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德富 《成都师专学报》2005,24(6):107-108,113
美育以对美的心灵的塑造在人格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具有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塑造人的功能。美的形象、尤其是艺术作品塑造的美的形象,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信息.利用这些形象进行的美育,也就会有效地完成个体人格的塑造。因此,塑造理想的人性,构建健康和谐的人格,必须有美育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美育,即培养学生感知美与创造美的情感教育,也称为审美教育。美育以一定审美观念为标准,以情感为核心,以形象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美育,可熏陶学生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形成美的品格,树立美的理想,提高美的素养。一、研读教材,挖掘情感美、思想美语文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具美感与艺术性,如篇章的和谐美、诗词的飘逸美、辩答的机智美等。因此,在小  相似文献   

3.
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体现了中国语文教育的民族化的特点,美育思想源远流长,孔子在我国最先提出了"诗教"的主张,他认为通过诗歌教育的熏陶感染,能够培养人"温柔敦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美育的特点主要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也就是说美育是形象为手段的情感教育.本文试就这个特点谈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一、形象性形象性是美育的特点之一.客观世界中任何美都是形象的,美只有通过可感知的形象的形式才能显现出来,离开具体的形象就没有美.美的这个特点,规定了美育同样具有形象的特点.一幅画,一首诗,一组舞蹈等等无不是以其鲜明的形象陶冶人.梁启超在《谭嗣同》一文中,以朴素的笔调记叙了谭嗣同  相似文献   

5.
美育及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美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以美育人、寓育于美。美育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通过美的艺术形象唤起人的情感和共鸣,使人在赏心悦目中自愿接受美的熏陶,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获得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感染人以达到教育目的。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以美的事物的自身的魅力,激发人们的情感,来满足受教育者对美的渴求的心理需要。美育基于教育学的理论,完成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和谐统一,还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完成理智与意志的结合,达到以情感为中心的感知、理解、想象等的和谐统一。美是审美潜能与美的潜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一种能引起心灵愉悦的和谐状态。它既有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等诸因素的和谐,也有物质之间的和谐,精神之间的和谐,还有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和谐,没有和谐也就没有了美。英语课堂教学美是具有审美潜能的师生与具有美的潜因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一种能引起师生心灵  相似文献   

7.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是其主要任务.它的主要特点 一是形象性、可感性.美育总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认识它.二是以情动人,人们情感上强烈的反映是审美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特点.三是移默化的陶冶,学生常是在自愿享受美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8.
刘永林 《成才之路》2012,(29):34-34
正中学历史教学的美育要具有以下特色:一、形象性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因而它具有形象性,可感性,直观性的特点。各种类型的美都是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就没有美,我们看到的美的事物,美的内容,首先我们看到了它的样子,样子好看,美丽,我们就有兴趣,我们就想看,它给予我们以美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历史课是一门高度系统与综合,内涵十分广博的学科。它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本文谈谈历史课审美教育的特点,即形象性,愉悦享受性和潜移默化性。一、历史课审美教育的形象性美学知识和智育、德育不同,它不运用概念、判断及推理,不直接传播伦理道德观念。它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可感形象来感染人、触动人的情感,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历史知识美的形态就融于具体历史形象之中。  相似文献   

10.
美育诉诸人的感觉和情感,影响人的情趣,有着其它各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的重点应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从具体可感的形象入手进行审美活动,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实例,激发学生审美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美育就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已被列为教学的目标之一。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情感熏陶感染学生,净化学生的灵魂,丰富学生的感情。语文课恰恰就最具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形象诱导的特色。语文课本中百分之七十的课文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些名家名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有很大的美学价值,这对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的美学教育十分有利。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必然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培养学生美育的主要阵地。初中语文教学需要通过美的形象熏陶、启迪和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美的灵魂。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都要与美的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美育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虽然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感,但它借助于美的语言来表现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有鲜明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挖掘文章中美的因素,把审美教育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境中,使学生在语言上受到美的感染,在思想上受到美的教育,在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美育具有形象教育作用 美育总是通过具体的感性形象来激发和感染人的。一切美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具体地存在于大自然中。社会生活中、文学艺术中。尽管欣赏美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理智的准备,尽管审美感与道德感也具有多方面的联系,但是审美教育自有它本身的特点:它不需要用  相似文献   

16.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塑造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美育以情感人,情在理中,它通过美的形象的具体感染。让受教育者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和影响。我们的语文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不仅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凝聚着作者进步的审美理想。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宝藏。通过语文教学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去采撷、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在美的探讨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并激起他们对丑的憎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美育具有自己的特点,即以美育人,寓教于美。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美的篇章。这些篇章里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可以唤起学生情感共鸣,使他们在赏心悦目中自觉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科学知识,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情感的激发,用美的事物和形象去对人们进行审美观念,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教育。其目的是陶冶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以及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相似文献   

20.
美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灵魂。小学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美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让学生在观赏中品味形象美;在情境中体验意境美;在拓展延伸中学习创造美,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