿整个力学的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所以,正确、全面理解力的概念是学好中学力学的基础。 一、正确理解力的物质性 中学物理教材中讲“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句话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说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有力存在必须有两个物体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物体间相互作用才有力,相互作用消失,力同时消失;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虽然学生对这些内容都能从表面上理解,但在遇到  相似文献   

18.
一、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关于相互作用力,课本上没有专门定义,只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有些学生在判断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时容易发生混淆. 例1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桌子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指出哪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哪两个力是平衡力? 有的学生考虑到书有重量(受重力作用)压在桌子上,桌面对书有一个反抗力(支持力)没有重力作用也就没有反抗的支持力.所以,书受  相似文献   

19.
<正> 力的传递概念,在力学中曾经广泛地使用着。例如,用一根绳子系在物体上,人拉绳子,物体也随着受着一个拉力。按照力的传递概念,通过绳子的传递,将人的作用力,传递到物体上。 我们认为,力的传递的概念,是一个不太确切的概念。 第一,力的传递概念与力的定义不相符合。力的定义是:任何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别的物体作用叫做力。这个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们,力是物体的相互作用,没有物体,没有物体的相互作用,是谈不上什么“力”的。因此,谈到力时,必须紧扣“力是物体的相互作用”这一点。人与物体,既然没有直接的作用,那么又怎么能说人对物体有力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功和功率     
物理学中的“做功”和生产生活中的“做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活中只要我们花了力气,完成了某项工作,我们就说“做工”了.但物理学上“做功”是有严格定义的,我们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也就是说,做功要具备两个条件:作用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所谓物体用力,即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作用.如果一个物体由于惯性运动了一段距离,因为它没有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