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800米跑是每年体育考生必考项目,通过以下训练方法,能有效提高考生800米的成绩。(按30个周进行)一、一般耐力训练(一)在准备活动中,从走过渡到慢跑1000米后用60%速度跑完600~1000米,不计时,周一~周五  相似文献   

2.
据媒体报道因长跑死亡事件,近年来有人曾经建议各级各类学校运动会取消长跑项目,甚至有人建议取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1000米跑(男)与800米跑(女)的测试项目.笔者认为,1000米跑(男)与800米跑(女)是评价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最重要指标,又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提高学生体质,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方面有重要意义,取消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3.
谢卓锋  秦丹 《体育教学》2008,(12):52-52
桂林市今年的中考必考项目是男1000米、女800米,抽考50米×2绕杆往返跑,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本文通过分析考查这些项目的技术特点及能力要求,以期追寻有效的练习方法,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方法保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现行高中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学习评价方法的辩析、数量累计评价法概念的阐述和数量累计评价法在高中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学习评价运用的作用三个方面的阐述,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数量累计评价法在高中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学习评价中运用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数量累计评价法在高中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学习评价中运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李竞男 《精武》2012,(1):25-26
本文针对女子800米项目的特点以及关键技巧做了简要分析和说明,并对冲刺能力进行了实验性针对训练,对实验结果做了论证和说明,以此证明冲刺能力对800米项目的重要性以及可行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国各地的中考体育普遍设置800米(女)、1000米(男)跑项目。这两个项目考生在起跑时容易发生拥挤、踩踏、摔倒等现象,给体育考试带来安全隐患,一直困扰着考试的组织者。我们通过两年的教学思考与实践,以及对考试的组织,在探索和研究中发现适当移动起点起跑的位置,扩大抢道区域、分散考生,有效的降低起跑时出现的拥挤、踩踏、摔倒等现象,保证了考生的安全,使成绩得以正常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王娟 《中华武术》2023,(5):47-4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发展。因此,在初中阶段,人们对学生体育方面的教学也特别重视,为了帮助学生锻炼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通过开设多种中考体育项目,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在身体、意志等多方面获得进步。为了促进学生在中考800米跑和1000米跑的训练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将核心力量训练引入,能够对学生800米跑和1000米跑的训练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将浅谈核心力量训练在中考800米跑和1000米跑训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姚志江  罗川 《体育世界》2014,(6):100-100
2012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考体育加试中,有20省市自治区把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设置为必考项目。由于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在耐力素质考察和训练中相对容易开展,所以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选择此项作为必考项目。根据中考体育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项目得分标准,对于基础一般或相对较差且没有训练基础的初中生,想在短期内达到满分标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9.
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活动技能,800米跑是评价女生耐力素质的主要指标,2014年,800米跑也成为了初中女生毕业以及升高中的必测项目,它是一项既能提高体质健康,又能培养意志力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初中女生最不喜欢的一个运动项目。因为800米跑要求在尽量减少消耗能量的同时保持一定的速度,而且在全程中还要有加速跑和最后的冲刺跑的能力,不然就难以提高成绩,在跑步过程中节奏乱的话,就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所以,大多数学生对800米跑产生了恐惧心理,学生缺乏对800跑的认知,再加上学业压力过重,平时缺乏锻炼,以致于积极性降低,难以提高成绩。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初中学生800米跑的因素,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中考体育运动项目中,加试1000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耐力与速度的综合项目。对于提高学生1000米成绩有效方法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体育老师较为重点探索的问题。在开展1000米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对影响1000米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以提高学生1000米成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牛超 《体育师友》2008,(1):40-40
800米项目被很多高三体育专业考生看作是最艰难的一项。平时的训练中有的教练常采用600米、800米或1000米等较长距离的跑来发展学生的专项耐力。长时间采用这些较长距离的跑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很大的负担。我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以400米作为800米专项速度耐力训练的主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我的经验与同行分享,望探讨指正。  相似文献   

12.
800米跑的项目特征及有效训练途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献资料法对当今800米跑的项目特征、供能特点进行分析,认为800米跑是一项长时间高速度的项目,其无氧供能高达84%,在训练中应紧紧围绕无氧供能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3.
赵伟健 《新体育》2022,(10):42-4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田径运动中“转项成才”的特点入手,对中外男子400米跑和400米栏运动员专项成绩进行对比,对二者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找出项目互通性与异同性,为提高中国男子400米栏水平提供切实有效的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400米跑与400米栏两个项目在项目属性、技术、运动员身体特征等方面均具有高度的互通性与紧密的联系性,且400米跑技术促进400米栏技术形成与发展才是实现“转项成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法,研究太极拳对大学生有氧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教学前后学生的肺活量和1000米(男)、800米(女)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论认为练习太极拳可明显改善大学生的有氧代谢及运动能力。建议高校将太极拳作为必修运动项目进行开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八年级女生800米跑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理论认识上800米的技术特点,让学生了解"极点"和"二次呼吸"现象,运用适当的评价机制,改善教学方法和测试准备工作,以及测试过程中的指导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省体育院校、师范类体育系的高考体育考试内容是100米跑、8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原地推铅球四个素质项目的测试,有时个别项目有所变动,但是,作为主项的800米跑是必测项目。对一些考生来说容易产生畏惧的心理,而800米跑对改善人体的代谢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800米跑的能力为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近几年的体育高考生训练过程中,我总结出一些提高800米跑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变革,800米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一直是教练员研究和探索的问题。800米跑是一种次最大强度的竞速项目,既需要速度能力又需要速度耐力,运动员在800米跑过程中就需要维持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之间的平衡,以达到能在800米内始终保持高速度跑。在一些普通高校中,对800米项目训练的指导思想还主要突出在“量”上,没有对800米的性质特征进行深入的理解。本文从科学训练上提出几点见解,期望与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对体育考生800米跑的研究发现,800 米跑是最难取得高分的项目。部分考生因为800米跑 的成绩拖了后腿,没有考到满意的学校。800米跑属中 跑项目,对考生的速度耐力要求很高,要求考生具备良 好的冲刺速度及速度感、节奏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考生的考试项目一般由100米跑、立定三级  相似文献   

19.
近日,读罢2006年第2期《中国学校体育》赵迎春老师的《一次“不计时”的800米测试》,感触颇深。我于2005年上半年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对学生的800米、1000米做过试验,两个学期的实践体会,有相同的成功,也有不同的建议。尝试过程学期初,我把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确定为五年级学生的体能测试项目。临近测试前一周,又对学生做了说明:1.女生800米要一起比赛,前10名为优秀,11到20名为良好,后面的同学为及格。男生同女生。2.只计名次,不计成绩,但是老师要计成绩作为参考。同学们听完老师的说明,都齐声叫好。比赛开始了,30多名女生一起出发了。半圈过…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800m、1000m是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达标项目,同时也是我国高校的体能测试项目,即作为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将 1000m(男生)与 800m(女生)作为测试指标之一, 1000m(男生)与800m(女生)测试在高校是必修课,学校将其作为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的测试指标.在体育课的考核内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参与少且抵触情绪大,使1000m(男生)与800m(女生)的测试对测试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本研究以聊城大学田径队甲组运动员为例,对大学生运动员 800m、1000m跑呼吸方法的进行研究,为 800、1000米跑提供科学的呼吸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