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形意拳起源、流派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形意拳的起源、流派及其发展等问题进行思考.形意拳乃心意拳的一个流派,心意拳是源,形意拳是流;搁置争议,共谋发展,打破闭塞,大胆开放,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广开思路,反哺社会乃是形意拳发展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永济市心意拳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基于文化自信的角度,对永济市心意拳文化发展困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文化大融合导致永济市心意拳文化缺失文化认同;生存基础的缺失导致永济市心意拳文化流失;永济市心意拳消亡现象显现导致永济市心意拳文化焦虑。并提出相应发展路径:提升永济市心意拳文化凝聚力展现文化自信;唤醒永济市心意拳文化根本与灵魂,树立文化自信;发扬、传承与发展推动永济市心意拳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3.
形意拳被列为中国四大拳种,与少林拳、八卦拳、太极拳齐名.但令人惋惜的是作为形意拳的起源戴氏心意拳却渐渐的淡出众人的视野,不为众人所知.虽然众多学者都深入研究过心意拳与形意拳的渊源,可是却没有多少学者谈及戴氏心意拳的发展.虽然政府对祁县戴氏心意拳纳入非物质文化,但他的推广却不是很理想.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综合研究.对山西省戴氏心意拳的发展现状调查分析,通过对心意拳的历史传承、拳术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国宪 《精武》2009,(2):35-35
雷声,在心意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属早期心意拳的单练功法。  相似文献   

5.
白玉良 《武当》2013,(9):53-54
怎样指导初学者快速进入心意拳习练的门槛?享受心意拳演练的乐趣。我总结尤文明等先师"用意不用力"的教诲后,将双把的系列演练,作为心意拳入门训练的方法进行教学,让无论有无武术演练基础的初学者,当时即可领略心意拳的演练特点,培养了初学  相似文献   

6.
王静  时小武 《武当》2013,(11):30-32
本文主要运用口述历史的新范式对周口心意拳两岸发展的情况进行资料梳理,在此基础上以技术体系为比照,得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通过本文的研究,周口心意拳的发展和影响,以及研究心意拳提供新的范式,以期开阔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戴家心意拳是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下的宝贵遗产,但目前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发展缓慢。戴家心意拳的传人程先生意识到该项传统运动项目的宝贵之处,决心顺应社会发展,将戴家心意拳重现于世,并发掘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与史实,将其著于《戴传心意拳秘谱解读》一书。本文旨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背景下,分析心意拳发展的措施与任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马琳璋 《武当》2012,(4):33-34
心意拳是一个实战性能很强的拳种。同时,心意拳实战也很注重"内气"和"气势"的运用,此点在《心意拳谱》中多有描述,从中也可看出"气"在心意拳实战中的重要作用。"蛰龙未起雷先动,风吹大树百枝摇"。"气与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心意拳的内气发动,也就像蛰伏的蛟龙一样,还没起身,雷雨已经助阵了。这也就是说,与敌人实战搏击格斗或者自卫时,英雄所到,其威势就像蛰伏的龙,还没有起身,而雷声已经让敌人听到而心惊胆寒了;也像风吹大树一样,风一到百枝都会动摇,那威力,那气势,可以说是敌必望风丧胆,不战而败北。  相似文献   

9.
张蘅 《武当》2011,(5):21-23
不少武友常问我这样的问题:心意拳和形意拳到底是两种拳还是同一种拳的两种称谓?此外,我们还常听到有心意六合拳、六合心意拳或六合拳的说法。这三种拳称与心意拳或形意拳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说心意拳和形意拳是两种不同的拳种,似乎有些道理。比如在河南,多数地区以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武术派别的形成必然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总结、扬弃和发展的过程。心(形)意拳被列入中国四大名拳之一,与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拳相当,但让人们叹惋的是形意拳的根戴氏心意拳被形意的光芒所覆盖,日渐脱离人们的眼线,不为人们所了解。进一步挖掘并整理戴氏心意拳使之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得以更好的发展、传承,显得迫切重要。通过研究得出:政府的大力推广与支持是戴氏心意拳发展的坚强后盾,观念的更新是其发展的前提。戴氏要走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大众健身模式,产业化、市场化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1.
“形意拳”得名之来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意拳”得名之来历王文清形意拳,古拳谱称“心意拳”、“六合拳”或“心意六合拳”,相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形意拳是由心意拳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拳种,它与太级拳、少林拳、八卦掌并称为武林名拳,在中华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形意拳的得名,众说不一。...  相似文献   

