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球》2006,(11)
最近,我看到了一份报告,是关于上海网球运动状况的调研报告,这个调研是在上海街头随机采访的,整个调研报告内容细致,数据详实,这对发展中的中国网球是难得的。不过,我本人一向对数据不太敏感,因此看报告的时候,对那些图表一扫而过,但其中有一项,我却琢磨了半天,这项调查的内容是网球运动的联想,用词语来表示,这多少可以看出人们对网球运动或者网球爱好者的模糊认识。排在第一位的是:健康。大约有75%的人选择了这个词来描述网球。这个词排在第一位应该是理所应当的,运动嘛,哪能不健康呢?但仔细一想,还有25%的人没选健康,这让我有些不解,难道还有人认为网球不太健康?也许网球肘比网球运动还著名。第二位是:休闲。说实话,我不喜欢用这个词来表现网球。市面上的小食品被称为休闲食品,街上很多桑  相似文献   

2.
2003年在《网球》杂志创刊的决策中,我深知网球在国外是一个很受尊重,也很普及的运动,中国的体育在走向改革开放的途中,它必然和网球运动有全方位的遭遇,从这样一个意义上来讲,在中国办一份网球杂志,对推动中国网球的职业进程,特别是对推动大众的普及,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一日,《网球天地》编辑部主任刘丹梅打来电话,问我能不能为“名人网球缘”写一篇反映徐寅生副局长参加网球活动的文章。由于我喜欢打网球,经常在网球场上见到徐副局长潇洒挥拍的身影,也很想有机会了解这位闻名遐迩的世界乒坛首脑为什么如此喜欢网球运动,所以便答应前去进行采访,在办公室里,徐副局长兴致勃勃地谈起了自己打网球的经历和感受─—“我的切身感受是,学打网球.很容易上瘾。”话题从徐副局长什么时候开始打网球说起,他回忆道:“70年代中期,我由中国乒乓球队调到国家体委机关工作从每日奔走在训练场地,变为整天坐在办…  相似文献   

4.
林芬 《网球天地》2014,(9):128-128
为什么是101,因为百分百之外总还会有惊喜,这就是学习网球带给我的感受。 第一个理由,网球之海纳百川。可快可慢可张可弛,从3岁到90岁都可以参加的运动,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网球运动如此,中央国家机关网球协会和交通运输部网球协会也是如此。我之前完全没有打过网球,怀着忐忑的心情报了名,没想到网球协会的朋友们热情地接纳了我,并为我创造从零开始学习的机会。入门培训、部门集训、周末练习……两个多月来,我深深被这一最优雅的运动吸引,并坚信这是一项能让幸福伴随终生的运动。同时,在练习网球的过程中,认识了来自各个领域的朋友们,共同的兴趣让大家走到了一起,切磋球技,取长补短,分享快乐。  相似文献   

5.
任科 《网球》2013,(7):85-85
十年,一个台阶;十年,一个步伐;十年,一个征程;十年,一个梦想。网球运动陪伴了我十年,《网球》杂志伴随了我十年。对于接近而立之年的我,十年网球对于漫漫人生或许只是开始。网球现在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一次接触网球运动,先要从《网球》杂志说起。2003年我顺利考入了体育界的最高学府——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入学的第一天我从学校的报刊亭买了一本《网球》杂志,当时的这期刊物封面是瑞士球王费德勒,纪念费德勒首次夺取温网冠军,初次品尝到了大满贯的滋味。也正是这期《网球》杂志让我从内心深处迸发出  相似文献   

6.
写下这些文字只为和网球爱好者分享心中那份对网球的执着,也希望我这份执着可以让更多的人喜欢网球,参与到网球运动中来。我的父亲是一名业余网球选手,他是在我6岁那年开始打网球的,于是我也从那么小就开始接触网球了。当时,小小的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网球现状和发展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是一名网球爱好者。自去年10月看完′95北京沙龙网球公开赛以后,深感中国网球水平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太大,与其他运动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在世界上的水平相比,简直就像襁褓中的婴儿。无论从运动员、教练员,还是球迷观众,与世界水平都有一定差距。 网球这一项目与羽毛球、乒乓球,棒球等运动项目有类似之处,可以说是适合亚洲人种的运动,华裔选手张德培在世界网坛的地位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网球运动员受人尊敬的  相似文献   

8.
毛童爽 《体育科技》2011,32(3):47-49
网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高雅的属性和适应人们追求时尚、关注健康需求的运动项目。随着网球运动影响力的扩大,网球这个新兴的体育项目已日渐博得人们的喜爱,在社会上正呈现出逐步推广普及的发展态势。围绕网球运动员训练水平和战术意识提高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提出网球训练内容体系和提高网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措施,旨在提高我网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9.
短式网球是在世界网球运动进入高速发展的七十年代而产生的一种儿童网球运动。它包括了网球运动的全部内涵,是对儿童进行网球启蒙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手段。通过较短时间的训练即可掌握网球技能,懂得网球规则,学会网球的各种基本打法及提高网球意识。这项运动自九十年代初引入我国后,在儿童中迅速推广,尤其是近几年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在记忆中珍藏着一些难忘而重要的日子,对于我来说二十岁生日就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天我收到了两份礼物,两份在后来的日子里深深地影响并改变了我的生活的礼物。一份是爱情,我倾慕已久的他终于走入我的生活;一份是他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一只网球拍。他爱好网球,球打得不错,送球拍给我希望日后我能成为他球场上的对手。当时的我未曾想过往后的生活中要有网球相伴,一心企盼的是爱情的地久天长。  相似文献   

