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在顶层设计上明确了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就是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内涵,“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就是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实现形式。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根本目的是落实依法治教,依法治教是实现教育管办评分离的主要抓手。本文就推进基础教育管办评分离作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2.
速读     
《今日教育》2013,(9):6-6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教育发展新格局7月26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讨论加快转变教育管理职能、深入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建立管办评分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监督和指导、对地方政府的考评和问责、对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管办评分离"质量保障体系是政府、学校和社会评价组织为增强利益相关者的质量信任,以先进理论为指导,围绕人才培养和科技研究工作等建立的结构化、系统化制度体系。当前高职教育"管办评分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着法律法规规章保障不力、学校现代治理能力不强、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展不足等突出问题,亟待通过完善国家制度政策、建构学校内部保障体系、发展独立专业评估机构、实施专项督导等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推进基础教育管办评分离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教育活力、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措施,是实践和丰富中国特色教育理论、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推进管办评分离,需要根据不同权力的不同性质,从治理的角度,重新厘定政府作为行政管理者、学校作为具体办学者、社会作为评价者的关系,形成政府科学管理、学校自主办学、行业自律、社会参与、协同共治、开放互动的教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王鑫 《考试周刊》2016,(8):132-133
管办评分离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和方向。管办评分离有助于克服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还可以调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参与教育事业。当前管办评分离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原有教育体制束缚、学校自主发展能力差、社会专业组织发展滞后等困境。为了推进管办评分离,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进行体制创新;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专业组织;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实现协同共治。  相似文献   

6.
“管办评分离”改革的核心是“管办分离”。管办评分离涉及的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评价机构。管办评分离也就是要依法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评价机构这三大主体的基本权益,明确其应尽义务,就是要让这三大主体依法活动。“管办评分离”改革中的管、办、评三者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层级关系,管办分离是第一层级,管办评分离是第二层级。  相似文献   

7.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是推进管办评分离。基于学校视角的调查显示,管办评分离制度得到广泛认同,调查对象认为实现管办评分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统一的管理模式以及权力分配问题是管办评分离的主要障碍。为此,推行管办评分离制度,管理模式要从"三位一体"走向"主体独立",需要重构教育管理模式,需要增强学校自主办学意识和能力,需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江西教育》2014,(4):23-23
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今年教育部将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和教育满意度测评。这项措施可被视为“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重要改革,旨在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教育部网站5月24日公布的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今年教育部将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和教育满意度测评。这项措施可被视为"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重要改革,旨在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指出,今年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学校章程特别是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建立中小学校责任  相似文献   

10.
管办评分离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选择。因此,政府要把握好放权、授权、监权之间的关系。在政府放权、社会评价的路径中,将办学的自主权交给学校,实现由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的转变,大力培植社会评价机构,将评价权交给社会。政府要做好宏观统筹,学校要精化内部治理,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这是实现管办评分离的有效途径,也是快速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是适应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现实需要,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是解决当前教育领域供需失衡矛盾的重要手段。相互促进、追求善治与优质是教育供给侧改革与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关系。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引领教育供给侧改革是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现实意义。树立供给侧改革的觉醒意识,明确划分管、办、评各自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管办评分离的监督制度,构建管办评分离的合作联动机制是管办评分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云南教育》2013,(23):35-3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中政府定位研究属于基础性和开拓性研究。文章从新公共管理、公共治理、行政分权、博弈合作等政府定位理论出发,对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所关涉的问题进行梳理,继而结合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探讨了政府定位理论在管办评分离中的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推进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应科学分析管办评权力结构,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不断探索政府在管办评分离中的角色定位,逐步构建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各主体既分离又协同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管办评分离,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政府 管理、学校办学、第三方评价,是实现教育管办评分离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第三方教育评价的政策发展、内涵本质及特点进行梳理,指出当前第三方教育评价存在主体缺位、各机构间欠缺协作、社会存在价值有待提升等方面的困境与障碍。为了有效实施第三方评价,建议从政府责任、行业自律以及专业机构建设等方面对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部署中,提出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这为科学建立政府、学校、社会的新型关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部署,也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去年以来,我们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和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为重点,在管和办上做了很多工作,但评特别是社会评依然是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强化。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管办评分离特别是教育评价改革,进一步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推进管办评分离,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评价"是牵动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牛鼻子",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2014年7月下旬,在第24次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上,咨询报告以"评价"为切入点,从大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管理的格局是"管、办、评"三位一体,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学校的举办者,同时还是评价者。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政府从以往唯一的规则制定者变为政策制定的合作者,不再是学校唯一的举办者和评价者。因此必须进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政府从"统治"走向"治理",重构政府、学校、社会及中介之间的相互关系。上海市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教育管理上构建了"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的新格局,在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上形成了"管、办、评"三分离的有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教育部工作要点的第一项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以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主线,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从"管理"到"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开启了行政部门与学校,社会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以及学校与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新型关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乡人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新亮点 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指出,今年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