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分析在不确定条件下,DCF方法和市盈率方法在创业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不适应性,并利用ROA(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加以改进。通过案例分析,阐述ROA方法的使用过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伟鸿  王会龙 《软科学》2006,20(2):129-133
分析了在不确定条件下,DCF方法和市盈率方法在创业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不适应性,并利用ROA(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加以改进。通过案例分析,阐述ROA方法的使用过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企业投资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科技企业的投资价值评估对于风险投资业稳定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高科技企业的“三高”特性使得其投资价值评估与常规项目的有很大差异。本文通过综合运用DCF、价值函数、期权定价等理论,提出了企业失败残值可以忽略的早期阶段、失败残值不能忽略的晚期阶段和分期投资三种情况下,风险中性和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评估高科技企业投资价值的方法,并运用一个实例演示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吴月琴  冯耕中 《情报杂志》2002,21(10):29-30
由于新兴行业特有的高度不确定性的竞争规则的改变,使得新兴产业的评估变得更为困难,由此而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价值评估方法,有的评估方法甚至抛弃了基本的财务理论基础。本文运用经典的现金流量贴现法(DCF),辅以行业分析、微观经济分析和概率加权的情景分析,对网络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并指出这一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其它新兴行业。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讨,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在研究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的过程中,人们日益重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迁会影响企业经济政策的制定,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实施也就会促进企业利润的改善。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研究,本文将着重介绍固定资产四种折旧方法,并对其利弊的探讨,以便企业选择更适合自身的折旧方法。  相似文献   

6.
R&D投资的期权创造和期权享有过程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D投资活动的价值评估,传统的DCF方法并不能适应其需要,而必须引进金融期权定价理论(OPT),这一点在国内外学术界已得到公认.然而R&D投资活动与金融期权又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前者是通过两个过程来实现其价值的,即创造期权的过程和享有期权的过程,而金融期权定价理论仅考虑期权的享有过程.本文从R&D投资价值的这两个方面入手,分别讨论了R&D投资期权享有过程中Luehrman提出的期权定价的直观查表方法及其期权创造过程中R&D活动对于Black-Scholes公式的各个变量的修正及综合评估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R&D投资期权与金融期权的类比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7.
能力理论虽然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但是因为缺乏操作性而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在战略管理领域中,采用组织理论的基本假设组织是真实的并不合适,而应当基于个人以及人际互动来分析企业能力问题,这样可以获得对企业能力一种全新的理解,解决企业能力理论操作性难的缺憾。  相似文献   

8.
针对DCF聚类描述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策略的聚类描述方法,即综合利用"先描述、后聚类"和"先聚类、后描述"的优点,解决聚类描述的可理解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方法用于搜索结果聚类这一应用中.  相似文献   

9.
于冬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130-132
目前知识产权评估常用方法基本上都是对有形资产评估方法的一种简单移植,通常有“重置成本法”、“市场比较法”和“收益法”三种。这些评估方法用于知识产权的评估,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局限。经济增长模型是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生产要素作用的一种常用方法。知识产权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凸现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源,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出发.结合常用的DCF(折现金流)法,将知识产权评估同企业收益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的知识产权评估方法。成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用著名的索洛型生产函数经济增长模型,为构建知识产权评估模型构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萃智(TRIZ)理论及其发明问题解决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何取得不断的突破性创新,是摆在很多国家和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TRIZ作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一种指导创新的强大理论工具,可以有效引导人们突破思维障碍,以新的视角分析问题,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TRIZ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介绍了TRIZ理论的发明问题解决程序。  相似文献   

