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佳翼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5):36-40,99
围绕俄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问题,讨论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批判。通过具体分析列宁批评托洛茨基的具体语境与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的误读,以及列宁对农民在民主革命中作用之观点的前后转变,澄清了托洛茨基的农民观,使得列宁与托洛茨基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渐趋一致。  相似文献   

2.
民主革命嵌入于社会主义革命中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性,是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两大内容。前者是托洛茨基对马、恩理论的一种发展,基本切合了俄国革命的实际,与列宁后期的观点也基本一致;后者本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识,也是列宁主义的题中之义,但当代托派对这一理论的沿用及其革命实践存在较大缺陷,这一缺陷可以追溯到自托洛茨基以来的哲学基础中。  相似文献   

3.
列宁的"灌输论"这一思想体系不仅在理论上是比较完整科学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列宁的"灌输论"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是列宁主义的基础。没有"灌输论"思想及其实践活动,就没有列宁主义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就没有伟大的十月革命和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大约五十年前,在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前后,以托洛茨基为头子的反革命集团,向布尔什维克党发动了猖狂进攻,在苏维埃政权的上空笼罩着一片乌云。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斯大林毅然领导党和人民,迎头痛击托洛茨基匪帮的疯  相似文献   

5.
王张江姚反党集团为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恶毒攻击我们党的老干部“百分之七十五是民主派”。这种反动谬论,是托洛茨基“蜕化论”的变种。托洛茨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修正主义头子,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内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阴险毒辣的反革命两面派,是马克思主义最凶恶的敌人。托洛茨基的“蜕化论”,是彻头彻尾的反党理论。一九二三年,正当伟大导师列宁病重,俄国国内  相似文献   

6.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外部原因之一就是俄共(布)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俄共(布)和共产国际之所以大力帮助中国共产党建立,是因为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在西方没有获得预期效果,于是列宁将实现"世界革命"思想的重点由欧洲转向了东方。在东方,中国的情况完全符合列宁的条件,因此得到了俄共(布)和共产国际的大力帮助。  相似文献   

7.
王美玲 《天中学刊》2013,28(4):40-42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到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社会主义模式经历了从经典的社会主义模式到革命的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再到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演变。社会主义模式的演变启示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更广泛的中国化,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小批托洛茨基主义者和若干个托派小组织。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他们把俄国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搬到中国来,用以考察和说明中国的命运,妄图使中国革命走上托洛茨基主义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半封建"和"半殖民地"概念是革命导师恩格斯与列宁最早提出来的.中共的理论家在将这"两半"概念舶入之初,恪守了列宁所确定的理论界定标准与含义.1926年蔡和森第一次将"两半"概念联在一起用来说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进入30年代后,"两半论"逐步成为中共理论家和史学家的共识;毛泽东这期间对此问题多次作出过全面、系统和深刻的阐述,从而使"两半论"作为共产党人观察近代社会的总理论而不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在走向托洛茨基主义后,就开始以“不断革命论”即托洛茨基主义理论来解释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由于陈独秀站在“取消革命”的立场,所以他就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建立红军。在陈独有看来,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时候,只有进行“合法”的议会斗争,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所以他提出了“国民会议”的口号,作为革命斗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玻璃杯是个平常的东西,并不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注意,然而半个多世纪前,在列宁和托洛茨基、布哈林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中,就是这种玻璃杯,却显示出不寻常的特性。林彪和“四人帮”在大刮“批唯生产力论”的妖风时,曾经不厌其烦地引证、歪曲列宁阐述这次争论时所写的文章《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中的个别词句,却始终  相似文献   

12.
在习惯称之为“政治遗嘱”的五篇文章之——一《论合作社》中,列宁首次提出了“文化革命”的概念,并强调,“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现在的工作重心的确在于文化主义。”为什么列宁临终前如此重视文化问题,并提出实行文化革命的战略任务?列宁的思想轨迹是什么?本文就此试作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一致公认,列宁创立了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学说;但对于列宁是否已经形成和什么时候形成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则众说纷纭。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个问题就曾经是联共(布)党内,以斯大林为首的党中央同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派之间论战的一个重要内容。后来,尽管苏联的理论界以斯大林的观点基本上统一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但也并非完全消除了分歧。在我国理论界中,对这个  相似文献   

14.
俞良早教授关于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仍然主张“共同胜利”论的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列宁在该文中明确无误地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列宁当时提出的“一国胜利”论,主要是指无产阶级政治革命,但是也包含开始社会革命之意;联共(布)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争论,是一场披着理论争论外衣的权力斗争,斯大林借此将反对派清除出党并作为敌特分子加以肉体消灭,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与托洛茨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与托洛茨基有着很深而且比较复杂的组织上、思想上的关系,他们都曾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友和同志,陈独秀先则拥护托洛茨基,后来又把托洛茨基抛弃。本文拟就他们的关系作简要的介绍。(一)1922年,苏俄面临着一个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由于列宁病重不再视事,这个问题的争论主要在斯大林(俄共中央总书记)和托洛茨基(俄共中央军委主席)之间进行。斯大林主张集中力量进行  相似文献   

16.
《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是列宁的一篇重要著作.列宁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长期以来,它成了我国“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突出政治”的重要理论根据,并以之作为普遍公式到处套用,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从理论到实践都搞乱了.究竟是列宁的过失,还是我们理解的过失,尽管有文章探讨过,但我觉得仍言犹未尽,因此再探讨之.  相似文献   

17.
《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是列宁的一篇重要著作。列宁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长期以来,它成了我国“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突出政治”的重要理论根据,并以之作为普遍公式到处套用,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从理论到实践都搞乱了.究竟是列宁的过失,还是我们理解的过失,尽管有文章探讨过,但我觉得仍言犹未尽,因此再探讨之。一,列宁这个论断不是从整个社会结构的角度论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而只是对俄国当时的特殊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列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不断在"破除"错误思潮中逐步"树立"正确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破"民粹主义者的唯心史观,"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破"检验马克思主义者的错误标准,"立"正确标准;"破"爱德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立"在坚持中发展和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破"俄国民粹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立"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思想;"破"党在思想组织上的分散状态,"立"党是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破"卡尔·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立"科学的帝国主义论;"破"对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教条式理解,"立"一国胜利论;"破"卡尔·考茨基俄国革命"早产论","立"十月革命是历史发展必然性和选择性的有机统一论。  相似文献   

19.
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政治结构基础上的"新帝国主义论",和以资本的跨国流动与全球化趋势为核心的"后帝国主义论"不仅是对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现实和态势的理论反映,而且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也有着内在的联系。且不说"新帝国主义论"和"后帝国主义论"赖以形成的经济基础具有列宁所说的垄断性质,单是两种理论所折射出的资本主义种种特点也证明列宁的理论没有过时。当然,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不是解释当代资本主义一切特征和变化的灵丹妙药,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诗界革命论"传入韩国后,在韩国近代诗坛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大报刊杂志纷纷介绍梁氏诗作及其相关诗论,这对近代韩国诗坛产生了影响。其中,对申采浩提出的"东国诗界革命论"的影响最为深远。申采浩受到梁启超的"诗界革命"观影响之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东国诗界革命论",构建了自己的诗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