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以高校学生为对象的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即"校园贷",校园贷在缓解大学生资金紧缺问题时也出现一些恶意贷款现象,出现的贷款风险严重危及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本课题将通过分析校园贷款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规范校园贷款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大学生校园贷款三种主要形式的法律性质,本研究认为,大学生与小额贷款公司形成了民法上的借贷合同,网络平台贷款属于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分期消费的法律性质则是买卖合同,适用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鉴于大学生校园贷款多为信用贷款,违约风险和追贷成本高,笔者认为,高校应开展消费教育和法治教育以防范校园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校园不良网贷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逐步表现为诱惑贷、高利贷、催命贷。校园不良网贷导致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理性的消费观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大学生金融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辨别力;加强消费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抵制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免疫力"。让校园不良网贷失去存活的市场,还校园清新自由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校园贷"是网络贷款的一种形式,凭借其自身的便捷性、低门槛深受大学生的青睐,但同时也给学校、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了极大隐患。通过分析"校园贷"风险及产生原因,进一步探讨建立健全"校园贷"风险防范体系的具体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校园贷"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校园贷"是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焦点话题之一.通过开展大学生问卷调查,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心理以及参与"校园贷"的动因等问题,为"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机制的健全完善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商洛学院学报》2018,(1):82-86
随着"校园贷"近年来在高校中的频频出现,由不良"校园贷"引发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很多大学生在面对"校园贷"平台非法逼债的情形下一味地选择妥协、退让,这正折射出当代大学生法制观念的缺失。通过对"校园贷"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的具体表现如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以及造成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的主要原因如国内法治环境的影响、高校法制教育的缺失和大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等,并据此提出从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改革以及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这几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分期购"、"拍拍贷"等多种形式的校园网络贷款进入高校,瞄准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欲望,以及消费过程中存在的自卑、攀比、盲目从众等心理特性,众多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正确消费观念,导致校园贷滋生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校园贷"存在的现状、风险进行研究,分析其利弊,提出合理化的应对策略,以期降低"校园贷"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前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大学生"校园贷"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道难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校园贷"风波下,我们应该看到"校园贷"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积极寻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方向,提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做到理性消费,理性信贷。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各种P2P信贷平台迅猛发展。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主要使用者,直面各种"校园贷",而超前消费、非理性消费、法律意识薄弱等促使大学生容易陷入"校园贷"的陷阱中。针对当下频发的大学生"校园贷"、裸贷等事件,课题组在广东省8所高校展开了调查研究,从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大学生对"校园贷"的了解情况以及对"校园贷"的看法等方面着手调研并总结。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在推动大学生分期消费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部分不良网贷平台通过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以致部分学生背上高利贷,引发了许多悲剧.剖析"校园贷"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抵御能力,防止学生落入"校园贷"的陷阱,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不良校园贷迎合了校园借贷服务停滞时期大学生的借贷需求,但其极端恶劣的贷款后果和屡禁不止的治理难度给高校的教育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选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大学生自身的意义世界出发理解其参与不良校园贷的行为,并以符号消费理论视角反思其行动逻辑.结果表明,符号焦虑引发贷款思想的萌发,符号区隔导致贷款事实的产生,符号幻境致使贷款行为的深入.由此,高校应将学理分析引导与社会工作方法教育相结合,解构消费逻辑,弱化符号焦虑的控制;提升自我认同,摆脱符号区隔的影响;重建消费意义,走出符号幻境的操纵.  相似文献   

12.
不良校园贷迎合了校园借贷服务停滞时期大学生的借贷需求,但其极端恶劣的贷款后果和屡禁不止的治理难度给高校的教育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选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大学生自身的意义世界出发理解其参与不良校园贷的行为,并以符号消费理论视角反思其行动逻辑.结果表明,符号焦虑引发贷款思想的萌发,符号区隔导致贷款事实的产生,符号幻境致使贷款行为的深入.由此,高校应将学理分析引导与社会工作方法教育相结合,解构消费逻辑,弱化符号焦虑的控制;提升自我认同,摆脱符号区隔的影响;重建消费意义,走出符号幻境的操纵.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学生贷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缓解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却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目前,我国对校园贷的准入门槛尚未有明确的规定,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造成了很多社会极端案例的出现。文章通过对校园贷的案例作为引入,分析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移动互联技术、智能手机的普及推进了校园贷的发展,以大学生为贷款对象的校园贷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扩张,但因校园贷引发的一系列极端危害事件的曝光,导致社会各界与新闻媒体倍加关注且舆论不断。政府机构为管控不良网贷平台,相继出台各类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相关文件。鉴于此,结合系列不良校园贷的案例,分析校园贷这一信贷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一系列危害事件的成因,针对校园贷的风险和隐患,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从根源上解决不良校园网贷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学生校园网络借贷以其门槛低、方便贷的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但也有很多大学生深受其害。在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运用SPSS软件分析了性别、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受教育情况、个人消费欲望、个人金融知识、风险管控意识、个人征信意识七个因素对大学生是否选择校园贷及其影响的显著性和影响系数。结果发现个人消费欲望和风险管控意识对大学生是否选择校园贷影响显著,个人征信意识和个人金融知识也是影响大学生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预防大学生深陷校园不良网贷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兴产物,是创新理念在代表着资金的金融与代表着技术的互联网领域的重要体现,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相关规制机制的缺失产生了大学生消费者权益保护、违法违规、信贷风险等问题,"校园贷"亟待法律规制。在分析"校园贷"法律规制现状的基础上,从完善相关立法,填补大学生维权真空;健全监管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实行联动执法,规范违约处理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校园贷"风险防范的法律规制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支付和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分期还款模式的互联网金融消费平台越来越多。对高职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形式就是"校园贷"。其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恶劣、灰色空间巨大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健康发展。通过对粤东高职学生"校园贷"使用及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了粤东高职院校"校园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构建粤东高职"校园贷"风险防控机制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学生群体更表现出了巨大的消费潜力。近年来,许多网络借贷平台瞄准了这一商机,进入大学校园。大部分借贷平台借款手续简便,放款快,受到了许多大学生的追捧。但看似花团锦簇的"校园贷"却危机重重,虚假宣传、虚化实际资费标准等,引导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超前消费甚至过度消费,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扰乱了和谐的大学校园。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合理消费,自觉抵制"校园贷"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校园借贷成为新型的解决大学生消费问题的一种方式,这也给众多的"校园贷"平台带来丰厚的利润。然而,越来越多的不良平台趁机而入,加上学生自身原因、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政府监管力度不严等问题,严重扰乱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秩序,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高校"校园贷"行为规制与风险管理研究是迫切而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大学生群体普遍心理年龄不成熟,仍然处于不平衡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蛊惑做出错误的选择。校园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拜金主义与冲动的消费观念,但其背后所呈现出来的却是大学生错误的消费观念。校园贷极好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