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首先,从情感和动机上入手,端正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职业高中语文课,属于文化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对语文课普遍存在轻视心理,忽视语文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语文教师决不能一味教书,忽视学生的这一心理状态。语文学不好,就很难学好专业课程,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端正对语文课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的情感,使他们认识到学好语文是学好专业课,掌握一技之长必不可少的基础课,要想学好专业,首先要  相似文献   

2.
职校生相对而言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业不良,学习效果低下,但这些学生的智力普遍正常.出现这种反差,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学习态度、习惯、目的、兴趣、自我意识等非智力因素未得到充分挖掘,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职校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从而提高职校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职校生相对而言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业不良,学习效果低下,但这些学生的智力普遍正常。出现这种反差,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学习态度、习惯、目的、兴趣、自我意识等非智力因素未得到充分挖掘,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职校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从而提高职校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等内在因素,通过设疑、民主的课堂气氛、竞争来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6.
四十年代初,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新教育要做到“知情意”合一的观点,并强调指出“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知”就是“智育”,“情意”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非智力因素,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的运用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为非智力因素常表现为内驱力量作用于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认识过程起着调节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水平。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活动是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同活动。但长期以来,由于思想认识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往往多注重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而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开发,这是一种不完全的素质教育,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非常不利。因而可以这样说,在语文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相互制约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了,智力因素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为广大语界同仁面临的新课题。笔认为,应从抓发展兴趣顾及气质,锻炼性格,养成良好习惯人手,通过一系列的智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现从如下两个方面浅谈笔的教学过程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人们对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作用的认识由来已久.我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能”是指“会不会”,即智力因素;而“为”则是指“肯不肯”,即非智力因素.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28名智力超常(平均智商高达150)的儿童进行几十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其中一部分人卓有成就,而另一部分人却平平。究其原因,成就高的那部分人,在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自信心、进取心、…  相似文献   

11.
一般说来,学习好,有成就的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协同发展、完美结合的,具有一致性。但是,这种一致性不是绝对的、自发的。智力水平高,而非智力水平不高的人,易于无为;智力水平一般,非智力因素好的人,也能有所作为。可以说,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学业成就往往起决定作用。“终生努力便天才”,很多人靠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促进了智力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要培养非智力因素,必须着力培养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学习动机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它往往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一种学习的需…  相似文献   

12.
张翠萍 《考试周刊》2009,(49):44-44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正如他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性格的伟大。国外许多关于心理研究证明.同样智商的人的成就差别在非智力因素。可见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实践证明,注意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素质。可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所谓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变高分低能为德才兼备。衡量学生的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习惯、情商等,这是成才的关键。老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往往成绩突出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是特别出色的。所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至关重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首先,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人积极探求某种事件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有直接兴趣、间接兴趣、短…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说明智力因素发挥不好,反而会成为短处,贻误终身。那么,智力因素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呢?这就要靠非智力因素的驱使。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活动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只重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智慧火花得以迸发、持久。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呢?第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自己要学”。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生一入初中,就让他们订出三年后的目标,让学生写“三年后的…  相似文献   

15.
罗淑贤 《教育导刊》2001,(24):31-32
著名的智力测验专家韦克勒斯提出,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虽不能代替智力因素的各种基本能力,但对它们起着制约作用.什么是非智力因素?我们可以理解为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人的心理健康主要就反映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非智力因素包括的心理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远大的动机、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性格等.……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力克山大提出来的,对于非智力因素具体内涵的理解上,目前心理学界尚无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参与认知活动,但对认识活动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指动机,情感、品质等心理成分。大发明家爱迪生曾以个人的经历说过,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这汗水就是属于非智力的,是人的坚强意志和品质。因此,每位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且也要重视开发非智力因素这片沃土。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开掘非智力因素,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是相差无几的,那么造成他们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起主要作用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学校教育是关键。那么作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相似文献   

18.
挖掘非智力因素可促使学生在学习上不断进取。明确的学习动机 ,浓厚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情感 ,顽强的学习意志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必要条件。那么 ,如何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我们的做法是 :一、端正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动力在非智力因素中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 ,是激发智力活动的动力。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 :“为了在教学上取得理想的结果 ,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即创造学习的诱因。人们通常把促使人去活动的原因称为动机 ,动机可以把…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成果不仅与智力因素有关,更多的是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要重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智力、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和团队精神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的人不仅要有知识和才干,更要有良好的品格、同情心、责任心和合作精神。这些非智力因素在现代教育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学生智力的发展除了本人的智力因素外,还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促进和强化作用。审美教育的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