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让课堂学习的自我评价变得生动有趣呢?于永正老师的一次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教学,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节课,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和学生摆谈自己的姓名,问学生"怎么称呼我",从于老师、于爷爷、于伯伯到于永正,于老师的幽默让学生感到特别轻松愉悦。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在  相似文献   

2.
符礼科 《江西教育》2012,(10):23-23
<正>如何让课堂学习的自我评价变得生动有趣呢?于永正老师的一次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教学,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节课,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和学生摆谈自己的姓名,问学生"怎么称呼我",从于老师、于爷爷、于伯伯到于永正,于老师的幽默让学生感到特别轻松愉悦。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在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都很欣赏于永正老师,学生们也都非常喜欢于老师的课,为什么呢?杨再隋教授在为于永正《教海漫记》写的序言中曾作了十分精彩的概括:“于永正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他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原因非常清楚,是于永正老师蹲下来和学生们对话了!同样,数学教师只有蹲下来,和学生一样高,才能像思维科学家张光鉴说的那样“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4.
一、激发课堂交往的“情”——转变教师角色 交往的课堂迫切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的教学魅力就在于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从课前的师生问候就开始实现他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上课伊始,他亲切地问候“孩子们好!”,孩子们礼貌地回应:“老师好!”,他又真诚地说:“孩子们真可爱㈠孩子们又该怎样回应老师呢?他顺势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说的话,有的说“老师真可亲!”,有的说“老师真和蔼!”,有的说“老师真好!”等。一声真诚的问候,既拉近了师生距离,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拉开了交往的序幕。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也一直以朋友的身份,一再激发学生交往的情绪,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往。他这样引导学生:“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老师成功的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很自然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场”。  相似文献   

5.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山西省教研室武振江老师指出:"对于学生的答问,不分是非,漠然置之,或者不实事求是地进行鼓励,‘真好!'‘真棒!'‘好极了!'不绝于口.学生听多了.觉得淡而无味."可见,"高帽子"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给学生戴的.  相似文献   

6.
<正>于永正说:"教师也是一本教科书。"是啊,于永正自己就是这样一本书,是一本敞开的关于如何堂堂正正做人的教科书。他的妻子说:"老于他,行!"他的女儿说:"俺爸是个好人!"他的学生和徒弟说:"我骄傲,我是于老师的学生!"他的领导和同事说:"人如其名,永正!"打开于永正这本书,一如走进他的课堂,我们同样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正老师之所以"怕"某些家长,是因为面对某些家长时,不好意思说"不",不善于说"不"。比如,面对"请吃喝送礼的家长",我们就要勇于说"不",善于说"不"。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家长请班主任吃喝,给班主任送礼,也是"别有用心"的。你接受了这位家长的吃请,那么你在期末评"三好"、推优时,感情的天平就会不自觉地倾向于他的孩子。案例中,一位家长给李老师的手机充了100元话费,结果是李老师"无中生有"地给他孩子发了个"助  相似文献   

8.
<正>"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因为凭借知识的汲取与积累,许多人可以当"经师",但如果不能以"传道"为使命,就不足以为"人师"。近日,细细品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徜徉在于老师充满色彩与温度的文字里,发现他的为师之道就是学做"人师"。概要地说,于老师理解的"人师"需要具备三种品质,即坚守信念、永葆童心、以文化人。一、坚守信念——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断:检查预习时,有个长句,一位学生读不通。我让他自己轻声试读后他仍旧读破句。这不正是表达我浓浓师爱的大好时机吗?于是,我学着于永正老师的样儿,走近那位学生,真诚地示范给他听,然后无比慈爱地摸摸他的头鼓励道:“你准行!”可是读到关键处,他又读破了。  相似文献   

10.
《学苑教育》2012,(20):F0003-F0003
一名学生因为怕麻烦老师,所以总是不敢问问题。这个老师非常细心,经过长时间和学生们的相处,老师终于发现了这个现象,就问他原因。学生说:“老师,很抱歉。您给我的答案我又忘记了。我很想再次请教您,但想到我已经麻烦您许多次了,就不敢再去打扰您了!”老师想了想,对他说:“你先去点一盏油灯。”学生照做了。  相似文献   

