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语文课堂教学就如文章写作,内容要精当,主线要清晰,结构要顺畅,语言要简洁。要将语文课上得明明白白、干干净净,使人一目了然。"干净"是"底线",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时下有很多语文课其实并不那么"干净"。一、"干净"于教学内容的精当从大的方面来看,大量的"非语文元素"充斥着如今的语文课堂。客观地说,语文似乎可以和任何学科都沾上  相似文献   

2.
周怀凤 《语文天地》2012,(19):13-14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睛中,往往可以透视这个人的灵魂。我们也知道"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文有文眼","眼"即是诗词、文章的关键处之所在,理解了"眼",就理解了诗词或文章。下面结合笔者的一些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  相似文献   

3.
戏有戏眼 ,文有文眼。“一堂课就是一篇文章” ,它是师生共同活动的相对完整的实践过程和艺术创造 ,因而一堂课也应当有它闪亮的眼睛 ,不妨称之为“课眼”。抓住课眼 ,有利于组织好语文课堂教学。第一 ,课眼是吸引学生激发兴趣的切入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吸引学生激发兴趣的开头 ,必然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孔子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堂课的开头都要能够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这样才能使他们积极思维 ,活泼愉快地学习新知。一节课良好的…  相似文献   

4.
王建  龚雪 《教学月刊》2011,(6):17-18
课堂的沉闷是语文教师不能漠视的尴尬,“生命力”课堂的基点是什么?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些什么?这些问题都曾让笔者百思不得其解。最近学习了同行的一些文章,认识到课堂应该有“课眼”。有了课眼,课堂就易有核心、灵魂、生命,师生就易有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鸣。可什么是“课眼”,似乎并不明朗,本文主要从前提、指向、宗旨及形态,谈谈课堂教学的课眼问题。  相似文献   

5.
6.
把课上活,这是不低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确实不易。它是教师水平、素质、教学习惯、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全方位综合体,绝不是一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但,它又是具体地体现在各个方面:内容上、方法上、环节上等等。做到把课上活绝非一日之功。上活的语文课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课堂教学有一定的一般程序,也就是说按照人们接受新知识的思维规律,总会安排许多常规的环节。但这种安排不要形成凝固的一成不变的模式。例如《一月的哀思》,二十年前讲它的时候,不需要介绍时代背景。但以后讲它就不能不介绍了。例如《求雨》、《分马》这类用口…  相似文献   

7.
诗歌创作讲究“诗眼”,散文创作讲究“文眼”,数学课堂教学也要讲究“课眼”。所谓“课眼”,即在课堂教学中,蓄“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使学生入境生困惑,困惑求探索促使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一、悬念“课眼———扣人心弦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或者说就是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只有具有问题性的情境,才会使学生对学习需要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因为这种悬念问题将集中地演化成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和广泛的参与,于平淡处起波澜,于平坦处见突兀,…  相似文献   

8.
本就有关线索的几问题--不同体裁章的线索方式,复线索和线索贯穿。线索与思路的区别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线索不仅存在于记叙之中,还存在于议论、说明、应用等章之中,但由于体不同,不同体裁的章有不同的线索,线索有单线复线之分,吸明线暗线,主线副线之分,线索贯穿常用语言标志来显示。  相似文献   

9.
听语文课,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常听到一些称得上是“完美”的课:讲完最后一句话恰好下课铃响起,分秒不差;课堂安排一环紧扣一环,课堂提问一个紧接一个,没有丝毫的“冷场”;板书设计巧妙无双,绝无一个多余的字。赞叹之余,不禁疑虑渐生:这么“完美”的课能算是优质课、示范课吗?且不说这些语文课是否带有演戏的味道,我们只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去衡量那些语文课,就会发现那些所谓“完美”的课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切都在教师的控制掌握之中。教案写得清清楚楚详详细细,教学过程早已烂熟于心,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0.
小引:这里所说的“尾声”,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说的课堂小结,也有异于大家熟知的课后练习。它是指一种独立的、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形式,是一个由课堂教学自然衍化出来的环节。请先看一个教例。在初中语文教材编排上,《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是两篇紧紧相随的传统篇目。我为这两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了这样的“尾声”。课题:我更喜欢(孔乙己》(或《范进中举》)  相似文献   

11.
何为“华实统一”的语文课?简而言之,“华”指课改后的新教学法,“实”指传统教学法;“华实统一”指以中国传统教学法为基础,大力实施课改后的新教学法。  相似文献   

12.
热烈奔放的激情美。“文章不是无情物。”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会饱含激情,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与思想上的共振,随其悲而悲,随其喜而喜。让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充盈于课堂。高度集中的内容美。语文教学因为受空间、时间和教学目的的限制,教学内容必须相对集中,教学结构要严谨,教学节奏要紧凑。一堂课落实多少“双基”,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都要清楚明了。灵动活泼的跳跃美。语文教学虽有很强的时空性,但并不是什么都要讲,都要学。应根据单元及课文教学要求,突出重点、难…  相似文献   

13.
陈文 《宁夏教育》2003,(10):28-29
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同时还可以给我们美的感受等。如何把音乐这一美好的事物引入课堂,实施语文教学中的“请你欣赏”,改善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把名歌名曲引入课堂教学是一条可行的途径——语文课中可以创设“音乐课  相似文献   

14.
金林萍 《新课程研究》2007,(7):25-26,31
鲁迅先生说过: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最能反映人的风采和魅力。人有人眼,文有文眼,戏有戏眼,一堂课就是一篇文章,它是师生共同活动的相对完整的实践过程和艺术创造,因而一堂课也应当有它闪亮的眼睛——课眼。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地说,语文课堂教学比其他学科更难操作,更讲究教学的艺术;又因为是用母语进行教学,故大凡有一点汉语知识的人也都能听懂一二。或许也正因为如此,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处于学科教学的风口浪尖,备受非议和指责。当然,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也并不见得就一定是什么坏事,相反,可以促使我们去反思、去改进语文教学。就如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人们在评论语文课堂教学时说的一句话:"什么课都  相似文献   

16.
我在教人教版教材《语》七年级上册第18课《绿色蝈蝈》前,正好读了《中学语教学》(2004.11)尹子彬的一篇章《“绿色蝈蝈”到底为何物?》。该对课中的蝈蝈进行了大胆的质疑.指出它与人们日常见到那种会鸣叫的蝈蝈不同,而更像是螳螂。我仔细地阅读了课、教参,也有同感,只是基于教材编写人员给尹子彬的回信“译难断正误,专家也说不清是非,只有等待日后进一步考证了”.我便将错就错地来教这一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标教材的使用,人们对语文课文的“时代性”又展开了讨论。在众多的讨论中,有人认为:教材选取的课文多是中国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文章和外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缺乏时代性,作为21世纪的学生应该多读些新时代的作品。对这一观点,我想做如下探讨:一、课文“时  相似文献   

18.
论述语教学把握章线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章的线索作了分类。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中的留白,课堂教学中的"留白",给学生营造了一方思维的空间,让他们与文本对话,感悟,体验,激发他们创造的火花,使语文课堂成为思想的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