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与电视的区别,通常用"梦"与"窗"来形容.文章从三个层面分析电影与电视的区别,即技术层面、艺术层面和接受层面.技术层面从制作技术、传播技术和呈现技术三个方面来论述;艺术层面从艺术综合、艺术选材和艺术表现三个方面来论述;接受层面从接受环境、接受主体和接受心理三个方面来论述.最后指出正是由于电影与电视之间存在的区别,电影才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创新理论,重点研究如何进行内容转换、拓展途径、完善机制等"接收"层面的问题。如何从被动的"接收"跳跃至主动的"接受",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接受视域的超越。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视域的科学含义、限度和教育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一、用"教育公平理论"探索"小班化教育"特点   "教育公平原则"是现代教育民主化的产物,也是教育民主精神的体现。它具有四个层面的涵义: (1)从观念层面分析:不分种族、性别,人人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2)从目标层面分析: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3)从制度层面分析:指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配置、师资力量分配的公平; (4)从教育过程层面分析:指在教育过程中应公平地满足所有儿童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儿童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即"每个人都受到适当的教育,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要适合个人的特点。"我们把这个理论简称为"阳光…  相似文献   

4.
现代意义上的好诗标准一直是诗歌界长期争论、纠缠不清的难题.针对尺度"失范"局面,从接受美学出发,结合诗写实践与阅读经验,试图在传统好诗主要标准--"感动"基础上,加入其他尺度:精神层面上的"撼动"、诗性思维层面上的"挑动"、语言层面上的"惊动",共组现代诗审美意义上的"四动"交响.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本质上是一种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思想文化客体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活动,这与哲学解释学有着内在的契合。利用哲学解释学的基本观点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目的、接受条件、接受影响因素和接受效果,能够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使我们从哲学的思维层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澄清前提。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师评估中“学生评教”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评教"是教师评估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能促进教师的教学成效,但是并不容易被教师所接受.本文从伦理层面、知识层面和心理层面剖析了其原因,认为应该理性地审视和慎重地使用"学生评教",并考虑"学生评教"的自主性、多样性和民主性,才可能更有利于教师发展和教学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无论是大学本身、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理论界,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思考、讨论和探索,即包括从服务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层面,也包括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层面。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立足"人"来看大学,或者说透过"人",从"人"的角度特别是青年人的角度来反转思考:青年人为什么值得接受大学教育?也许会对现行大学教育带来全新审视,对推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带来新的启示;也可能会让我们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接受层面上讲,影视受众的信息接受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经验图式"则是相关研究学者在研究了影视受众固有的接受意愿、审美倾向与主观价值选择等方面基础之上构建出来的一种分析模型。这种"经验图式"的存在对影视受众的心理接受态度具有强大的吸附力,要探究这种吸附力的强度与影响就要从源头上对"经验图式"进行解构。深入剖析"经验图式"的形成因子,并在相反的向度解构这种影视受众心理接受模式下的"经验图式"。  相似文献   

9.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数次深刻的历史性变革。而传播方式的变革,也对历史文本读者的接受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口语接受、文字接受,到印刷接受、电子接受,再到现如今数字化网络接受,而由此带来的"思想自由与解放"也使更多人参与进新的写史读史当中,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历史做了全方位的记录与体悟,这使得呈现一幅立体的历史画面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小说发展史是一个复合体系,包括小说创作、小说传播、小说接受、小说批评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而且,这些层面具有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互动关系,使得小说发展史还是一个多线立体的体系。因此,传统的小说史写作只注重小说创作史是片面的。而"小说接受"这  相似文献   

11.
刘娜 《海外英语》2011,(11):180-181
从2010年"给力"一词出现在网络中到被大众所接受、普及,以及出现"gelivable"这样被认可的翻译,该文作者从零翻译、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以及文化层面分析了该翻译的合理性,由此预见网络流行词语的翻译将势必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一、认识学习方式转变的本意所谓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因此,学习方式转变的本意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的意思,是要由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实现这种转变非常重要。我国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形式为主要内容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应该指出的是"由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向多样化学习方式转变"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的接受式学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形成与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思想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王国维的早期诗作从两个层面透视这种接受得以发生的原因,除了个人理想和社会促发的表层原因外,还有"现代性分裂"这一潜在文化诱因。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的过程,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可以分为从心理层面的接受准备阶段、思想观念层面的内化阶段和行为层面的外化阶段,并且结合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鲁迅文学生命的始末均与"美术"存在隐喻性关联。具体到中国传统美术领域,鲁迅对汉代石刻、连环图画、文人画、金石藏品、书法等美术遗产都有不同程度的"接受"。文章从五个层面对"中国传统美术视野中的鲁迅"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6.
李栋飏 《海外英语》2013,(9X):145-147
在接受美学看来,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期待视野,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文本中发掘出来的。该文选取明清小品集《幽梦影》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关注译者作为原作读者和译文作者的双重身份,运用接受美学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期待视野"和"空白",分析林语堂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语文本的三个层面(笔墨层,结构层,意蕴层)之美。  相似文献   

17.
《滁州学院学报》2018,(6):56-61
现实主义小说《金瓶梅》成功塑造了中国女性群体形象,芮效卫译本已成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本文在女性主义视域下基于前言与脚注、增补、劫持的译法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面对"美化人物形象、从"原作评析"到"广泛传播"提升译作价值、从"神秘奇特"到"柔和平实"推动思想认同,从三个层面解读《金瓶梅》芮译本的卜龟章节,寻找蕴含在其中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期读者更好地理解翻译活动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感恩教育可从感恩、知恩、报恩、念恩四个层面进行,使受教育者感恩动情、知恩于心、报恩重行、念恩化性。通过思想引导、环境熏陶,受教育者形成感恩的心理、强烈的责任、担当的品质、和善的人格。创新感恩教育宜改"接受教育"为"自我教育","正面教育"和"逆向教育"同时推进,把"强迫教育"和"断奶教育"等措施融入教学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的学习自由权是学生的"应有权利"。作为学习权的一个主要内容,学习自由权的涵义包含"本体"和"操作"两个层面,其内涵是不断丰富发展的。学习自由的合理性具有充分的内在逻辑依据。学习自由的制约因素较为复杂,可以从自由与秩序、权利与责任、选择与接受这三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教"——"练"的模式在新课改推进近20年的今天,仍然在默默上演,教师讲方法、演示操作过程,学生看、听、模仿老师做,被动接受、机械模仿,学得索然无味,练得缺乏创新,课堂教学每况愈下。文章从课前"研学"和课堂"研学"以及"后教"等层面,论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研学后教"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