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现在语言学界普遍认为"那么"可以做指示代词和连词,连词"那么"又进而发展成话语标记。连词"那么"和话语标记"那么"之间的界限有时是模糊不清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话语标记"那么"都是植根于其连词属性的。由于"那么"的语用功能逐渐增强,话语标记便成了"那么"口语中最常见的用法。通过对比研究相关的语料,我们发现"那么"作为话语标记体现出6种标记功能:承接标记、对比标记、相关话题转换标记、阐释标记、推测标记、总括标记,这些标记功能主要是由其不同的语言环境所赋予的。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一)前人的认识 前人对"那么"的认识并不一致.<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那么"有三个词性:指示词,代词,连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只收录了"那么"的连词用法.金立鑫(1988)对"那么"的词类归属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认为"那么"仅仅是代词,不存在连词"那么"和副词"那么".  相似文献   

3.
指示代词“那么”的用法是汉语语法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旨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用语法化的理论考察汉语“那么”的各种用法出现的先后顺序,及最终演变为话语标记的历时过程。并证明其是否符合E.C.Traugott在《语义变化的规律性》一书中提到的“语义-语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代词虚化在汉语史上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然”作为指示代词是可能虚化的。“然”虚化的具体时代可以确定为战国末期至秦汉时期。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历时的角度对"这么、那么"的用法作了比较,指出了近现代用法的一些区别;从词义虚化的角度分析了"这么、那么"虚化程度的不同及用法上的区别;比较了《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这么、那么"的用法的说明,提出了两点疑问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指示词"这""那"和"这么""那么"的用法作出共时的描述和历时的比较。发现这两对指示词都存在着语法意义的虚化现象,但虚化程度具有不对称性:"这"与"那""那么"发展出连词用法,而"这么"还没有形成这种用法;而且"这""那""那么"在语法化过程中也表现出多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文章从句法位置、语言环境、语义变化、语法化过程等方面对指示词的连词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王实甫的<西厢记>为依据,借助<汉语大字典>和<现代汉语大词典>,具体考察了"着"字的使用和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多么"和"那么"由于词形相似,很多初学中文的外国学生容易将二者误用。其实这两个词的用法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就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打"经历了漫长的语法化过程,语义泛化以至虚化成词缀.本文拟将"打"依据虚化的途径分为三种:动词后缀"打<,1>"是实义动词"打"本义"拷击(击打)"虚化而来的;动词前缀"打2"是"打V"结构产生的;动词前缀"打,"是由"打A"结构形成的.并且考证了其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着"字虚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助词"着"的虚化问题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着"的虚化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分两部分:一、"着"的虚化机制;二、"着"的虚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钟璇 《现代语文》2009,(7):60-62
在网络用语的推动下,在"有+V"的语义表达中, "有"的意义已经虚化为副词,在原有的语义基础上新增了语法功能,它的存在既是对"有+了、过"的一种补充,又在语义色彩上有不同的功用,因而有着存在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代词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方言词汇成员之一,对其考释,可以使我们深入地了解文化传统,也可以研究词汇的历史演变。四川方言表"那么"的字型十分丰富,有"尒(尔)、尔馨宁馨如馨、能、恁么(么)、恁、那懑、那们、那么"等表示语音的书写形式,其来源,主要是从古汉语中继承来的。运用历史词汇学的观点以及考释本字的方法考释四川方言中表程度的代词"那么"的本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的范围副词"净"为研究对象,从其义项的变化中描述"净"由实词向范围副词演变的过程.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语用过程中,认知、主观化成为了语法化的动因,认知上的主观性因素促进了功能语法化.  相似文献   

14.
与普通话比较,邵东方言"连"字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且富有特色的字,含义十分丰富,语法功能很多,呈现出语义虚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汉语中"与"既有实词用法又有虚词用法,本文探讨了近代汉语中"与"的各种用法的来源.其虚词用法有的是自身发展的结果,有的源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词汇替代,有的是在相关词语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程度副词“更”与“连词、介词和助词”,语形上线性连接。语义上具有[强调]之[比较]、[合取]或[关联]等特征和。反逼递进强调”之特色。“‘更’+‘连……’”组合位置灵活。“更”+“功能词……”的应用频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汉语普通话中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有"我们"和"咱们"两种表达形式.本文在汉语语料的基础上,对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和"咱们"的由来、地域差异、语体差异、语用差别及其特殊语用含义等进行了分析对照,并对它们在具体应用中的特点进行了基本归纳.  相似文献   

18.
“这么”与“那么”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这么”和“那么”既有共同的语法特征,又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别,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门"——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新词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社会语言生活中, "XX门"不管是在网络还是报刊杂志中,出现频率都相当高. "门"字在这些词语中的意义已经虚化,位置也已固定,具有标示词性的作用,能产性非常强.这是现代汉语在与不同文化交流中产生的一个新词缀,同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合肥话中的"子"缀词在皖中江淮方言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合肥话的后缀"子"是一个语素聚合体,其小类根据语义虚化程度的不同可构成一个序列.表达性派生"子"缀的能产性最强,类推泛化式"子"缀是"子"缀族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