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019年10月审议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正面临报应主义思潮的挑战。以预防犯罪成效作为修法的主要考量指标不符合我国一贯的保护主义的未成年人刑事政策。报应主义思潮的文化心理是成人世界的集体怨恨,理想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度应该滤除这种怨恨机制,立足于构建犯罪一级预防,即形成一个集结所有应负责主体,共同反思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和地位合力帮助迷途未成年人实现自我健康成长的保护圈。未来应当在偏差行为分级基础上对未成年人予以分类处遇,立足社会化思维建构教育矫治措施,设计融合性制裁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范围内非犯罪化运动的发展,“无被害人犯罪”的研究也相伴而生,而目前国内外刑法学界对无被害人犯罪的概念并没有统一且准确的界定。对“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界定的价值主要是从刑事立法政策层面谈及的。而在刑事立法政策视野中探讨“无被害人犯罪”概念,它一定是在犯罪学意义上而言的,而不是刑法规范中的“犯罪”概念。那么为什么冠以“无被害人”称谓呢?笔者认为,应结合“无被害人犯罪”概念首次出现的背景和特别指代的行为对象对“无被害人”作限制性的理解,而不能仅就“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字面表述作绝对逻辑性的解释,事实上这里的“被害人”并没有深入到国家被害和社会被害的认识程度,仅仅是指没有直接的个人被害人而已。  相似文献   

3.
单位犯罪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非传统犯罪,也是相对自然人犯罪而言的一种社会法律现象。我国单位犯罪存在主观认定困难、入罪标准高于相同情况下的自然人犯罪、刑罚有待完善等问题,对单位犯罪的认定往往依赖于对自然人意志和行为的认定。借鉴美国、英国和法国刑事合规制度的基本要素,以及对有效的刑事合规制度可以成为抗辩理由这一点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我国当下刑事合规理论与实践的情况进行本土化研究改进,探究我国单位犯罪独立性的路径,完善我国单位犯罪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死刑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控制死刑问题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通过分析我国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死刑政策,揭示了我国死刑制度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当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指导,贯彻“少杀、慎杀”死刑政策,对死刑立法进行重新配置,重构我国的死刑制度,在制刑、量刑和行刑三个阶段对死刑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犯罪是人类社会的痼疾,人类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秩序不得不以各种反应形式应对犯罪,在社会与犯罪的抗衡竞争中,刑法、犯罪学以及刑事政策依次出现,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刑事政策的出现晚于前两者,却具有前两者并不具备的综合与灵活的特点,因此在与刑法、犯罪学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将刑事政策的价值清晰呈现。  相似文献   

6.
在阐明了未成年人犯罪所具有的自然性和身份性两大特征的前提下,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不足,指出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应构建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教育",强化政府对少年犯的挽救责任,减少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司法干预。  相似文献   

7.
宽严相济理念对西方金融犯罪的治理主要体现为两个维度:刑事实体法层面,量刑严苛,旨在威慑;刑事程序法层面,司法是否积极介入金融犯罪案件较为审慎,同时习惯采用辩诉交易或暂缓起诉的追诉策略。在我国,宽严相济理念之内涵及外延还存在一些争议。未来宽严相济理念对我国金融犯罪的治理,不仅应谨防严控理念与运动执法的短路相接,也应正确区分刑民纠纷界限,"抓大防小",而且有必要借鉴"实体严苛、程序灵活"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应用性研究,政策研究因其科学性与实践性强的特征正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政策的观点》(《高等教育新论》第八章)正是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一篇力作。作者通过对8个个案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影响高等教育改革实施的基本政策因素有政策目标、政策评价、组织支持、经济环境和政治体制,高等教育改革可以划分为八种类型,高等教育改革主导者需要对改革目标制订与实施采取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刑事立法与司法的指导思想,应当宽严相济,轻重适当,既要从重、重点打击严重犯罪,又要对轻微犯罪行为人适用更轻的刑法和非刑罚措施,制定“以保护人的权利、尊重人的尊严、提高人的价值为目标,以合理地纽织对犯罪的反应为基本内容”的人道的刑事政策,充分发挥其在人权保障和社会稳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作为高等旅游教育中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主干专业必修课程,《导游学》课程建设,应该以伴随信息技术普及而发展起来的教与学的理论--建构主义为指导,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努力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教学方式的实现和以学生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的金融资源城市化、行业垄断等不公平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目前的金融法律制度局限于传统的金融公平与金融效率价值观,不能有效应对目前出现的金融不公平问题.冯果教授的《社会变迁视野下的金融法理论与实践》,首次系统提出了金融法公平价值的解决方案,作为金融法制变革的重要突破口,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是国家调整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两道堤坝,同时也是限制国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人权的两部宪章.<治安管理处罚法>所描述的违法类型与犯罪类型相类似,甚至相同,二者之间会出现法条竞合的现象.因此.国家在调整社会关系上,应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治安处罚手段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应当根据刑法谦抑性的要求,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的解释,优先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只有在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经达到应当受刑罚处罚程度.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才能动用最严厉的刑罚制裁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两宋时期的刑事审判始终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重要话题,并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成为宋代法制史研究无法回避的课题。《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的出版充实和拓展了有关宋代刑事审判制度的研究内容,开辟了宋代刑事审判制度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概览的视角回顾了在教育政策借鉴与传播(policy borrowing and lending)研究中的主要议题和趋势。政策借鉴与传播是一个在学术上依托于比较教育学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领域。在比较教育学中,针对“旅行式改革”(travelling reforms)、全球化教育政策的探索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描述了政策借鉴与传播研究领域的历史,并讨论了四个新的研究趋势:第一,由双边框架向国际标准框架的转变;第二,学者们开始关注各国系统与个案背后的逻辑;第三,政策图景(policyscapes)概念对研究方法论的启示;第四,政策映射研究,即借鉴他国教育政策时的本土解读。  相似文献   

16.
以《礼记》作为重心,着重从文化学角度对礼学进行专题研究,是礼学研究的最聪明之举。《礼记研究》一书有如下特点:一、纵横驰聘,游刃有余,二、笔之所致,广有新意;三、借助优长,填补空白,大量融汇有关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也是它的特点。这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是当今礼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7.
面向立法与面向司法研究视野下的犯罪特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刑法学中有关犯罪特征的争论,其核心就是没有明确在何种意义上讨论犯罪特征问题。从刑法学研究类型的角度分析,刑法学中有关犯罪特征的研究包括面向立法的研究和面向司法的研究,面向立法的刑法学研究认为犯罪的特征是应受刑法惩罚的社会危害性,面向司法的刑法学研究认为犯罪的特征是刑事违法性。  相似文献   

18.
脱胎于诈骗罪立法技术的金融诈骗罪,并不符合刑事立法的规范意义和当前司法实践打击金融欺诈类犯罪的需要。本文结合相关的国外立法实际,拟提出破坏金融交易秩序罪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新型立法框架,并在对传统立法模式的反思和新型立法框架的价值分析基础上,对于金融诈骗罪的立法予以剖析、解读,提出见解,以期使这一立法模式更加符合打击金融犯罪的需求,并启发理论争鸣,裨益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9.
应该说,自有公权力的惩罚以来,惩罚的实体与程序即以一体化的形式出现,对于犯罪构成理论来说,无论是其本体性渊源还是其价值性机能,都与程序性适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犯罪控制[1]与人权保障并非必然对立的一对概念,实现二者的协调一致在法治社会不仅应当而且可能。因此,一方面强调犯罪控制,对可能遭受犯罪侵害人的人权进行保障,另一方面也不能以牺牲潜在犯罪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有的权利为代价。《精神卫生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