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强  魏巍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1):74-77
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学者更侧重于对城市群竞争的研究,而对城市群合作的研究则较少涉及.鉴于此,引入了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分析江淮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合作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提出应从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和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等方面开展经济合作,为城市群的合作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采用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十五"期间,长三角城市群整体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明显增强,从不均衡、差异发展跨入到均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之中;协调的程度也由最初的低水平和中低水平协调逐步跨入中高水平甚至高水平协调行列。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一要实现分工与协作,打造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新的"双增长极";二要进行整合与联动,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新的"双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地方行政力量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正经历着变革性的演变,城市群竞争力的塑造也面临着诸如行政力量变动、基础设施消长、生态控制等突出的问题。而从国外城市群空间开发和竞争力提升的经验来看,空间结构扁平化、空间联系多向性和城市群空间特性服务于地域综合开发的趋势是竞争力得以获得的途径所在。因此,未来的长三角城市群在借鉴国外经验解决自身发展障碍、参与全球竞争时的具体策略在于制度整合国际化、经济发展空间均衡化、竞争永续性和核心边缘地区统筹化。  相似文献   

5.
自建语料库,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分析China Daily 2001—2020年报道的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建设进程,以及不同建设阶段词汇类别、小句类型所建构的语言生态特征。研究表明,近20年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生态治理加速阶段、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厘清阶段、生态文明探索阶段,每个阶段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特点,揭示出中国官方英文媒体呈现的中国区域生态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6.
7.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是泰州发展的重大机遇。探索泰州如何快速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路径并形成新竞争优势,是亟待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泰州在产业发展、城市发展、改革创新等方面培育增长极、动力极、助推极和孵化极,实现异质化和一体化发展是抢抓机遇、率先发展的有效策应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一年来,长三角城市群信息平台在"长共体"秘书处和《上海教育科研》杂志社的策划和组织下,开展了系列学术研讨和考察活动。"黄浦杯"长三角教育征文、"黄浦论坛"和地方教育科研论坛等学术活动的定期举办,为长三角地区普教科研合作与交流提供舞台,展示各地教育改革和普教科研的最新成果,分享和交流有效的实践经验。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合作的蓬勃发展,显示出民间推动教育科研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发  相似文献   

9.
夜间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基于2012—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使用核密度估计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长三角城市群夜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对夜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中低阶段,但整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极化趋势逐年降低;整体呈现以上海为中心、向内陆及外围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关联特征主要以“高-高”和“低-低”聚集类型为主;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及政府资本投入都显著促进本地区夜间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及交通运输水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型本科专业群建设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内涵式发展如何服务于区域经济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以长三角城市群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设置情况为案例,从全新视角探索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与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群建设的匹配性并提出建议。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把握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结合专业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红利,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居住隔离”现象是近现代西方城市的一大特点。同一社区居民的收入状况、职业结构、学历水平有明显的相似性,不同社区之间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居住隔离”现象是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中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房地产开发以及社区居住方式,也使得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出现了明显的居住隔离现象。长三角北翼是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的后发地区,近些年其城市化的程度走在全国前列,社会分层和居住隔离现象有加剧趋势。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法以及地理探测器对2011-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程度展开研究。研究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逐年上升,耦合协调性逐年增强。(2)从空间聚集的角度上看,2011-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莫兰指数呈下降趋势。高-高集聚区主要位于上海都市圈,低-低集聚区主要集中在皖南地区。(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程度和数字产业化程度是影响两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推动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仍需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推动城市群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均衡发展,利用数字赋能建设智慧城市,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12月8日~9日,2009年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苏州论坛在吴江市隆重举行。江苏、浙江、上海、山东、江西五省市28个城市的教育行政领导、科研领导、校长、园长、科研骨干共200多人,汇聚在具有人间天堂美称的苏州,共同经历  相似文献   

15.
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文旅产业的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是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抓手。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2008—2018年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测算及其收敛性检验、空间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发现,该区域文旅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但耦合协调度整体仍较低,且围绕省域核心城市呈现增长极效应。其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存在波动并形成“小圈层”,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城市间不存在“追赶”效应;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文旅融合的影响作用要强于文化产业。因此,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应注重构建联合推进机制,促进区域特色互补,发挥增长极作用,提升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煤炭物流运输及信息传递不畅、组织效率低下俨然已成为制约煤炭及运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瓶颈"之一。本文从物流集成的角度出发,结合陕煤化集团培育物流集成体的战略思想,研究出能够体现煤炭物流网络资源整合及集成化服务特征且符合陕煤化集团的煤炭物流网络集成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煤炭行业物流网络成本构成,把煤炭分销物流网络成本分解为运输成本和配送中心内部的成本,经对各个成本要素进行量化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成本函数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了成本函数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跨国统一物流体系的建设是区域经济合作的物质基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瓶颈之一是跨国运输和国际物流服务。建立东北亚区域物流统一网络,其核心是通过东北亚各国物流合作机制的建立,加快东北亚区域物流统一网络的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实现经济互补,创造区域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以及合肥“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布局,针对将合肥打造成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的区域政策导向.借鉴国内外关于城市发展的研究盛果与中心城市发展的实践经验,运用宴证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合肥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经济体量和城市特色,通过对合肥发展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实基础、潜在条件与增长潜力的研究,得出结论:合吧应优化空间布局,善用自身优势,增强中心城市带动力,适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全力建设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0.
以百度指数所表征的旅游信息流为数据支撑,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旅游信息流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2015—020年,长三角地区间的旅游联系加强明显,位序保持稳定;(2)旅游流形成上海、杭州、合肥、南京4个稳定核心节点“,四核十一区,整体联动”的层级结构;(3)空间分布具有集聚特征,形成了沪—宁—合—苏—杭—甬子群(Ⅰ)、锡—徐—常—瓯子群(Ⅱ)、江浙联合子群(Ⅲ)、安徽子群(Ⅳ)4个凝聚子群;(4)长三角旅游信息流空间格局受旅游消费能力、出行便捷程度、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接待水平、地理距离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