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文有互补式和互通式两类。互补式互文,其位置对应、互为省略的词句文义互补,彼此完善。互通式互文。其位置对应、词面别异的词句文义相通,彼此暗示。此位置对应是指语言环境相同,或表现在语法结构上,彼此所处的句子句式相同,并且充当相同的句子成分;或表现在叙述对象上,彼此都指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位置对应是两类互文赖以存在的前提。两类互文都有“避复”作用。都应看作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2.
3.
朱自清既是散文家又是诗人。为寻求现代散文的突破,他在散文创作中融入了诗的元素,形成了以诗为文的特点。这具体表现在,一是将诗的语言和结构用于散文创作中;二是大量使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三是坚持诗言志的理念,以丰富散文的题材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既是散文家又是诗人。为寻求现代散文的突破,他在散文创作中融入了诗的元素,形成了以诗为文的特点。这具体表现在,一是将诗的语言和结构用于散文创作中;二是大量使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三是坚持诗言志的理念,以丰富散文的题材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摭谈互文     
互文是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修辞方法,它对于灵动语言,芬芳文章的艺术特色,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遗憾的是,编者和教师们在操作中时有差错,为此,授给互文的金钥匙,让学生深刻阅读,准确把握文意,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西方文论的"互文"与汉语修辞的"互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文”是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在我国约定俗成地翻译成“互文”,这与古汉语修辞格的“互文”构成了字面上的巧合。论文认为,二者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理论含义也大不—样,但两者在语言修辞学、诗学以及思维的认知、表达方式等方面仍存在某些联系和暗合之处。  相似文献   

7.
8.
互文与互体是一种修辞手法,古人在诗文创作中经常运用.它的出现是我国语言文字发展变化的必然,也是文人们文学创作的需要.互文与互体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形象性,也能产生一种韵律美,使人回味无穷;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汉英广告语中语境互文性的呈现主要指"引用"、"仿拟"、"双关"的互文性呈现,本文依据互文性翻译理论,通过运用仿照原语,文化补偿,译文重写三种翻译策略,使产品的广告宣传和推销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北宋初期,词体创作除遵循晚唐五代花间一脉外,还逐渐呈现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张先则是其实践者之一。文章主要论述他在词体创作手法上对诗体的借鉴,突出表现为典故运用的日益频繁和化诗入词手法的大面积使用,这使得张先的词无论是从内容上、语言上还是意境上都不同程度地散发着诗的味道。  相似文献   

11.
高启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咏梅是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高启继承了传统咏梅诗的写法,塑造出一个个孤高、隐逸的梅花形象。在此基础上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心态变化融入梅花形象,使之突破传统的束缚,赋予梅花崭新的情感内涵,具体表现为孤高中的激愤之情、乱离惊惧之感和故友挚交之情。他打破了两宋以来重复单调的咏梅模式,为咏梅诗的发展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高启提出了诗歌的三要素:格,意,趣。在这一主张的指导下,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现实性,从沉郁走向了奇丽。在体裁方面更多的是对前人的继承,在语言方面从清新自然走向对冷色字调的偏爱。诗中饱含真情,从直露走向了含蓄。  相似文献   

13.
论高启的词     
高启词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在艺术上师承苏辛,也兼学柳李,可谓呕心呖血之作,有独到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高启诗歌在流传过程中从其自订的九百余篇增至二千余篇,其间伪作甚多。现从诗歌版本流传过程出发,结合史实和作者生平,对其中《停君白玉卮》等八首诗略作考辨,供学者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5.
叶梦得的诗词具有婉丽、简淡、雄杰等诸多风格特点,本文主要从政治环境、作家思想、文学发展状况三方面探讨其诗词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期,产生于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唐传奇与诗歌产生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在唐传奇中直接穿插诗歌,即有韵之诗与无韵之笔共存;另一方面,诗歌追求意境的审美情趣融入传奇创作中,形成诗化之笔的唐传奇。  相似文献   

17.
高启诗歌再探--二论其诗兼师众长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高启诗歌既有陶潜的平淡敦厚,也有李白的雄豪奔放;既有杜甫的沉郁工严,也有白居易的平易流畅;另外还有韩愈的气势开阔,也有苏轼的广博丰富。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兼师众长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诗词可以分为辛亥革命、大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十七年、文化革命等六个历史阶段.如果用图象来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十年是创作的第一个高峰,20世纪60年代则是创作的次高峰.  相似文献   

19.
自古诗人多嗜洒,对于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国的诗人虽不像西方学者那样从心理学方面进行学理上的剖析,但也在诗文中对其中的原因进行过形象的描绘。清初诗人廖燕涉及酒的诗篇几乎占其诗篇总数的五分之一,对于他的嗜酒,廖燕不仅从诗歌创作的精神动因方面予以探析,而且,在这些诗篇中,他还敞开心扉,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纯真的自我,对于深入了解廖燕的思想和人生境界提供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20.
两宋后的梅花诗多平庸,独高启梅花诗如绵绵丘陵间突起的奇峰,令人叹为观止。高启的梅花诗对传统的新变主要表现为其浓厚的主体色彩、复杂化的梅花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