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红杰 《上海集邮》2005,(12):18-18
从纪44《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开始,中国集邮总公司每种首日封所用的纪念邮戳都经特别设计。但也有特例,特67《石油工业》首日封上的纪念邮戳为红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  相似文献   

2.
巧制拜年封     
2011年2月3日是农历辛卯年的春节。集邮者制作拜年封贺新春,早已成为时尚。今年的拜年封如何出新?笔者颇动了一番脑筋。在反复仔细地欣赏了2011年中国邮政贺卡幸运封之后,对内装的一枚“贺年邮票不干胶小全张”产生了兴趣。一种构思渐渐形成。就动手制作起来。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之际,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资封一枚。笔者收到一枚邮友从北京寄来的首日封,一眼就看到上面盖的“北京/2011.12.11.20/中南海4”邮戳有点色彩差异,仔细一看,原来是剪贴的邮戳。从背面看,这个戳片纸下盖的竟然是“北京/2011.12.10.20/中南海4”戳。  相似文献   

4.
方忠民 《上海集邮》2011,(10):39-43
邮票的诞生是近代邮政开创的标志之一,同时也引发了一种风靡全球的收藏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了邮驿,但近代邮政毕竟发韧于西方,世界第一枚邮票诞生在英国,故西方当然成了早期集邮风尚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5.
吕建国 《集邮博览》2012,(10):77-77
笔者收集的壬辰龙年邮品中,有一枚新加坡的龙年首日封颇有意思。该封贴新加坡发行的壬辰年邮票一套3枚。再加贴电子邮票2枚,补邮资0.85新币。于2012年1月5日龙票发行首日航空挂号寄往江西省靖安县。  相似文献   

6.
今年大年初一,笔者收到一位朋友从美国寄来的龙年邮票实寄首日封。仔细端详这枚首日封,寓意深刻,令人爱不释手。 这枚实寄首日封采用美国2009年5月11日发行的"赛马"邮资封,邮资图上的赛马是好莱坞著名励志电影《奔腾年代》中的主角——一匹叫做"海洋饼干"的传奇赛马,这匹原本瘦弱、残次、被人遗弃的赛马和3位失意男子共同演绎了一曲美国式的自强不息、逆境中发愤图强并最终取得成功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7.
8.
《上海集邮》2008,(5):8-9
2008-3T京剧净角北京 2月23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国家京剧院等主办的邮票首发式在梅兰芳大剧院举行。 中国集邮总公司和市邮政公司分别启用新邮纪念邮戳。中国集邮总公司制作首日封2种(8.6元)、  相似文献   

9.
10.
理邮 《集邮博览》2008,(5):55-55
使用北京地名的纪念邮戳由各级邮政机构刻制启用。"级别"最高的当属"中国邮政"纪念邮戳,仅在邮电部(后为国家邮政局)举办中外邮政联合发行邮票首发式使用,用于盖销中外联合首日封(LF)的中方邮票和邮折。1994年12期《集邮》杂志报道,当年10月9日中美两国联合发行《鹤》邮票时,"首次启用‘中国邮政’日戳"(图1,北京方寸斋邮市提供),戳图上的鹤与T.110《白鹤》10分邮票类似,笔者当  相似文献   

11.
喜爱极限集邮的邮友都知道,首日盖销的极限片与一般的日期盖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集邮者都喜欢收藏邮票发行首日制作的极限片。一般来说,邮票发行首日用来盖销极限片的戳记,包括普通日戳、纪念邮戳、临时日戳、风景日戳等。图1是用"胭脂红彩龙凤穿牡丹纹罐"天津邮政局的明信片盖销该罐收藏地首日日戳的极限片。此片图案与邮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0周年,为宣传我国互联网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2014年4月20日,中国邮政发行了《网络生活》特种邮票一套4枚。邮票发行首日,无锡邮政适时推出了"网络邮局",并在互联网上提前预订网络邮局日戳纪念封一套2枚。本人也预定了几套,收到后仔细把玩了很久,很是喜欢。这套加盖"江苏无锡·网络邮局"日戳的实寄封,每枚封  相似文献   

13.
黄山 《上海集邮》2004,(7):22-23
去年8月,江西曾仲来信与我讨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方邮票”。他已收集了不少这种“地方邮票”及其首日封。说起来很惭愧,我在美国集邮十几年居然没听说过这种“地方邮票”,于是赶快上网查寻,但网上有关资料不多。此后,我进入一  相似文献   

14.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山东邹城是孟子的诞生地,素有“孔孟桑梓之邦,化发祥之地”的美誉。2000年11月11日,《中国古代思想家》邮票首发日,邹城市邮政局特发行原地首日封一枚,并刻制纪念戳一枚。  相似文献   

15.
邮政快件开办之初,具体收寄尚处于摸索阶段,这在形形色色的快件首日封上表现尤为明显,陕西省汉中市封就是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6.
从1984年底起到1998年6月止,纪念邮资明信片已经发行67套,其中10套是与J、T邮票同日发行的。有的集邮者将J、T邮票贴在与其同日发行的纪念邮资片上,并按照邮资标准补足资费后首日实寄成为“双首日片”,很是有趣。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上海世博会5月1日在上海隆重开幕,中国邮政发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纪念》邮票一套1枚。为了庆祝这一时刻的到来,我为邮局设计了一枚纪念邮戳。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同胞十有八九不识字,其中近七成是女性。在我的印象中,高小(即六年制小学)毕业即可填写"失业知识分子登记表"。在我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常被弄堂里一些大爷、大妈冠以"小先生"的称谓,帮他们读信。到了五六年级代笔写信已是家常便饭。回报是几句夸奖,偶尔有一颗水果糖,有时也有他们从信封上剪下来的漂  相似文献   

19.
周轶超 《集邮博览》2010,(11):56-57
对于实寄封来说,邮票或者邮资凭证、邮戳、信封三者缺一不可。我收藏的一些实寄封上的邮资个性独具,很有特点。寄信者交邮费天经地义。图1实寄封,右下角邮戳显示是2005年12月23  相似文献   

20.
田润德 《集邮博览》2013,(12):68-71
在我长期收集研究妇女专题和伉俪邮票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以老照片为图案的“全家福”邮票,觉得很漂亮,很有意思。一家几口人、十多口人或者几代人,一起亮相于同枚邮票上,其数量和品种并不是太多,相对而言其中王室家庭邮票比例略高。现将手头20多枚有代表性的“全家福”邮票,介绍给大家欣赏(邮票以发行年代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