11.
匡桂林 《科研管理》2021,42(2):138-148
本文基于50家创业板上市企业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效应模型来研究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期来发现员工年龄与人力资本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年龄的确可以揭示人力资本变动差异,这个可以通过边际贡献变动的差异来解释;第二,企业员工的边际贡献率曲线随着年龄的变化呈现“∩”形,在31~40岁达到了贡献峰值;第三,41~50岁人会对其他人产生“挤出效应”;第四,研发投入,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后职业生涯阶段的贡献。因而,企业可以通过优化或管理员工的年龄结构来改善经营绩效。 〖HT5”H〗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与供应链社会责任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毅  丰乐明  刘寅 《科研管理》2013,34(6):84-90
本文着重考察中国产品出口企业在规模和资本结构两方面的特征差异与供应链风险之间的关系,而这种供应链风险集中体现在产品出口企业是否面临来自国际贸易伙伴的供应链社会责任要求。本文利用Logit和Probit二元选择模型对企业社会责任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可能面临供应链上国际贸易伙伴的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同时,从企业资本国别属性角度的来说,国际贸易伙伴更倾向于对纯本土背景企业提出社会责任要求。最后,本文分别对上述结果给出了现实解释,并结合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妍梅 《科研管理》1999,20(4):76-79
随着经济向知识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企业的知识资本越来越成为一个企业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在下个世纪,谁拥有知识,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本详细地论述了企业的知识资本价值,希望能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了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葛宏翔  梁微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5):175-181
以社会资本为切入点,对海归创业、企业绩效、社会资本与科技研发能力等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深入分析海归社会资本、科技研发能力、初创企业绩效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海归创业要素与初创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基于此,选取海归于2015—2018年间成立的260家公司为研究对象,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探究海归社会资本因科技研发能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揭示社会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黑箱”。结果表明,海归的政策性和市场性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科技研发能力在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初步呈现了海归社会资本影响初创企业的绩效的路径和机制,为海归整合社会资本、培养核心能力,促进初创企业成长提供可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运用2009—2016年在我国深市创业板上市的153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的影响以及这种关系对于风险投资机构特质的状态依存性。结果发现:(1)风险投资支持不仅能够加强企业研发国际化深度,还能拓展研发国际化广度,风险投资支持对企业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具有积极影响;(2)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对风险投资股权背景、声誉背景、投资期限、是否实行联合投资策略以及是否参与公司治理存在显著的状态依存性。当民营背景、高声誉背景风险投资介入、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期限越长、采取联合投资策略以及能够参与公司治理时,其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企业制度资本对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影响问题,本研究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466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搜集了样本数据,将企业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分析了制度资本(正式制度资本和非正式制度资本)、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正式制度资本与高科技企业成长之间呈现显著的下凸正向关系;非正式制度资本与高科技企业成长之间呈现显著的上凸正向关系;企业智力资本越多,正式制度资本与高科技企业成长构成的增长曲线下凸越明显,而非正式制度与高科技企业成长构成的增长缺陷上凸越明显。相关结论能为中国高科技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战略决策时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外创业资本参与我国创业投资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外创业资本通过种种途径参与中国创业投资已成为一种趋势,但人们对其发展状况却很少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在概述了我国创业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外资进入我国创业投资领域的主要模式及其动因,指出了外资介入我国创业投资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系资本是近年来学者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是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关系资本的内涵是什么,有何种属性,还没有明确的分析和论述。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分析关系资本的内涵及属性,搭建企业关系资本的概念框架。最后提出企业关系资本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9.
许自坚  王辉 《科研管理》2019,40(9):130-138
研发支出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研发支出的研究也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从企业的组织资本的角度,以我国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分析其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组织资本对研发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进一步验证了高组织资本企业的研发支出水平显著高于低组织资本的企业。此外,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率高于国有企业,且在非国有企业中,企业组织资本越高研发支出率也更高,但在国有企业中此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李梦雅  严太华  郝晨 《科研管理》2021,42(8):168-175
基于2010—2016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153家企业的面板数据,探究了风险投资与企业不同类型创新产出的关系以及地区制度环境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产出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地区制度环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支持对不同原创程度和技术含量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即对企业发明专利产出具有抑制作用,但却能增加企业的非发明专利产出;(2)完善的地区制度环境能够对风险投资的创新产出增值作用进行一定的筛选和甄别,矫正风险投资对企业发明专利产出的不利影响,提高企业创新产出质量;(3)风险投资支持能够提高发明专利的经营绩效,但对非发明专利的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随着地区制度环境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风险投资支持对企业发明专利和非发明专利的经营绩效均能产生更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