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学者回顾了乡风文明的来源及其发展,对关于乡风文明概念、建设主体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就促进乡风文明提出了诸多颇具建树的对策和建议。但研究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如理论交叉重叠、研究视角单一、理论提炼欠缺及实践指导意义较差等问题。伴随着对乡风文明的研究愈发深入,对焕发乡风文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实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有农民增收致富的指标,更需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本文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为依据,以乡风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风文明"在本质上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工程。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其新农村及其乡风文明建设对全国新农村及其乡风文明建设的成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主要以河南省的调研数据为基点,对乡风文明建设的状况给予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使然,基于历史上我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源于新世纪以来农村存在的不良社会风气和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符合村民要求革除不良乡风和建设文明新风的主观愿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村规民约及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且制度执行力不高等问题,需要从思想教育、主体作用、经济发展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使乡风朝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风文明是乡村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乡风文明,关键在于培育文明乡风,在广大乡村地区形成有序的生活礼节、文明的风俗习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乡风文明体现了全面小康的内涵特征,展现了村民的时代精神面貌,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新时代以来,乡风建设实践的主流是提高和发展,同时亦存在着一些问题。当前,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文化建设入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使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是政策与制度的制定者、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者、文化市场发展的监督者和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从政府这一建设主体出发,探讨政府如何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即从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政治基础与社会基础着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既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也有利于促进乡村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当下,乡风文明建设还面临着文化产业精神动力不足、村民价值观念存在偏差、乡村社会治理效果欠佳、乡村人民文体活动贫乏、村民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因此,提升产业文化价值、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主导大学师生思想阵地、推进中国全方位崛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方面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健康、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应大力提高大学领导者的文化自觉性,涵育大学精神的内在凝聚力,强化校园活动的文化功能,构建校园健康主流价值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有独特价值。本文以黄冈市为例,从分析当前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精细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通过抓好关键群体,创新方式方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通过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村容村貌建设和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助力乡村生态振兴;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助力乡村组织振兴。有效的路径,可以更好地实现以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11.
分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发展的双重性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创新型农民,拓展农民视野,完善乡村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等五方面创新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结合相关理论对我国乡村公共治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乡村公共治理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乡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单一;农民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乡镇党委、政府与村“两委”关系不规范及基层民主发展缓慢等,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大学文化包含物质、精神、制度、行为文化等多种形态,它们各具基本特征,相互交融协作,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大学文化生态体系。立足新时代,高校应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精神内涵品质,汲取世界多元文化养分,提升校园环境建设水准,以积聚内生动能,构筑文化高地,为"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深入探求赣南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是对利用好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发扬好赣南红色文化传统,继承好赣南红色文化基因的深入思考和生动实践,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分析当前赣南红色文化资源传播面临的困惑,提出从政治传播、文化传播、营销传播等路径创新赣南红色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子系统,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要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步伐,以全国文明校园创建为路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相似文献   

16.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在教师培养、培训及保障等方面均对乡村教师予以特别倾斜,这既是对乡村教师特殊贡献的肯定,也是对乡村教师队伍的积弱事实的一种承认。目前我们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仍存在队伍“逃离”、文化“盲从”、各方“掣肘”等典型弱势表征。针对这种弱势状况,需要树立现代化的乡村教育理念,强调乡村教师角色的多样化和乡村文化的固有特色;建立现代化乡村教师编制管理机制,构建现代化的培养培训体系;同时在教师的职业发展、社会地位、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保障,逐步实现乡村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为乡村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现代化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嘉应学院学报》2019,(4):43-48
习近平特别提出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指明了方向。能否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直接制约着生态民生、美丽中国建设以及绿色发展等重大目标的实现。深度探讨十八大以来中国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之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一个国家法治化建设既依赖法律的权威,同时又离不开法治文化的支撑。同样,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不能只靠刚性的法律条文,还必须将法律法规建设与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形态等结合起来,通过强化法治文化建设增强人们依法办事的理念,营造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当前,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在法治文化的价值导向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二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培育人们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三是促进法治文化传播,增强法治文化建设效应。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单独成篇,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水平.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基于此,从思想理念、经济模式、机制保障以及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阐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