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孤城  庆玉 《新体育》2003,(1):54-56
喜欢乒乓球,一定认识刘国梁;提到刘国梁,不能不想起直拍横打;而了解直拍横打,就不能不说说王皓。 要评出当今乒坛第一高手实在不容易,是王励勤还是马琳,是孔令辉或者是波尔?当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乒乓球界,谁是直拍横打第一人却已有公论。不是刘国梁,不是马琳,也不是秦志戬。他就是不久前在荷兰公开赛上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的王皓。 如果说刘国梁的横打技术已初具规模,那么王皓则让人们看到了这一技术成熟的希望。刘国梁反手更多地使用推挡防守,王皓则完全放弃了推挡,而以横打去进攻,其反手在和横板的对抗中已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13,(11):94-95
上组图是王皓连续使用正手的两扳衔接,本组图是王皓连续利用反手在防守后接快撕的封堵套路。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都只是手段上的改变,但王皓运用战术的核心是一样的——坚决贯彻速度压制力量。  相似文献   

3.
雅典奥运会以来王皓、柳承敏动态实力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雅典奥运会以来王皓与柳承敏的6场重大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雅典奥运会以来,王皓在发抢段和接抢段的技术评估上均呈上升趋势,而柳承敏却表现得总体偏低、起伏不定;相持段王皓始终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但两人的使用率偏低,体现了两人在比赛中,积极主动、抢先上手的战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通过录像分析法对王皓、张继科接发球技术的运用及得失分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反手拧拉技术的创新,接发球直接得分率明显提高。2)王皓、张继科使用反手拧拉得分率高于失分率。3)王皓、张继科使用劈、摆技术得分率低于失分率。4)王皓、张继科接发球在比赛接发球轮次总得分率高于失分率。  相似文献   

5.
王皓的直板反手拧拉堪称世界一绝,但随着逐渐被大家适应,他不得不在原有的接发球手段上改良创新。本组图所展示的就是王皓在反手台内拧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超强的手感吸短球的接发球技术。  相似文献   

6.
6月29日,王皓和闫博雅在长春举行婚礼。闫博雅小王皓4岁,总政歌舞团舞蹈演员。拍摄本期杂志封面的时候,与王皓提起最近经常看的娱乐节目,问他,“你想参加哪个?”面对这样的玩笑,王皓笑得特别灿烂,看着坐在不远处化妆的闫博雅得意地回答:“当然是《舞林争霸》那种跳舞的节目,我们家有专业老师啊。”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8,(1):96-97
王皓从问鼎世界杯冠军到这次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他连续两次大比分战胜柳承敏。这两场胜利不单纯是比分悬殊的差距,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通过这两场比赛看到了王皓的进步,也看到了一个拥有全面技术,全新的王皓。  相似文献   

8.
2004令狐冲和独孤九剑 独孤九剑的要义在于“料敌机先”,本质在于快。王皓的球路,从2002年夺得两站公开赛男单冠军开始,就一直被外界感叹球速之快。正反手的拉球幅度不大,突然性和爆发力却很好。尤其反手技术上直拍横打的与众不同,更强化了其“快”的味道。  相似文献   

9.
王大勇(比利时队主教练) 王皓的打法很先进.反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王皓的力量有点欠缺。从整体实力看.王皓已经超过了塞弗.在埃及公开赛时.塞弗在决赛中0比4就输给了王皓。  相似文献   

10.
放高球琐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梁 《乒乓世界》2005,(6):102-102
在上海世乒赛中,梅兹可谓最大的一匹“黑马”,其实单以实力而论,他早已跻身一流,之所以被球迷视为黑马.是因为他连胜王皓和郝帅,而且过程颇具戏剧性。梅兹的放高球在一般人看来只是迫不得已的被动防守,在他手中却化腐朽为神奇,放死了王皓五个,放死了郝帅七个,可以说这十二分是梅兹连过两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开赛男单半决赛在王皓与王励勤之间进行时,我坐在运动员席上观战,恰好与韩国队的队员们相邻。原本只是期待着欣赏一场精彩的对决,不曾想,这一巧合却让我有了更大的收获。 一路势如破竹的王皓,以3:0先声夺人。然而,在46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成功上演了大逆转的王励勤,早已不再是当年轻易就被艾洛瓦打懵的初生牛犊了,很快追回两局。第6局,2:3落后的王皓被迫退到后台,面对  相似文献   

