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异地高考本身属德政,但高考招生指标调节难解京沪等地不敢开放问题,比异地高考更重要的是异地中考,比异地中考更关键的是异地教育。浙江、江苏、福建等人口输入大省异地高考门槛虽低,但实现的关键还在异地中考及异地教育。过于细碎的异地高考政策会导致混乱、不公、寻租、限制流动自由等弊端,且效果有限。结合以统一高考等,庶几可匡异地高考之失。  相似文献   

2.
辛帅  孙一耕  张停  鞠楠楠 《文教资料》2014,(14):161-163
本文从教育学专业的视角论述了异地高考及其利与弊,对异地高考进行了界定,区分了异地高考与“高考移民”,并结合各省份异地高考方案对其利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异地高考的利益博弈、困境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流动人口的不断增长,异地高考日益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它涉及大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升学这一现实性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不同利益群体围绕“异地高考”展开的博弈,不同地区在尝试放开“异地高考”所具备条件与存在阻力,放开“异地高考”的障碍以及“异地高考”的发展趋势。同时,为推进异地高考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程方平  张千帆 《教育》2013,(7):30-31
异地高考要放到一个大的环境和背景里思考,如果这些改革总是在一个救急的状态下进行是很危险的,异地高考政策应该由谁来出台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由教育部门出台,显然是不够的。程方平:异地高考方案应由人大出台《教育》旬刊:对异地高考您怎么看?程方平:首先,我们要厘清异地高考这一概念。一些专家学者就提出异地高考的说法其实不是很合适,他们认为,随迁子女就地高考这个提法更恰当一点。之前有一个概念就是高考移民——很多人为了获得高考优惠政策到青海、宁夏  相似文献   

5.
汪虎  赵倩 《华章》2013,(17)
随着近年来人口流动的大幅度增长,关于外来务工随迁人员子女的异地高考问题,日益突出显现。异地高考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各地异地高考的高门槛,使社会矛盾欲集欲重,而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也是逐渐突出显现。促进异地高考落实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关于异地高考的矛盾和社会现状,综合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心声,了解当前社会关于异地高考问题的前因后果,结合各方意见,得出科学合理实用的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方法方案,为决策者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献策献智,促进社会教育的公平。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过程中社会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如何解决随迁子女升学的异地高考问题日益迫切。2013年是异地高考破冰标志性的一年,各地方政府在中央政策的宏观指导下纷纷出台细则并实施,然而备受瞩目的异地高考政策却引发社会舆论更为广泛的争议,不同利益群体的家长,都用教育公平的话语来评价异地高考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切实解决异地高考问题,需要以教育起点公平的理念为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大兴区200名农民工的调查发现,农民工群体对异地高考政策的反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民工对异地高考政策的了解程度很低;二是大多数农民工对异地高考"准入条件"存在较大异议;三是绝大多数农民工都表示会尽最大努力使孩子留京高考;四是农民工大都认为异地高考政策不能很好地解决高考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8,(24):5-6
国家对异地高考的管理和规范,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教育政策来实现的。具体的教育政策包括政策的对象、目标和措施。本文将运用教育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异地高考政策的文本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完善异地高考政策的内容来提高异地高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截止2013年元旦,我国已有27个省市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推进异地高考,应该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随着异地高考方案的公布和实施,各种矛盾将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来。真正考验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地政府的是2013年。在笔者看来,与异地高考成为2012年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随迁子女的高考成为民众关注讨论的热点问题。在教育部的强力推动下,全国各地纷纷推出了异地高考新政。任何教育改革势必要打破旧的利益格局,建立起新的利益分配格局。教育改革是不同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由于异地高考生在政策制定上的弱势地位,使得异地高考方案与他们的期望产生较大差距。为平衡高考中各方利益,应通过预留高考指标等对策以化解异地高考新政中的利益冲突,从而推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政策模型的比较研究--政策主体和政策环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策系统要素出发,选取政策主体和政策环境两个视角,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教育政策模型进行了分类,探讨了政策主体视角的政策目标特征和政策主体所具备的条件,政策环境视角的教育政策输出和教育政策过程.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育券政策选择的两难困境、原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券政策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不同政策群体在教育券政策目标认同、政策合法性和政策可行性上存在严重分歧。而根源在于不同政策理念的抵牾、不同利益集团的角力、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掣肘以及教育券政策自身局限性限制。美国的案例为我们确定教育券政策目标取向、选择什么样的政策方式和手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政策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是美国政治市场进入均衡的产物, 决定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基本因素仍旧是根植于美国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理念。在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形成的过程中, 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其院外活动对贸易政策的走向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由于这些利益集团有着各自不同的集团利益和相异的组织结构、交易费用及经济实力, 他们在对华贸易政策的形成过程中也就有着不同的行动逻辑。由于政治市场上存在着一般选民的理性无知和特殊利益集团的理性, 美国政治市场上的政治均衡往往出现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大于其净收益最大化水平时, 这种􀀂 供给过度 反映在对华贸易政策上, 就是政治因素超越商业考虑, 从而决定了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不会是一种帕累托最优 。