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分析北京冬奥会防疫政策的成功经验,旨在对组织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国内外体育赛事防疫政策特征及2020年欧洲杯、2021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和东京奥运会三个国外大型体育赛事典型案例的优缺点,回顾了北京冬奥会的四大防疫原则:分类管理原则、闭环管理原则、常态化防控原则、应急处置原则,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值得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组织者参考的几点启示,即:创设新冠联络官,全程搭建防疫桥梁;与城市防疫相结合,创造良好防控环境;防疫措施缜密可行,突发状况备有预案;引入科技防疫设施,提升赛事防疫效益;“一赛一策”,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成功申办冬奥会后,北京成为历史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也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盛宴,北京冬奥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赛事遗产等赛事绩效备受国内体育赛事研究的关注。但疫情之下的大型赛事在经济、社会、文化效益等方面大打折扣,因此,对如何展开此次北京冬奥会的绩效评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春  陈元欣 《湖北体育科技》2022,(10):847-851+85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系统总结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措施包括改建低碳场馆、还原赛事绿色空间,开发绿色能源、汇集赛事绿色动力,传递低碳理念、营造赛事绿色氛围,鼓励多方参与、建立碳抵消合作机制。并梳理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的经验,以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对大型体育赛事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以及行动为指引,提出促进未来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实现碳中和的建议:严控新增场馆,利用现有场馆与临时设施;建设绿色场馆,推进赛事低碳运行;推广绿色技术,丰富赛事低碳场景;加强绿色教育,提升公众减碳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4.
申办冬奥会是中国哈尔滨一项重大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的头等政治大事。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等方法研究哈尔滨独具风格的建设、哈尔滨市环保建设、哈尔滨生态城市建设、哈尔滨地铁的建设对哈尔滨在申办冬奥会过程之中的城市建设影响的相关问题,旨在促进哈尔滨城市建设,加速哈尔滨申办冬奥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方法分析冬奥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影响,结果表明:冬奥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影响包含有形影响和无形影响,借助冬奥会的影响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建立高效、务实的组委会;扩大中国奥委会公益形象的宣传力度;完善奥委会对奥运会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完善中国体育产业人才的聚集机制;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中国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保障奥运赞助商的合法权益,与最优秀的企业建立精诚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24~2014年举办过的22届冬季奥运会金牌数及区域归属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各区域金牌的动态变化及竞技格局的演变。得出结论 :竞技格局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强势区域与弱势区域界限清晰,两级分化严重,长时间内会继续维持,弱势区域很难升级到强势区域。以俄罗斯、德国、挪威、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强势国形成长期性区域垄断,项目发展相对均衡;较强国家项目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的选择性优势;弱势国家根据各自的国情,有重点地选择性突破,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强势区域的激烈竞争,弱势区域的突破崛起,导致金牌分布趋于分散,各区域的竞技实力差距在此消彼长中逐渐减小。我国应根据竞技格局演变规律,结合区域特点规划竞技项目,实现冬、夏奥运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冬奥会竞技体育强国按地域分为4大板块,北欧、俄罗斯板块;阿尔卑斯板块;北美板块和亚洲板块.通过比较4大板块的地域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地域分布特征形成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4大板块中阿尔卑斯板块的竞技实力最强;不同地域的优势项目分布特征明显,说明冬季奥运会受地域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与冬奥会竞技体育强国相比,我国冬季项目地域分布不均衡;优势、潜优势项目缺乏整体优势;基础项目薄弱.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申办冬奥会对冬季体育运动及城市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举办冬奥会给举办城市及其冬季体育运动发展和所带来巨大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哈尔滨申办冬奥会的可能性,并在中办过程及中办成功后将给城市社会、经济、文化与冬季运动发展所带来的契机和影响,指出决策者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准备和筹办,并做出艰苦的努力争取申办成功。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展现哈尔滨在未来举办冬奥会的良好形象,提升国际知名度,要全面提高不同窗口服务行业人员和市民的外语水平。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了哈尔滨申办冬奥会外语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语言环境较差的是出租车和商店行业 小语种的语言环境普遍较差,因此改善哈尔滨外语语言环境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有关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从理论层面上提出改善哈尔滨外语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一股冰雪运动的浪潮,推动了冰雪运动的发展,为我国未来的冰雪事业宏图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冰雪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带动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坚实的基础,而竞技体育又可以反哺群众体育的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群众体育的...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是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基础,是关系到奥林匹克运动未来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不论是夏季奥运会还是冬季奥运会都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由于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不同的特质,二者与环境的互动也产生了差异: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多为发达城市,与环境的多个领域都有所互动,注重改造环境;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地多为身处雪域的小型城市,更集中于与雪域环境的互动,注重开发环境。探究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与环境互动的差异,将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奥林匹克运动各项活动中的贯彻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如何实现中国2022年冬奥会的承诺,落实"可持续"理念,"生态环保"问题不容忽视.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生态本源出发,明确生态观及奥运生态观内涵,理清"人—奥运—环境"的矛盾问题,并系统分析国际组织及历届冬奥运会,就"环保"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为中国2022年冬奥会提供经验教训.从职能划分、政策、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出发,提出合理建议,为我国筹办冬奥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人工造雪是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滑雪项目比赛成功举办的前提条件.从人工造雪技术的机理出发,对人工造雪的气象条件、技术现状及普遍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结合冬奥会不同举办城市的经验,分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工造雪工作的前景和风险.提出人工造雪系统的效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当季囤雪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工造雪工作应重点关注的三大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4.
