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陕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惠及我县。309所中小学被正式确定为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全县40人以上学校全部实现了“校校通”。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实现了“班班通”。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对我县农村中小学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中市在远程教育工程应用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光盘播放教学模式的拓展,使全市60%的小学实现光盘播放“班班通”,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应用效益,促进了应用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得到仝面实施。目前,全县有291所教学点配备了模式一;有243所村完小配备了模式二;有33所农村中学配备了模式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前沿的文化成果输送到我们农村项目学校,推动了我县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2004年,逸夫小学被确定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二”试点校,相继建起主控室、光盘播放室、简易多媒体教室。2006年,班班配置简易多媒体(多媒体电脑加VGA电视机),同时学校建起校园网并开通宽带。现在基本形成远程教育网、互联网、校园网三网联通的格局。如何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让现代教学设备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呢?在“模式二”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拓展班班简易多媒体应用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5.
2010年以来,我县教科局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5000余万元,建设教育信息化综合平台、“班班通”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以及更新远程教育设备,使我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6.
西藏教育部门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自治区每年安排500万元,组织实施教育资源“校校通、班班通、堂堂用”系统工程。截至2007年底,全区已建成计算机教室133个、“校校通”卫星收视点983个、教育资源“班班通”系统508个,配备教学光盘播放系统1763个。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推进湖北省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全省教育的均衡发展,湖北省电教馆于今年9月16—17疆在宜昌兴山召开了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建设工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日前,宜昌市中小学远程教育“班班通”现场会在兴山县举行。80多名与会代表分三个组参观了兴山县实验小学、兴山县一中等5所学校,深入课堂观摩教师运用电子白板教学的神奇效果。兴山县教育局作了《班班通——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的典型发言。省电教馆馆长方正平、宜昌市教育局局长苏开美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9.
孙芳 《青海教育》2009,(11):53-53
多媒体“班班通”工程从较严格的定义来说是一项包括课程资源开发、传输使用及教育教学等项内容的系统工程。较通俗地说,“班班通”则指在学校的每间教室配备计算机、接人互联网。“班班通”对于实现教育初步现代化,促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声音、视频和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  相似文献   

10.
"班班通"是一个融合了基础设施,软件资源教育教学整合等内容的系统工程。班班通实际上是校校通的延续,通过它来均衡义务教育的发展。为了了解班班通在民勤县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找出抑制我县班班通发展的瓶颈,本文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以来,武隆抓住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历史机遇,投入农远工程建设资金623.5万元,在全县建成光盘播放点66个、卫星收视点122个、计算机网络教室23间,学校覆盖率达100%,形成“天上一颗星,地上一片网”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成为重庆市远程教育实验区。2004年,武隆“校校通”工程走在全市的前列,投入810余万元建设县教育城域网一期工程,建成教育城域网,在21所学校配置“班班通”设备,班班通覆盖率达65%。2007年,武隆“资源堂堂用”工程在全市率先建设,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以来,经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一期、二期工程建设,长春市双阳区153所农村中小学,全部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其中“模式二”试点校127所,“模式三”试点校26所,实现了农村中小学天网、地网无缝隙覆盖。为促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有效利用,我们牢固树立“配备为基础、管理为关键、培训为重点、应用为核心、评估为保证”的思想,突出抓好建设、管理、培训、应用、评估五个环节,积极推进两种模式的普及应用,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试点工程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在对六所初级中学(模式三),30所完小(模式二),六所复式小学(模式一)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省阳城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将农村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为教学服务提出了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落户商南县,一次性为我县配备了模式二(地面卫星接收点)项目学校90所,模式一(光盘播放点)项目学校82所。2005年,我县又启动实施了国家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新配置了40所模式一项目学校,42所模式二项目学校,16所模式三(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项目学校。目前,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设施己全面履盖了商南县中小学校。为了全面合理地整合项目设备资源,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设施效益,实现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近年来,随着三种教育模式的普及应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农村中小学技术教育人员匮乏,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薄弱,我们应认真思考远程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教育部相关文件中的三种模式及应用方式:1.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对象为农村小学或教学点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为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于2006年投入40亿元,为全国偏远地区11万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了电视机、影碟机和优质课教学光盘;为38万多所农村小学配备了卫星广播电视接受设备;为近4万所农村初中配备了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然而,这么多的资源是不是被充分利用了呢?  相似文献   

17.
“班班通”何必“堂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班班通,是指学校的每个教学班基于网络环境下以投影机或者电视机为终端显示的设备,每个班级都能同时上网,实现网络和教学资源共享、演示课件、现场直播、收看电影电视节目等功能。"班班通"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的发展被推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时下,随着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不少地区的各级学校都配备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一时之间,不少地区和学校都在大力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远程教育班班通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深入运用,可以预见远程教育班班通必将对教育教学产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远程教育班班通的深入发展也将对教育教学产生更全面、更深入的影响。可以说21世纪的教育教学离不开远程教育班班通,不会运用远程教育班班通的教师也不配做一名21世纪的老师。"远程教育班班通是教育教学的高铁。"这是远程教育班班通  相似文献   

19.
狠抓“三个提升”工程,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滨区地处宝鸡市主城区。全区共有102所中小学,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1所,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覆盖率达到100%,有光盘教学“班班通”学校16所。区教育局在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之后,以创建“双高普九”县区和教育强区为目标.狠抓“三个提升”工程(提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档次,提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全体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开拓创新。全面实施渭滨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方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一、山区远程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以笔者所在的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为例,本学年共有小学生3096人,有28所小学、6个教学点,128个教学班,155名专任教师,共配备模式二31套,模式一16套,设备分布于各所小学及各个教学点。从使用角度看,设备的使用率仅占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