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西文化差异既表现在语言交际中,也表现在非语言交际中。如果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极易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本文介绍了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概念和具体内容,强调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其重点是通过研究中美文化中身势语的差异突出跨文化特别是中美文化中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只有认知中西文化的差异,才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中西方在对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的不同,这就促成了中西方在颜色的理解和具体使用中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了文化的误读。为了区分异同,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的误读,本文将从中西跨文化中常见的颜色入手,进一步阐述中西方对颜色认知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又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此可见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交际礼仪作为跨文化交际内容中的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类似,都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正如同中英两国语言受到文化背景的不同有着较大的差异。同样的,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仪也有着较大的差异。研究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仪的差异对于推进我国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知和帮助两个国家之间进行更为和谐的交流、互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简要分析跨文化交际中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仪的差异比较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河南省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来旅游的国外游客逐年呈上升趋势,国际旅游市场呈现出全面繁荣之势。作为桥梁和纽带的涉外导游翻译人才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涉外导游翻译人才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河南特色旅游品牌的建设成败。探讨了河南省涉外导游翻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创造性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符合河南省情的涉外导游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感知是人们借助感官来感觉世界的积极过程,即他们应用感觉器官把外部刺激转变为有意义的经验知识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学者普遍认为感知研究对成功的交际意义重大,但到底感知是如何影响跨文化交际过程的,鲜有涉及。尝试对感知影响跨文化交际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从感知的概念入手,重点分析文化对感知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感知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阻碍,最后根据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提出用移情作为消除或减少感知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不利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部分旅游景点在涉外旅游服务中存在英语语解说词水平不高及导游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景点解说词的不规范及导游服务不规范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提高涉外服务中的跨文化意识,规范并重视涉外服务,有助于涉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双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语言形式,还要向他们传授文化上的差异,这对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跨文化背景知识在汉、维两个民族交际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汉、维双语教学的现状,并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一直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简要论述了英语口语及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英语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尤其强调了文化背景知识对口语交际的影响。最后提出要充分利用口语课堂,在教学中结合富含文化背景的词语、对话、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及相关影视片来启发学习者的文化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认知能力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思维基础,培养多元文化认知能力更是全球化时代发展的需求。意象图式是表征人类一般知识的认知结构,是理解复杂概念和建构新知识的基础。交际者具备一定的多元文化认知结构,才能建构相应正确的认知图式,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任务驱动型模式可以促进交际者在学以致用中提升多元文化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作为一种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实践体存在,其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随着当今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速度飞快,新时期人的社会属性不再是本族群内部的沟通交流能力的完善,而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更为广阔的人文格局和国际视野以及一定水准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由于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有一套基于自己本族群内部文化传统而建立起来的认知系统,思想格局,文化习惯,人文理念等等,进而形成交际主体文化认知"场",因此个体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的过程中,会因为文化认知的差异"场"而产生种种跨文化交际障碍甚至是矛盾。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导游与游客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导游口译在其特征方面有着区别于其他口译的特殊性,导游口译的此种特殊性与传统译论中追求等值的观念背道而驰。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目的论来探讨导游口译策略选择中的文化制约因素,并以图示方式展示导游口译策略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对口译员来讲,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说是对文化的一种敏感性.口译员作为沟通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了现场口译中译员容易出现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并就如何在跨文化口译中减少失误提出了一些应时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和语用学理论出发,分析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用失误,指出今后的外语教学应以交际文化为主,即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使他们了解文化差异与语用差异及交际规则之间的密切关系,真正使文化规范的外语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4.
文化影响、制约语言,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制约跨文化环境下人们交流时言语行为和交际策略的使用。而面子观念是人类交际中的普遍现象,也受制于不同的文化。中西方由于历史发展、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对面子持有迥然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本文将从中西方面子概念、在言语行为方面的差异以及造成此差异的原因等方面揭示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探讨揭示跨文化交际下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有利于中西方相互理解、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实现中西方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现象久已存在,但作为一门学科,历史还很短”跨文化交际既涉及文化,又涉及交际。近年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根据Poyter的定义,跨文化交际研究是“对社会事物和事件看法方面的文化差异。只有了解和理解了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并具有成功地与他文化成员交流的真诚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看法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胡文仲,1990.6)作为语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外语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语法形式正确,还必须使他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正确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教师在外语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常常会因为文化差异问题而在礼貌用语:矛面产生误解。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了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本文从礼貌原则、招呼、称赞、称呼以及感谢等方面对英汉礼貌用语进行了跨文化比较,并对这些礼貌用语的差异和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举例分析。最后。阐述了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对荚汉礼貌用语的差异进行跨文化比较分析。目的在于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和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敏感度是衡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尺度之一。本文首先总结了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不同定义和衡量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度量标准,对某高校2009级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问卷调查,应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对比分析了一些影响他们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变量因素。  相似文献   

18.
景点导游词的英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译本不仅要保留景点的文化内涵而且还要使海外游客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景点导游词英译时译者应注重语境的作用,把自身的跨文化知识和语用学理论应用到景点导游词英译中,以增加关联度,扩大认知语境,从而达到语用等效翻译.以北京旅游资源为例,试图对导游词英译中的语用等效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忠实"和"通顺"是翻译的一般标准。在翻译过程中,适当的文化移情能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移情涉及译者对汉语作者的移情和对英语读者的移情,因此,要培养译者在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移情能力,就要重视汉语文化,培养文化认知;学习英语文化,认识文化差异;学会换位思考,坚持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教学的同时,适时适度地进行文化教学,从而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