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班花(八)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由表达,真诚写作”的作文教学理念,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作文要么“借米为炊”,把作文选上的文章拿出来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作文;要么“画饼充饥”,自己没东西写,坐在那里胡编乱造,从而形成了不属于自己的假而空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一篇文章的写作,是由观察到思考到表达的过程,但笔者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是就事写事,从中体会不出小作者的写作情感,文章读来干干巴巴。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笔者具体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说的话,要情感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刚刚出台的广州市初中作文评分标准已明确增加了“情感真挚”的评分要求。本人认为,“情感真挚”的本质就是感情真实、自然。当然,感情真实、自然不是说不允许虚构,而是要求作文应该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艺术地展现出真实动人的效果,达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境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犤设计意图犦1.教师是课程资源积极的开发者。教师要“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从五彩的生活中去挖掘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全力开辟学生习作交际应用的舞台。2.从“需要”入手教作文,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需要。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寻找学生情感表达与写作的最佳结合点,让学生情动于中而言于外,并将之写在纸上,使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呼喊和情感的歌唱。通过让学生给家长写感谢信,让作文真正成为他们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绝好工具,并进一步增进与长辈的感情。犤教学流程犦我们全校各个班级每学年都要举行一次…  相似文献   

5.
小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更是难中之难。因此,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儿童积极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写作充满勃勃生机,使文章更鲜活灵动。让学生在乐中写,在写中乐。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写作,是由观察到思考再到表达的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是就事写事,从中体会不出小作者的写作情感,文章读起来干燥无味。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羹隋实感呢?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徐杨静 《语文天地》2009,(12):41-4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发地写,用自己的心灵写.让作文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写作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灵、情感、情绪和状态,适度调控,让学生愿写、能写、善写。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从2001起,高考作文中就增加了“感情真挚”的写作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有思想、有内容的好文章来,而不是虚无、空洞的文章。可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不少同学的文章反映的思想内容,要么是“矫情”,要么就是“假情”。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而农村学校学生写作文存在怕写、厌写的畏难情绪,不敢于写、不乐于写、不愿意写。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把注意力放在写作的实践上,主张多写多改,逐步做到乐写、会写、愿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作文的快乐;第三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无论哪一个学段,都将学生的情感放在首位.的确,如果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就不会真情流露,“我手写我心”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写好作文的前提是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升华情感.学生“情动”才会“辞发”,好文章才能像清泉汩汩流出.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可以说大多是“瞎子作文”。要么是瞎想,充斥文章的是虚假的违背生活真实与逻辑的情节;要么是瞎写,故事陈旧,媚俗老套。“学生不会在作文中说自己的话,更严重的是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成了一个空心人。”  相似文献   

13.
王丽亚 《考试周刊》2011,(59):65-66
教师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放写作空间,自由选材,自由表达,自主实践。在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消除“作文恐惧症”,让学生想写、愿写、感写。同时,还要正确评价,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坚持不懈地训练,学生就一定能抒发真实的情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生中怕作文或讨厌作文的为数不少,对作文的写作往往抱有神秘感,认为自己没能力写,从而失去写好作文的信心。因此,即使写作文也是处在一种无奈的写作心境中,要么应付老师检查写,要么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写。这一心理上的障碍若不克服,作文训练的目标就无法达到。为此,本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作文教学的规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着重阐述学生主体性和"激励"艺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高学生作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心”。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教学效果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那样“少、慢、差、费”。作文教学的改革,应是使学生乐于写作文,轻松写作文。作文教学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它强调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要让孩子“乐于表达”,要注重“表达真情实感”。正所谓言为心声,文章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也是作文讲究从“真实’’起步,文章的灵魂在于真情,写作的要义在于书写真情。那么,该如何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写出真情作文呢?我觉得有“五部曲”,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7.
李敏 《中学文科》2009,(16):77-77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心”。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教学效果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那样“少、慢、差、费”。作文教学的改革,应是使学生乐于写作文,轻松写作文。作文教学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一篇文章的写作,是由观察到思考到表达的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是就事写事,从中体会不出小作者的写作情感,文章读来干干巴巴。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情感,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笔者做了以下的有益尝试。  一、以教师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由于情绪具有感染性特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都会互相感染。而教师的情绪对诱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中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强调了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 ,应该把作文教学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这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作文教学让学生写一篇一篇的作文 ,是一种练习 ,我们要通过努力使学生感到他写文章 ,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同时也是自己生活的一种需要。如写《我喜爱的》 ,如果在学生写好文章后 ,多请些学生读给大家听 ,或者把学生的作文挂在教…  相似文献   

20.
陈洁 《成才之路》2013,(29):60-60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目前初中作文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距离新课标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学生真正对作文有兴趣的少,普遍害怕作文,厌烦作文。学生只有认识到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时,才能有写作的欲望,才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由于教育观念的相对滞后,教学思维的定式化,教师在讲作文时,也多是讲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