11.
"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要给学生留下故事。有了爱才能有故事。故事是爱的物化。"这是于永正老师经常跟我说的话。开学第一天,自我介绍后,我郑重地对四年级五班学生说:"一个星期后,我们互相写——你们写我,  相似文献   

12.
于永正老师诙谐地把表扬学生的话比作“帽子”。他说:“每天上课。我总要准备一百顶‘帽子’,看着哪儿合适,就随意地送你一顶。送他一顶。”的确如此,在于老师的课上,你经常会听到:“你读得真好。很投入、大家都被你有声有色的朗读陶醉了”;“说得多好啊,既准确又严密”;“回答得好极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要记住”……不知不觉中,一顶顶“帽子”飞到了学生的心灵上、他们的学习热情火焰一般地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13.
曾雪梅 《今日教育》2011,(10):47-47
常听老师们发牢骚:“找某某学生谈话,简直是对牛弹琴,成绩差得没底,纪律坏得没法,纯粹一根‘老油条’!你说了半天,他要么半个字不说,要么一句话顶得你想撞墙!他完全是把你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唉,这样的学生,没治!”的确,遇到这样的学生,很让老师们头疼。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学生“把我们的好心当成驴肝肺”的真正原因是:他不理解我们的苦心!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研读了于永正、王兰、窦桂梅等名师的多年前的低年级教学课例,依然感受到当时课堂的活力与魅力。置身名师的课堂,时时刻刻感受到的是"有趣"和"有情",积极的情绪体验始终伴随着课堂。他们的课堂以趣味化、活动化、个性化、激情化吸引着孩子,给我们带来感动和温馨。一、教学设计趣味化【经典课例】于永正老师执教《草》的教学片断: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这首诗背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现在,我当妈妈好吗?师:(学生背完)好!我的女儿真聪明,老师刚教完就会  相似文献   

15.
于永正语文教学艺术的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堂是"简单"的,他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但是,在这"简单"之中又往往深藏着一种"不简单".  相似文献   

16.
“回归本真”的呼唤,使在“迷人眼”的“乱花”中徘徊的语文教学踏实了,不由想起了于永正老师的《杨氏之子》。他的的课堂教学以简单示人——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没有热闹的花样形式,只有老师、学生和文本。于老师用亲切平实而又不乏幽默的话语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读书。在读中,古文逐渐清晰明朗,疑惑一一解开;读到最后,大家恍然大悟,意犹未尽。这时,再提笔把古文描述的场景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于永正老师称其为“简单语文”。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我校以课题研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教研教改已蔚然成风,特别在语文教研方面更为突出。 前几年,校长在与一位小学生交流时,学生让他猜谜语,有些谜语是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自编的,这件事给了校长很大的启示。有一次我们听名师于永正的课,于老师用一个歇后语指导学生写出了几十篇优秀的学生习作,我们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8.
关注学习,要追求一种无痕的境界。那么,怎样做到无痕地关注学习?笔者以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堂"关注小事,关注细节"的作文课为例来陈述。于永正老师的这堂课充分彰显了其人格魅力与先进的教学理念。而值得我们一线教师  相似文献   

19.
今年早些时候,我有幸聆听于永正老师的《一株紫丁香》。于老师追求的是简简单单的教学风格,收获的是扎扎实实的课堂实效。他的课没有故弄玄虚的"卖弄",没有故作姿态的"忽悠",是那么真切、自然、民主、真诚地与孩子交流。整个课堂弥漫着浓浓的师生情味。尤其让我震撼的是,于老师在教学中设置了自己背诵课文的环节。当于老师告诉同学们自己要背诵课文时,我看到了同学们惊讶的表情,期待的目光,继而专注地听于老师一字不漏地  相似文献   

20.
换班教育     
我们班徐天洋是个非常聪明、漂亮、可爱的小男孩,一头卷发,模样就像卡通片中的人物,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可也许就是因为老师的"溺爱",开学已经很长时间了,他就是不肯午睡.要是教育他,他就冲着我们做鬼脸或是憋足劲大叫.他似乎看出我们老师的无奈,有一次竟"变本加厉"地爬到桌子底下小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