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ase of a relatively low-profile policy initiative that has been successively reframed as part of larger policy ensembles within UK schools over a six-year period, and translated during this time at national and school levels. The policy examined is that of study support or out-of-hours learning. The trajectory of this policy is traced as it is first launched within an educational policy ensemble around the raising achievement agenda and then re-framed as part of the then New Labour government’s major educational and social policy agenda of Every Child Matters. Drawing on interview data from head teachers and teachers, the ways in which study support policy was translated in two contrasting schools over this period is explored, highlighting different tensions with national policy and local agendas. The ‘fate’ of study support as an initiative is questioned following a change of government in the UK and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education policy developments. This analysis of the re-framing of a low-profile policy add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ycles of policy ensemb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by different agents in different sites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和"搜狐网站教育论坛"三家媒体关于"教育乱收费"及治理政策的报道为案例,对政策议题在媒介中展现的话语形态进行框架分析,发现教育政策相关群体的媒介分布格局及接近权呈现出差异;不同类型媒介反映教育政策议题时的话语特征存在着系统性修辞基调差异;政策动员、政策论辩与诉求表达三种话语形态分别在平面媒介与网络媒介中得以展现。教育政策的媒介话语空间呈现出多元性,在成为政策信息传播通道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公共意见领域。政策话语与媒介话语的沟通及网络进入媒介后的影响,尚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政策执行是一个重要环节,一项政策制定出来以后,只有通过执行才能真正发挥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体现其价值目标。从我国近年来的政策实践过程来看,许多原本科学的政策方案,由于上下级政府利益导向不同,下级政府因势利导,在政策执行中故意曲解其本意,简单地说,就是政策执行主体围绕着不同利益取向进行博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针对我国当前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各种博弈现象,分析了其原因,最终提出了克服政策执行中利益博弈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分析无政府状态下一国外交政策应有三种不同取向。国家行为体的自我利益需求使该国在其特定文化观念中形成孤立与不结盟的外交倾向;国家行为体基于不同的认知形成不同的认知共同体,从而出现盟友与敌人的不同外交政策;国家行为体在认知上的超越及“属有性”个体差异则建构了合作与竞争的外交政策。这些不同的外交政策实际上是国家利益需求在一定时期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制定中,必然伴随着多个主体的不同价值问题。作为政策的制定主体,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在政策中会有一定的价值选择,这种价值选择如果得到政策执行主体(地方政府和基层学校)和目标群体(广大的一线教职员工)的认同,则其政策的合法性就高,政策实施的效果就好。其次,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会遇到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间的价值冲突问题,如何平衡好这些价值冲突,也是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Many researchers studying the impact of parliamentary devolution conclude that education policies in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are diverging. They attribute this to five factors: the redistribution of formal powers associated with devolution; differences in values, ideologies and policy discourses across the four territories; the different composition, interests and policy styles of their policy communities; the different ‘situational logics’ of policy-making and the mutual independence of policy decisions in the different territori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rends in higher education (HE) policy across the UK since parliamentary devolution. It focuses on policies for student fees and student support, for widening participation, for supporting research and for the HE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skills and employability. On balance, it finds as much evidence of policy convergence, or at least of constraints on divergence, as of policy divergence. It argues that each of the five factors claimed to promote divergence can be associated with corresponding pressures for convergence.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政策利益形成于政策过程的制定阶段,在教育政策实践中,教育政策制定主体、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其他政策利益相关者对教育政策利益的形成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作用机制也各不相同。从政策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和立场,正视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及其政策利益的存在,深入研究政策利益的形成机制是解决教育政策过程中政策利益受损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