11.
来信选登     
《网球》2007,(2)
犹豫中买下了1月份的《网球》,茫然地一页页翻过,一张张陌生的业余网球爱好者的面孔如过眼烟云在我眼前闪过。我知道12月的网坛偃旗息鼓,这对球迷来说无疑是一段非常黑暗,空虚的日子。难道这期《网球》真会让人失望?正当我为自己那  相似文献   

12.
警察打网球?会是什么样儿?虽说网球运动在普通市民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但当我得知公安局举办网球比赛时,还是禁不住好奇心,兴冲冲赶到北京网球运动管理中心,想看看警察的网球水平如何。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早早赶到赛场,6片网球场上已经全是人了。选手们正忙着赛前训练,可以说,大部分人比我打得好。  相似文献   

13.
短式网球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短式网球是少年儿童网球启蒙训练阶段的一种有效的过渡性手段,是现代网球运动系统、科学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短式网球与网球运动同出一个源头,和现代网球运动具有密切联系。短式网球起源于本世纪70年代后期的瑞典,国际上称之为“迷你网球”(Minitennis),这个项目在欧美流行甚广,许多国家普遍用它对儿童进行网球的启蒙训练。短式网球具有双重性特征,即: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短式网球是现代网球运动科学训练体系中的启蒙训练手段;在开展群众性全民健身的活动范畴里,短式网球又作为一种健身的体育项目。短式网球这种…  相似文献   

14.
网球这项运动进入中国的历史并不长。更何况,刚进入中国大陆的时候,也是真正的贵族运动,离平民百姓甚远。偶尔见到的网球场地也只是沙土球场。记得头一次见到网球运动和硬地网球场,是在日本电影《生死恋》中。剧中那片球场的地面是硬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5.
《网球天地》2011,(4):20-24
吕正操 从20岁战争时期的戎马生涯,到90多岁晚年岁月,吕正操始终网拍不懈。吕老说,中国人应该在网球运动中获得快乐和健康,于是他将自己的晚年悉数奉献给了中国网球。他亲自监督建造了北京第一座可以进行国际网球比赛的室内网球馆,他关怀着一批批优秀的运动员成长为国际球星,他是国际网联最高荣誉奖章的获得者。2009年,吕正操逝世。中国所有的网球爱好者从心底感激吕正操的付出和坚持。  相似文献   

16.
短式网球是在中国普及网球运动的一个很好方式,采用短式网球培训中心的体制,适合整个体育体制转轨、体育产业化的潮流。根据我陪女儿参加网训练比赛一年多的感受,我认为如要使短式网球更进一步发展,真正起到中国网球希望工程的作用,还应注重在家庭这个重要环节上多作工作。家庭在网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普及网球运动、培养网球运动人才方面看,家庭在儿童网球启蒙阶段的作用非常重要,往往起到第一教练员的作用,如世界著名的网球运动员博格、康纳斯、伦德尔、桑普拉斯、阿加西、张德培、拉夫特、劳埃德、纳芙拉…  相似文献   

17.
感受网球     
网球这项充满勃勃生机的运动,激发了我的兴趣,陶冶了我的身心,每每谈及它,我会乐此不疲地说:它伴我健康快乐。涉足网球运动,已慢几年前的事了,但那时我常常是一到活动时间就感到工作繁忙,难以脱身,也就此搁浅了。然而随着体重的日益增长,我为没能坚持网球运动而后悔不已。恰在此时,单位工会组织网球培训班,我怦然心动.欣然报名参加。虽然每次训练可练要起得很,,但我仍能坚持不懈,只因这其中的乐趣无穷无尽。尽管有时感到体力不支,气喘吁吁,但我却喜欢那种大汗淋漓的感觉,喜欢那种忘情跑动的感觉,更喜欢那种心有余而力不…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贵族     
我一直以自己是一个网球迷而骄傲,因为网球是一项贵族运动,自己也似乎跟着高贵了许多。网球的观众永远都是最绅士的,决不会出现“网球流氓”这种球迷的败类。网球的球员也应该是最幸福的,比赛时兴师动  相似文献   

19.
《网球》2012,(8):126
7月13日,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北京东方国际网球发展中心(BOT)承办的百万公民微网球进社区免费体验活动走进北京市公安局机关大院,向市局民警现场推广微网球运动。这是继"七一"微网球正式对外销售之后,在政府机关举办首次微网球免费公益体验活动。据BOT工作人员介绍,"微"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安全性,微网球使用的是特制的海绵球,弹性高,打在身上却不疼,运动的危险性比网球更"微";二是简化性,微网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网球的简化,它比网球更好掌握,更适合初学者。总之,相比于网球,微网球更安全、更简单、也更开放。BOT微网球项目经理王柱介说,BOT推出微网球,根本目的在于让网球文化更深入地走进城市居民生活。"说到底,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能够走进最广大群众生活的运动,才是有生命力的运动。以前大多数人了解网球,都是通过各类比赛,现在有了微网球,胡同里的老人和孩子也能够亲身体验到网球的乐趣。"网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一种,而现代体育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健康与公益。王柱对记者说:"微网球不仅是一项运动,  相似文献   

20.
室内网球     
深泽 《网球天地》2010,(1):130-130
一种原始的持拍运动,现代网球运动的前身。即使是现在,室内网球也没有完全消失,在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法国,仍有人在从事这项运动。2005年温网前夕,费德勒还在赞助商的安排下打了一场室内网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