12.
马琳璋  马天巧 《精武》2003,(8):16-20
心意拳十大真形是以左右单盘的拳法形式盘练的,它有很多好处:易学易记,好盘练,出功快,实战搏击实用,但也单调、枯燥、没有连贯性,不好表演,不能成套供人欣赏。为增强观赏性,后人在十大真形单盘的基础上逐步串连,日久形成了一些小的套路,这就是心意拳十大真形串连的由来。为了弘扬心意拳,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心意拳,现将这些套路介绍出来,以供大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明 《武当》2013,(10):25-26
心意拳的全部动作,要求手、眼、身、法、步紧密配合,周身协调,手法刚中寓柔,眼神集中不散,心与眼和多一明,身法完正不懈,步法快速稳定,动静相间,节奏分明,形神如一。根据以上要求,决定了它的锻炼步骤,以便逐步提高。锻炼心意拳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略有区别,明劲、暗劲、化劲三步功夫,是逐步提高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山西形意拳是心意拳、心意六合拳、行意拳、六合拳的总称。由于心意拳、心意六合拳、行意拳、六合拳长期分散在山西以及全国各地,其单一继承是必然的,但就其在山西以及国内外的影响来说,首选是形意拳。  相似文献   

15.
马琳璋 《武当》2000,(7):19-20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历史悠久。一部优秀的武术史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之一。心意拳是这武术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心意拳的历史是中华武术史的一部分,可是由于年代久远,历代又都是口传而无正确的文字记载,还有的是方言、俚语、口误、错别字,所以有很多武术史包括心意拳在内都有待于重新考证和整理。  相似文献   

16.
张源侠 《精武》2007,(10):35-35
陈守孚老师9岁的时候,因为身体病弱,长年生病,他父亲请来了心意拳大师铁官成先生,铁老时年七十多岁,身如铁塔,音若洪钟。老先生看到童年陈守孚,捏捏他的手,笑道:"好,这个徒弟我收下了。"铁老教拳的场地在静安公园,童年陈守孚每天都要到铁老那里报到。铁老对拳架要求很严,如果看到守孚偷懒,他会用脚轻轻一踢以示警告。起先的时候,心意拳的练习是  相似文献   

17.
李昌 《精武》2005,(12):30-31
心意拳的历史是一个深潭,让人看也看不穿;心意拳的历史是一团迷雾,让人走进走不出;心意拳的历史是一团乱麻,到处是难解的疙瘩。书读得愈多,愈是发现自己所知得愈少;资料掌握得越全,越是发现头绪更乱。当心意拳揭开三百年的神秘面纱时,人们看到一个光辉而朦胧的面容;当心意拳的独特魅力被更多的人们接受时,更多的疑问也在心中悬起;当越来越多的武林人士投身于拳学的体证和拳史的挖掘时,一场前所未有的拳史修正和讨论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8.
水火居士 《精武》2007,(11):10-11
有人说:"古人作书的宗旨,多从序中提出,所以善于读古书的人,未读古人书,先读古人序。"从序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籍贯生平,品德情操,著书动机,主要内容,乃至于时代背景,从而获得微旨大意。以我个人的经验,用这种治学方法阅读古拳谱亦行之有效。范铁僧是买壮图弟子范万明的后人,他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著述的六合心意拳序,包括了从心意拳源流到传承,从入门、武艺到道艺等方面的内容,灌注着范氏的理论,心法和经验,其文字质朴,洗练,畅达,优美,其内容深入浅出,切于实用,例:女人拳、无手拳、神拳说,绝对是心意拳的宝贵财富,堪称绝  相似文献   

19.
马琳璋 《武当》2014,(11):31-33
每一位真正想学好练好心意拳的人,必须熟读《心意拳古谱》。而古谱却是文言文,基本上都是手抄本,在传抄中又多有一些方言、土语、通假字,读起来大感生涩难懂。本人手头有好几种抄本,闲时参照,竟然累积成章。  相似文献   

20.
龙吊膀抉微     
对于心意拳,我是一个门外汉,但因为曾经下过一些工夫参考探求,所以有一点粗率和浅陋的体会。本着对心意拳高度负责的精神,我愿谈谈练习龙吊膀的实际感受,算不上真知灼见,但绝对不敢以废话示人,希望我的理解对爱好心意拳的同道能有所裨益。龙吊膀是何人传给卢嵩高先生的,我并不感兴趣。因为各家见地,绝不相同,甚至一家之内,亦复分派,所以,我反对在未弄清真相之前,不着边际地跟着别有用心之人胡说乱捧。这样做,对于继承和发展心意六合拳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