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成教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质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波尔(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并被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3年,美国信息学家霍顿(Horton)认为教育部门应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以提高人们对联机数据库、通讯服务、电子邮件、数据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的使用能力。 本人认为,信息素质既是一种能力素质,更是一种基础素质。信息素质有其自身的内容结构,包括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 信息意识素质。“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应,是…  相似文献   

2.
金滨 《教书育人》2002,(10):34-35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工作,教师素质在素质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高校教师必须主动自觉的进行自我素质优化,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未来的设计者、学生智力的开发者,成为学生的向导、顾问、教练与桥梁,而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简单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一、全面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对人的整体的教育,是一种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全面素质教育”。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中,教师…  相似文献   

3.
李岩 《青海教育》2006,(1):67-67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喜悦的,心情去学习。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问题的设置、方法的寻找和疑惑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人的心理素质、自学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发展智力,提高思维,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2l世纪人才是摆在每一位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英语素质教育的内容方面入手,分析了英语素质教学的特点和目标,从而提出了实施英语素质教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人的创造性虽然具有先天的生理根据,但主要出于后天的培养。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包括军队高等教育),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为己任。面对知识经济、知识战争的来临,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今天,由于军队教育的特殊性,更要把创新素质的培养放在素质教育的凸显位置。一、创新素质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统一创新意识,首先是一种怀疑意识。面对任何传统的说法和作法,首先心中自问,“从来如此便对吗?”其次,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精益求精意识。面对尚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素质教育涵盖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德育及信息心理的教育。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掌握获取创新知识的技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响亮,但对于应该怎样体现素质教育的成果,其看法却很不一样。有人认为应该将学生组织起来,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而另一些人认为,素质教育应主要体现在“意识”上,重过程而不偏重结果,即在搞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各种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和成功奠定基础。我本人同意后一种观点。据有关机构对当今社会成功人士的调查、分析得出:一个人的成功,20%靠智商,而80%靠情商。所谓情商,除了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外,大部分就是指一个人必须具备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即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个方面的素质。换一句话说,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是要通过努力使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析“两课”教学法创新与提高高校素质教育的关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两课”教学与高校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创新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诸多内容。素质教育强调重视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要重视思想品德、心理和身体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良好的素质是人把外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及升华为稳定的品质和素养的前提,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做一个具有更高的思想品质和对人类有责任感的人。  相似文献   

10.
提高教师素质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一 《教育探索》2002,(7):99-100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应该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强化创新意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21世纪教育的竞争,说到底是教师素质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要突出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东彦 《天中学刊》2002,17(6):120-121
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体状况、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反映。人的素质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实践素质等。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将外在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素质。语文学科关注人本身,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语文课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突出素质教育呢?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一、强化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由于自身学科的特点,要关注形象性和情感的激发,对学生进行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输 …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这一主题,论述了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作了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特别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参与综合国力竞争提供巨大的人力资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中的教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教育上为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素质教育被人们看好,但人们注重更多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应具有怎样的素质,却往往注意不够,这就使得教师由于自身素质不高,面对素质教育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素质教育不能付诸于教育实践,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进行素质教育的人没有相应的素质,素质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素质教育旨在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在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审美及劳动方面达到和谐发展。围绕着这一目标,教育者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4.
科学素质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层面.它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等。中学化学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取决于中学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崔卫 《天中学刊》2002,17(4):116-117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品质及劳动素质的教育,强调从大学生素质的差异出发,采取适宜、科学的方法,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完善、提高和发展。从实质上看,素质教育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人的潜能、完善人的品质的教育,其核心或关键是尊重人的主体和主动精神,促使人的个性的全面和健康发展。 一、素质教育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1.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生理机能、心理品质、文化素养和体能等。作为认知主体和发展主体的大学生,在素质教育过…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运用科学的教育机制,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心理、能力等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和谐的发展的一种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林冠儿 《职教论坛》2002,(16):22-22
创新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一切教学的终极目标,便是使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获得和张扬。唤醒人的主体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因此,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的课堂教学热切呼唤创新精神。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教师是创新教学的关键在21世纪这个创新的时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要的问题是需要有创新的教师,这些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的科学观念,具备改革和创新意识,拥有创新的勇气。语文教师要突破固有的程式,既要“扬长补短”,又要“扬长避短”。不要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教学设计,要敢于树立自己的教学个性,突出…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 ,以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自身素质提高、持续发展的需要 ,而且也是国家努力开发人力资源、积极参与未来国际竞争的需要。对中学生而言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机会 ,一种发展个性 ,培养能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机会 ,而这种机会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其主动成长的机会 ,以此来发展学生个性特征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鼓励学生创新精神 ,体现学生实践能力 ,让他们主动地去感知、体验、判断、认识、实践、成功与受挫 ,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综合…  相似文献   

19.
徐静 《文教资料》2005,(27):22-24
素质教育课程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一种课程观,是探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探索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以及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的理论。高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根据对未来人才素质构成的认识,解决如何把握学生个性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科领域自身发展的需要,突破分科课程的局限,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提供多样化的课程,确定科学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学到的知识能够内化为能力和素质,从而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下面我们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讨论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发展变化中的素质教育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已经给教育理论界对于素质教育定义争论不休的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说。《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它不仅廓清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而且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视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即素质教育必需着力张扬的基本要义。 综观当前素质教育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