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德里达“文字学”批评思想,构成了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的理论基础。他用“解构”作为批评的策略,去分析各种文学经典文本。在“延异”、“踪迹”和“补充”维度上,德里达构建了他的“解构主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德里达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谭恩美的小说《沉没之鱼》进行了新的解读,发现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初步的解构主义思想。通过文本细读.本文发现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体现了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并且有意无意地消解了几个主要的二元对立概念,进一步突出了其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3.
德里达解构主义语言观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是20世纪中最-至少是颇具争议的人物和思想之一。提到德里达,人们总是把他和后结构主义或后现代主义以及文学批评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它们的语言起源和它们在语言研究领域中的应有地位。其延异、播撒、书写等方法论在语言研究和文本阐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从解构主义哲学思想被德里达引入翻译理论之后.国内大多数翻译界学者认为解构主义为翻译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但是同时也认为解构主义思想颠覆了翻译的“忠实”标准,并且很大程度上把解构主义同韦努蒂的畀化翻译思想联系起来。文章通过对解构主义思想的追根溯源,以及和相关概念的比较,发现国内学者对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观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不仅混淆了两个不同层面的“忠实标准”而且在论述解构主义和异化翻译之间的联系时过于草率。  相似文献   

5.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无疑为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体现了他对文学的基本问题,即文学是什么、文学的文本间性以及文学文本的意义等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解构主义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在法国崛起,其代表人物是雅克·德里达。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及其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其次分析了德里达将解构主义思想引入翻译理论的原因;然后主要分析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中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毫无疑问,80年代中后期,解构主义在中国占据了一席之地,一批批评家簇拥在解构主义这面大旗之下,雅克·德里达和罗兰·巴特成为批评家的热门话题,“边缘”、“解构”、“延异”、“逻各斯中心”、“差异”成为当今中国文化界的时尚语码,文学批评家——更多是年轻人——对解构主义显示出空前的热情。显然,关于解构主义的这种热闹不能用“一时冲动”进行解释,那么,中国批评家对解构主义的青睐是否有一种尚未公开的背后密码?解构思想在中国大陆是否有一种本土语境?对解构思想和中国批评家的解构操作作一个简要的梳理将有助于我们“洞见”和解开这个隐秘的密码。  相似文献   

8.
解构主义在中国的研究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无疑越来越深化。但人们对解构主义存在的历史正当性一直心存疑虑,也习惯于把解构主义看成是一种颠覆性的思想,而没有看到或不愿意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后现代时代开启的思想基础。因此,有必要理解解构主义兴起的思想背景,更具体地去审视已经被人们淡忘和掩盖的那些历史前提。因此,文章对法国战后思想界的冲突,从萨特的时代向结构主义的转向作出一种分析,并揭示德里达对结构主义批判的历史依据。也由此来看德里达最初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也是处于结构主义的体系内,因而他对结构主义的认识才如此深刻独到。结构主义是理性主义思想最完整和最完善的方案,它表明人类在完整性这一点上已经耗尽了想象力,解构主义及其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则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但并不能因此就忽略解构主义所具有的建设性潜质,看看德里达最初对结构主义的解构,就可以看到德里达如何怀着重新开启的激情去寻求新的思想领域。  相似文献   

