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本化”的教师管理 ,就是凭借“人本”的手段 ,实践“人本”的理念 ,实现“人本”的目的。教师人本化管理的意义是 :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教育创新创造条件 ,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教师的幸福人生搭建平台。人本化管理又分情感沟通管理、教师参与管理、教师资源开发管理、教师自主管理和学校文化管理等五种形态和层次。教师人本化管理应遵循全员互动性原则、全程开放性原则、全面发展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是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实践中,可以从高职院校文化的原生形态、知识形态、经济形态、技术形态、社会形态等五种形态来考察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推动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价值观念、道德法律、知识技能、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社会化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社区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社区管理中,必须将人本理念、服务理念以及自治理念贯穿始终,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建设社区文化、鼓励学生参加自治组织、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依托社区心理咨询机构等方面入手,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引发了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进取精神、宽容精神、人本精神、务实精神及仁爱精神应成为构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成分.社会各界应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地位,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审美文化虽古已有之,但其全面兴起却是现代事件。审美文化的兴起有着深刻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当代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导致的人类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日益普遍的艺术化和审美化的产物,是传统审美文化向现代转型的深刻产物。本文将梳理审美文化由传统形态转换为现代形态的历史轨迹,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二者的异同作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当代校园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之一,也是以软性管理为主的文化内化过程。本文认为当代校园人本文化管理具有二大特点、三大策略和四个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形态的划分尚存在不同的看法。从文化的视角去研究社会形态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根本之处在于其更能合理并有效地表征人类社会这一特殊存在的总体性与完整性,以及揭示从深层规定制导人类社会演变进化的内在机制。因此,文化社会形态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本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超  吕守华 《文教资料》2009,(5):168-170
人本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直接体现就是"依靠学生,以学生为本",将它具体实践于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具体内容就是:正确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正确认识并重视当代大学生,正确有效地激励学生,正确灵活地管理学生,以及全方位地服务于学生.只有将人本管理贯穿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才能构建高校教育管理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专业型教师教育绝非我国教师教育变革的终点,当代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内蕴着我国教师教育形态转换的契机.这一转换的大致路向是从专业型教师教育走向文化发展型教师教育.在当前,这一转换的发生既有其逻辑前提,又有其实践基础.关注教师的身体形态,摆正教育理论在教师发展中的位置,以教师文化为纽带来整合教师的发展方式,是当代教师教育形态转换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违纪行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违纪行为不利于他们的成才和发展.学校加强对大学生违纪行为的管理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对大学生的违纪行为从社会学、心理学、非合作博弈论和管理学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此问题的人本管理、基础管理和到位管理.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经历着不断发展的演进过程。最初,马克思恩格斯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由此提出“二形态”说,并在此基础上对阶级对抗的社会形态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后来,又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三形态”说,使社会形态划分理论逐渐成为科学。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五形态”说,但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包含有“五形态”说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经历着不断发展的演进过程。最初,马克思恩格斯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由此提出“二形态”说,并在此基础上对阶级对抗的社会形态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后来,又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三形态”说,使社会形态划分理论逐渐成为科学。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五形态”说,但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包含有“五形态”说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外国文学与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薄弱的背景下,开展外国文学与文化教学活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选取精华内容,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读,体悟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采用比较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与认知,培养跨文化意识,从而弥补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4.
刚性管理的异化现象和科层管理的负面弊端导致管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教师的自主性受到严重的压抑,教育的本性被严重忽视.为此,人们呼唤教师的人本化管理--从人本化管理基本理念出发,坚持人本化管理的基本要求,积极构建人本化管理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管理是顺应知识社会、人本时代、文化时代要求而出现的一种高级管理形态。彰显了学校管理科学的进步。中小学校长在现代学校中的特殊地位和特定角色.决定了实施文化管理是其重大职责和时代使命。实施文化管理要准确把握文化管理的内涵和特征.按照6项原则和4种策略持续不断地推进。  相似文献   

16.
人本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的革命,它包括管理主体和客体、环境、文化及价值观等几项基本要素,并已应用于社会多个领域.本文首先讨论人本管理的理论思想,然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重点论述如何在党校图书馆管理中应用"人本管理",从而加快其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流行的中国古代审美形态,具有传承性、技术性、图像性、展演性和实用性特征,是中国文化稳态发展和文化主体性的表现;当代流行的本土化了的西方审美形态体现了西方血统与中国精神的融合;当代中西相通的传统审美形态,具有普遍性、愉悦性和大众性特点,表现了中西审美形态沟通的现实性;当代正在生成的戏仿、冏和风貌等审美形态,具有开心、巧智、解构和无美而乐的特点,体现了后现代价值观。当代中国审美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展现了中国审美形态的丰富性、传承性、主体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外常将教学文化等同于教师文化,并认为不同的教学文化模式内蕴不同的教学文化形态。美国学者安迪.哈格里夫斯把当代教学文化分为文化模式和契约模式,我国认为教学文化是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文本文化和教学环境文化在内的整体性文化。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可将当代教学文化形态分为竞争性教学文化和合作性教学文化、显性教学文化和隐性教学文化、控制性教学文化和生成性教学文化。此外,当代教学文化还蕴含着价值导向、环境塑造、制度规约、情感激发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人本管理时代高校大学生管理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管理成为时代主旋律,并成为当今高校的一种新的办学理念.但在转型时期,高校大学生呈现出的新特质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愈加复杂和繁重.重新确立高校大学生管理的人本理念,构建基于人本管理的高校大学生管理模式,是搞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社会形态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基础性问题,它构成了整个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学界对社会形态之“三形态”与“五形态”问题的论说早已存在,但一些讨论马克思究竟有无“五形态说”及割裂两类形态说之间内在联系的做法实际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三形态”与“五形态”在马克思思想中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实质上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马克思研判社会历史发展的两种不同维度即伦理维度与科学维度,而两种维度的客观存在体现了马克思社会历史分析所贯穿的逻辑与历史、价值与真理、偶然性与必然性、个别与一般的四个“统一性”。科学理解马克思前后“社会形态说”的内在逻辑及其统一性,对新时代下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历史方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