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诸环节中,识字教学是关键。可以说,识字不但是写字的基础,更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早在40年前,我国著名语文教学专家李秉德教授已经指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落后的症状在识字。而近两年来编写的  相似文献   

2.
王珍 《湖南教育》2002,(17):33-33
一、增加识字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课标》)规定: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其实,早在40年前,我国著名语文教学专家李秉德教授就曾大声呼吁: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落后的症结在于学生识字数量少!过少的识字量既不能满足儿童阅读、写作的欲望,也不能适应语文教学进度的要求。许多教育家正是看到这一点,进行了各种识字教学改革实验的探索。结果证明:小学识字量增到3000,这是各种识字教改实验早已达到的数字。学生达到了课程目标,就具备了起码的阅读、写作能力及继续发展提高的基…  相似文献   

3.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不能单纯去为了识字,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孩子们在语文实践中体验快乐,积极地学习.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①创设一个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②培养识字兴趣,激发识字愿望;③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诸环节中,识字教学是关键。可以说,识字不但是写字的基础,更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早在40年前,我国著名语文教学专家李秉德教授已经指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落后的症状在识字。而近两年来编写的课本所采取的生字数目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其实,一、二年级正是儿童识字的黄金时期,识字量的减少不但耽误了儿童的大好时光,而且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 本课是通过对对子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的,一连串的反义词对举,如诗歌一般,和谐动听,易于读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思想情感教育就寓于其中。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我们力争体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把识字教学寓于阅读之中(落实阅读识字理念,以避免枯燥);二是注重把内容理解教学寓于感悟探究之中;三是注重把能力培养教学寓于引导学生在课内外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6.
识字是小学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成功的小学语识字教学,要研究和把握全体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单个学生的个别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注意点面结合;要将识字教学贯穿于整个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改革创新识字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对识字教学的思考与困惑 早在40年前,我国著名的语文教学专家李秉德教授已经指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落后的症结在于识字。他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落后的主要表现就在于识字的数量少。半个世纪以来,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始终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评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要突出这一重点:班老师在这一识字教学片断中,从整体感知入手,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利用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春暖花开”的意思;学  相似文献   

9.
张运敏 《湖北教育》2004,(13):45-46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反思现时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理解、执行《语文课程标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要么是对过去陈旧的不合现实要求的识字教学方法“恋恋不舍”;要么是全盘否定有效的传统识字  相似文献   

10.
学生们需要在中国几千年萃取的文化精华、文化底蕴中茁壮成长。因此,阅读就显得尤其重要,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加深对阅读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因此,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识字教学不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识字的多少以及对所识的字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所以在初中阶段,仍然要加强识字教学,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该不该对幼儿进行早期识字阅读的话题一直饱受教育界的争议。陈鹤琴先生作为我国现代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旗帜鲜明地指出:早期识字阅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识字阅读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幼儿识字阅读的教学方式要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识字阅读不可带有强迫的痕迹。当然,对陈鹤琴先生关于幼稚生读法只有朗读的观点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观察和印证。  相似文献   

13.
李秉德先生的教育思想——祝贺《李秉德教育文选》出版●郭戈李秉德先生(1912—)是我国当代教育学界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工作60多年来,在广泛的领域里辛勤耕耘,成就卓然,有超过百万言的精彩论著。先生的教育研究和实验工作开展甚早,可追溯至30...  相似文献   

14.
识字教学是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础。注意识字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在识字教学中主要应注意的心理学问题是:使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建立汉字形,音,统一的认知结构;采用多样化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识字的兴趣,只字效率;消除负迁移的影响,对字形和字音形成精确分化,避免错别字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识字是阅读和写字的基础;教学生掌握书面语言。能读、能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读书能力的培养要以识字为先决条件。识字教学进行得好,学生识字数量有足够运用的字数,并识得相当巩固,阅读教学就可以顺利进行;反之,识字教学进行得不好,学生识字不多,无论阅读什么。处处都要碰到生字这个拦路虎,阅读教学就不能顺利地进行。写字是所学的字在笔下的再现,作文是运用所识的字来记事说理,这一切都说明识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是启蒙教育的开端,也是一切认知能力的基础.传统的识字教学以识字为目的,往往是先识字,后阅读,这样人为地把识字与阅读割裂开来,造成了识字与阅读分家,既影响了识字的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随课文分散识字是从文人手,在语文环境中识字,识字和学词、学句、学文相结合,建立起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字与词、词与句、句与文之间的联系,符合识字与书面语文学习互相促进的规律.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以激趣减负为主渠道,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对于低年级的识字基础是十分有益的.那么“随文识字”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操作呢?  相似文献   

17.
卢俊 《学语文》2011,(2):27-28
施茂枝先生认为:“完整的语文阅读,要经历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过程。”古诗词教学中的“披文”就是通过词句的理解,由表及里地把握诗词的意蕴。“披文”是“得意”的基础和途径,由于阅读古诗词存在更大的语言障碍,因此,识字疏言是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第一关。笔者在此就突破这一关的基本方法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不再以识字教学作为重点,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缺席,而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低年级相比发生了变化。教学实践中认识到:高年级的学生仍然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识字任务,同时在识字:过程中积淀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真正让识字和阅读双线并进,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19.
对幼儿是否可以进行识字教学?怎样进行识字教学?识字教学对开发幼儿智力、挖掘幼儿潜能、搞好幼小衔接、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到底有哪些帮助?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幼儿听读游戏识字》为教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从1999年3月开始了“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的实验研究。一、实验的目的使幼儿尽早的接触汉字,用科学的方法认识汉字,逐步培养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在识字的同时,开发智力、发展思维、促进多方面潜能的协调发展;为一年级的韵语识字及幼小衔接奠定基础;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秉德先生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开创了我国现代教学论的学科体系。"七要素说"立足于学校教学现象,是其教学论的核心思想。李秉德先生为首席专家的研究团队,从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出发,形成教学活动的运转机制,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学论学科体系,发展了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