9.
近30年来,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理论在中国研究如火如荼。通过博士论文研究对比发现,其理论思想来源、解构策略、性质判定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但总体上研究中存在着"炒冷饭"特点,重复现象严重,且对其理论本身认知方面存在着巨大反差。随着文献译介工作的进展,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研究在重新认识解构主义及其理论性质、其理论与犹太文化之关系、德里达伦理学思想以及文学伦理学批评等方面都潜存着研究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国内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研究大致是从中西比较诗学、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等三个方面进行的。德里达文学理论批评思想在中国的接受状况,其实是一个被重新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从总体上看是对两次世界大战反思的结果,也是法国所固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矛盾的反映,同时又是对胡塞尔、海德格尔哲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但是也不能忽视德里达本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对德里达解构理论的生成背景做出总体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Marx's call for a materialism capable of engaging reality as 'sensuous human activity' opens a question about the role of representation in relation to data. Images have increasingly been seen as significant forms of data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Derrida's theory of the spectre—a variation on the positions established in his earlier works on the trace, the supplement and differ a nce—offers a way of rethinking visual images, their relations with existing discourses of knowledge and with positioned subjects who makes sense. Two early twentieth-century photographs are explored here in relation to ideas derived from Derrida as an exercise in the philosophy of re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13.
德里达的“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概念,二者都是针对传统形而上学。然而海氏的摧毁通过追问“存在的意义”却固执于一个问题的意义。但德里达的解构策略作为一种游戏式反讽形式却允许形而上学解构自身。  相似文献   

14.
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流派之一,对西方哲学、文化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对"分延"缺乏正确的认识,夸大了"分延"的作用,忽视了"分延"的前提就是联系这一事实,以至于引申出荒谬的结论,其自身也很快被解构。只有正确认识"分延"以及"分延"与联系的关系,才能真正解构形而上学,同时又可避免哲学的崩溃。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essay, a tribute to Jacques Derrida's educational efforts at expanding access to current work in philosophy, John Willinsky examines his efforts as both a public right and an element of academic freedom that bear on the open access movement today. Willinsky covers Derrida's extension and outreach work with the Groupe de Recherches pour l'Enseignement de la Philosophie in the 1970s and a decade later with Collège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 that provided public access to ongoing and leading-edge philosophical work, as well as supporting the teaching of philosophy in the schools. Willinsky also relates Derrida's dedicated, practical educational work, his historical analysis of Descartes's decision to write in French, and more recent initiatives that are using Internet technologies to increase public and educational access to published scholarly work in the humanities in a very similar spirit.  相似文献   

16.
德里达与海德格尔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德里达曾如此坦言海德格尔对他的影响:“没有海德格尔提出的问题,我想做的工作将是不可能的。”并承认他与海德格尔间的差异是两种哲学和两种书写之间无限小的差异,但同时亦为根本性的差异。不能将海德格尔式的“摧毁”简单地理解成德里达式的“解构”。但不可否认的是,德里达的“解构”正是来源于海德格尔的“摧毁”,并且深受海德格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essay, Steven Burik discusses Jacques Derrida's position with regard to the place of education in philosophy within the university system, and then relates these thoughts to comparative philosophy. Philosophers find themselves constantly having to defend philosophy and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philosophy against pressure from the powers that be. Burik contends that the argument Derrida set forth to "protect" philosophy entails a double bind: Derrida emphasized the value and importance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while at the same time criticizing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both self-mandated and externally imposed. Derrida's defense of philosophy was anything but a protection of the status quo, according to Burik. Derrida ultimately argued that the teaching of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itself should be inherently open to new developments. Burik relates Derrida's defense of philosophy and attack on mainstream philosophy to comparative philosophy, demonstrating that both argue for an expansion of thinking beyond the narrow Western confines of philosophy as "pure" reason or rationality by showing how alterity always inserts itself, and that both seek to give this alterity a valid place in educational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德里达利用写作中"在"的缺席残酷地戳穿了人类思想活动对中心、终极意义的追寻的虚幻性,然而也给人类带来了卸掉重负的快感。解构主义影响了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艺术面貌。  相似文献   

19.
德里达的“幽灵说”与其意识形态理论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联。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都忽视了这部分内容。德里达通过描述幽灵的生产及其运作,通过“幽灵说”的逻辑,揭示出意识形态具有“幽灵性”和“宗教性”两大不可化约的特征,由此指出意识形态是不可界定和解构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如同一般信仰一样具有自主性和自动性;意识形态同时还包含着意识形态批判的内容,即意识形态在建构的同时蕴涵着批判、解构自身的维度。德里达的幽灵说及其意识形态理论实际上发动了一场以幽灵的“游荡学”对抗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