在运动竞赛或体育比赛中,主场效应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原因之一。结合2018年平昌奥运会各比赛项目,分析出主场效应的影响因素为:旅途因素、环境因素、观众因素、裁判因素以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因素;对冬奥会各比赛项目进行项群分类,并分别对项目特征及其主场效应进行具体分析,旨在为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备战冬奥会期间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在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冬奥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申办冬奥会传播体育文化,是体育服务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向人民积极宣传申办冬奥会对于我国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意义,提倡公众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申办冬奥会,具有重要的文化建设意义。以文化为先导的申奥宣传策略,内聚人心,外塑形象,往往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论述了从提升我国体育及冬季体育软实力、推动冰雪运动大众化、促进志愿者深入发挥作用等角度进行申奥宣传,并整合宣传方式,采用多元化、体验式、阶段性等宣传手段,增强宣传效应。用高品味的文化宣传,探索文化的冬奥会宣传策略,提升国民体育文化素质,塑造我国体育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6.
2022年我国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第24届冬奥会,要实现冬奥会的全面参赛,逐步完善梯队建设、着重培养新鲜血液以及做好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则是急需面对的首要工作.对我国冬季项目人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体教结合,与国际、社会团体的合作共建,跨项、跨界选材与培养,适当改变国内比赛少年组赛制等后备人才的培养措施,旨在以2022冬奥会为良好契机,促进我国冰雪体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冬奥会奖牌美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将历届冬奥会奖牌作为研究对象,以线条、形态、色彩、质感等视觉主导因素作为研究切入点,诠释冬奥会奖牌的美学特征.结论认为:冬奥会奖牌不但拥有视觉元素与抽象特质的统一、图形图案与内涵意蕴的统一、民族美与世界美的统一的审美共性,而且还拥有着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现代型的审美个性:满足了人们实际审美需求,丰富了审美知觉与经验,拓展了审美价值;承载着信息传输、遗产传承、道德弘扬的审美功能.其由平面向立体化转变、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过渡、色彩与色调的多元化以及文字意象化的审美趋势,给人以崭新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9.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冰雪项目资源的全面开发与整合利用,将为我国冰雪项目的发展注入强心剂.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冰雪项目现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冰雪项目的发展存在冰雪体育赛事较少、基础薄弱、后备人才培养失衡、运动员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强冰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完善冰雪项目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冰雪竞技体育与冰雪群众体育的一体化转变等一系列的相关对策,为促进我国冰雪项目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Home advantage in the Winter Olympics (1908-1998)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e obtained indices of home advantage, based on the medals won by competing nations, for each event held at the Winter Olympics from 1908 to 1998. These indices were designed to assess home advantage while controlling for nation strength,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medals on offer and the performance of 'non-hosting' nations. Some evidence of home advantage was found in figure skating, freestyle skiing, ski jumping, alpine skiing and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In contrast, little or no home advantage was observed in ice hockey, Nordic combined, Nordic skiing, bobsled, luge, biathlon or speed skating. When all events were combined, a significant home advantage was observed (P = 0.029), althoug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xtent of home advantage were found between events (P > 0.05). When ev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were subjectively assessed by judges, significantly greater home advantage was observed in the subjectively assessed events (P = 0.037). This was a reflection of better home performances, suggesting that judges were scoring home competitors disproportionately higher than away competitors. Familiarity with local conditions was shown to have some effect, particularly in alpine skiing, although the bobsled and luge showed little or no advantage over other events.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time zones and direction of travel produced no discernible trends or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