12.
我第一次见王皓是在一、二队升降级比赛的时候,王皓代表二队参加竞争,但由于技不如人没能升上一队。当时他给我的感觉是打法新颖但没有特点,所以没有引起我特别的关注。在1999年开始的超级联赛中,马林代表八一工商银行俱乐部打球,王皓与他在同一俱乐部,但仅仅是一个替补队员,基本上不了场。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3,(11):92-93
本组为大家带来的是全运会男团决赛中王皓对阵许昕的两组精彩回合。王皓技术全面,在战术运用上也达到了非常纯熟的层面。他能在比赛前针对不同的对手制定相应的战术,而且能在比赛中随时根据场上的局面改变战术。想要做到这些,除了清晰的头脑思路外,还需要各种娴熟的技术做支持。这两套圈中,王皓都是运用快速的击球节奏,用速度压制了许昕强的正手进攻,堪称直板打法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4.
在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中,接发球一方多数采取控制和调动的手段来回球。王皓的直板横打技术非常出色,尤其是他台内球的反手侧拧技术具有很大的威胁。在2007年世界杯和国际乒联职业巡回总决赛中,王皓通过接发球直接用反手侧拧给柳承敏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从而连续两次大比分战胜对方。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04,(5):16-17
在雅典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上.王皓获单打冠军.孔令辉/王皓、马林/陈杞分获双打冠亚军,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在预料之中,相对来说单打容易一些,王皓的优势比较明显。双打竞争则比较激烈,每个队都派出了最好的组合,这两对选手能打得这么好,超出了我们的想像。赛前我们准备得比较充分,尤其是对韩国队。虽然这次我们赢了,不见得奥运会上我们也能赢得这么轻松,韩围的吴尚垠/李廷佑是一对新组合,李廷佑是  相似文献   

16.
截止到2006年8月19日,本年度乒超联赛已经接近尾声。本刊再次选取了比赛中的十场"冷门之战",并请各俱乐部的主教练进行了点评。浙江海宁鸿翔 VS 山东鲁能李平3比0王皓(9,3,9)比赛时间:2006年8月9日男团第十轮点评:王皓和李平在国家队里都被分在吴敬平指导的那个组,两个人相互非常了解。李平对王皓的技术打法和特点非常熟悉。上一场在我们主场,王皓3比0赢了李平,可能觉得比较轻松,面对这场球的困难,心理准备不足,应变不够快,线路太单调。王皓本来可以多拉李平的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12,(8):96-97
反手拧拉正手位的台内短球是直板横打的标志性技术之一,同时也是王皓的特长技术。当对方发球到他的正手位时,王皓通常通过拧拉来衔接后面的技战术实施。由于握拍法的“灵活天性”,直板运动员在拧拉时往往可以利用手腕释放更充分的爆发力,使出球更具威胁。而一旦对方再将球回到其反手位,王皓便可以利用反手快撕来形成杀板。在这两板球的衔接过程中,除了来回的步法非常关键之外,击球时的拍形调整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三段技术统计法对王皓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术进行统计并分析,以期找出其失利的原因,并由此探讨王皓在技战术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马琳对王皓的发球控制严密,使王皓发球后难以上手,造成发抢段得分率不高;接发球抢攻段技术新顺,积极主动,表现出色,但接发球手段略显单一。相持球中正手对拉和反手横拉失误过多,打关键球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9.
王皓、陈圮、郝帅属于上一批奥运后备人选的佼佼者,最终王皓凭借自身先进的技术、过硬的对内对外成绩,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7,(1):77-83
降低腰部积蓄力量击球前上身前倾秘诀:提高直板横拉的威胁性和稳定性王皓在直板横打时,十分注重对球的摩擦,以此制造出比较强烈的上旋。这项技术比直接撞击来球具备更高的威胁性和稳定性。通过观察王皓的技术动作,我们可以体会到凶稳兼备的直板横拉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