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亚欧大陆桥是一条贯穿我国东中西部,连接亚欧两大国际市场的国际贸易通道。进一步扩大开放,建设连云港自由海港区、阿拉山口自由贸易区,在徐州、郑州、西安、兰州等沿桥主要城市设立自由陆港区和自由空港区,将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建设成自由贸易区式陆桥经济带,是沟通和促进亚欧经贸合作发展,实现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和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21世纪议程》描绘了中国未来15年建设的宏伟蓝图,其中建设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成为中国内外日益关注的热点。 大陆桥指以陆上交通干线为主要纽带,以两端的港口群为桥头堡的综合性交通运输通道。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条大陆桥,即本世纪50年代开辟的横贯北美大陆桥,东起纽约,西至旧金山,全长4500公里;60年代末开辟的西伯利亚大陆桥,东起前苏联东部港口,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如下突出特征:①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国际投资空前活跃,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贸易迅猛增长。②大多数国家推行引进外资、对外开放的政策,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及各个大洲之间的经济、贸易交往进一步密切和加强,带动了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4.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特征是国际相互依存趋势的加强。在此大背景下,一切民族、国家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为依托,必须把自身的发展纳入到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基于此,认识和了解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尤其是从理论和政策的高度把握国际贸易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态势,对于正在实行全面开放政策且致力于将本国的经济发  相似文献   

5.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后,"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中国新时期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新机遇,将对世界区域贸易格局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对缓解全球性的经济发展乏力,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化解地区矛盾,实现各国共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通过对"一带一路"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效应以及"一带一路"对区域贸易格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亚欧大陆桥与甘肃经济发展张稳刚,平凡1990年9月12日,中国北疆铁路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士酉铁路接轨,标志着继横贯东欧、前苏联东西部地区的第一座立欧大陆桥之后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新亚欧陆桥)全线贯通①(1992年12月11日,从连云港发出的首次国际...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随后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国际外交场合,积极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和意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必须紧紧抓住这次发展机遇,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自身的劣势,制定适合广西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广西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条件下的新亚欧大陆桥,其意义已不仅仅在于维系与扩大中西经贸、文化方面的交流,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其三条主要线路所经地区,大都是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矛盾的交汇区,而且这些地区将来都有可能对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因此,研究大陆桥所能发挥的地缘战略作用,推行“积极的和平大陆桥战略”应成为我国对外政策中的一部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一国和一地区要制定和实施其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放眼全球,充分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因地困时制宜,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从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的角度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进行分析,提出了西部开发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事实。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和经济走上更高层次的重要标志。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中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所谓"战略机遇期",通常是指由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能够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和契机,并对其国际地位、历史轨迹等产生长远和深刻影响的特定历史时期。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些国家正是站在战略高度,抓住发展机遇,成就了大国地位,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政治和经济版图。  相似文献   

12.
布什政府批准的21世纪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坦率表明了谋求全球经济、军事霸权的目标,提出了先发制人、遏制国际对手崛起的战略原则。这一战略并非反恐战争的产物,而是在苏联刚刚解体和国际格局出现失衡的情况下,右翼保守智囊就酝酿成形的全球霸权战略,现在正被发展为新帝国主义论和新罗马帝国构想。美国石油、军工垄断财团对推动这一战略演变具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与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出现了重大变化;世界市场竞争激烈,贸易摩擦加剧;地区集团化和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稳步上升;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政策。鉴于国际贸易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日益增强的促进作用及其出现的新特点,我国需要选择对外贸易的战略决策:一、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迅速建立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产业分工的阶梯型框架结构;二、积极参与多边谈判,努力推进亚太合作;三、实行多元化政策,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建立对外经济的新支点;四、建立健全外贸管理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贸易中,正统经济理论历来推崇比较优势,认为它是有利于贸易双方的理想概念。事实证明:某一产业的比较优势是相对于特定经济发展程度而言的,需要通过竞争优势加以体现。随着较落后国家在世界经济整体利益中所占比重的日益萎缩,比较优势战略在为我们带来巨大静态利益的同时,也陷入了理论陷阱的困境——国际经济发展与国内收入分配产生矛盾。在当前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下,竞争优势带来的动态利益更为重要。中国入世后贸易顺差将逐渐减少,这意味着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即由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农牧业为主的劳动地域分工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多重制约,使得甘青川交接区域民族经济发展还十分落后。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规划“十一五”的背景下,筹划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应成为国家及相关省区着重考虑的一件大事。对此,论文就该区域经济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综合开发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中亚战略的调整及对中国安全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中亚战略调整冷战结束后 ,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以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士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重新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美国为了确保其在新世纪全球战略格局的优势地位和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 ,制定了中亚战略 ,开始向这一地区进行渗透。但是 ,1996年以前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还在推动北约东扩 ,与俄罗斯争夺中东欧国家。世界力量的消长变化尚未使美国产生挺进中亚的紧迫感。因此 ,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战略构想还不够全面 ,对中亚诸国的具体政…  相似文献   

17.
根据拉美国家在现代化战略选择上趋同性这一国际现象,指出这共同的原因只能是国际的原因或国际体系的原因.拉美国家的现代化战略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全球化进程及其相应的国际因素的演进情况所决定.具体分析了拉丁美洲的现代化进程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战略转变第一次是独立战争胜利后从宗主国的垄断性重商主义战略至自由主义战略的转变;第二次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危机爆发后从自由的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到国家领导的进口替代化战略的转变;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爆发后从国家领导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到新自由主义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根据拉美国家在现代化战略选择上趋同性这一国际现象,指出这共同的原因只能是国际的原因或国际体系的原因.拉美国家的现代化战略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全球化进程及其相应的国际因素的演进情况所决定.具体分析了拉丁美洲的现代化进程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战略转变:第一次是独立战争胜利后从宗主国的垄断性重商主义战略至自由主义战略的转变;第二次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危机爆发后从自由的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到国家领导的进口替代化战略的转变;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爆发后从国家领导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到新自由主义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拉丁美洲是发展中国家惟一经历了经济全球化全过程,并经历了从自由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新自由主义3种现代化战略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独立最早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最发达地区,是发展中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惟一一个开始了南北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战略的一个大"实验场".从这个实验场精心选取五个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个案研究,探索新国际格局下拉美现代化战略实践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国际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为应对国际贸易形势出现的新特点,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为重中之重。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规模持续增长,急需大量懂外语、了解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外贸人才。通过对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对培养目标进行再定位,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